一种基于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86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柱纵筋、柱组合箍筋、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双钢板箍和短纵筋。节点核心区采用同梁板相同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并内设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设有双钢板箍和短纵筋,双钢板箍包括双钢环和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点核心区采用同梁板相同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可降低不等强度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施工难度;节点内设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可约束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提高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改善节点的抗震性能,消除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降低带给结构的影响,以实现节点核心区的加强。现节点核心区的加强。现节点核心区的加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不等强度混凝土梁柱节点,具体为一种基于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属于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中由于柱的竖向承载力比较大,因而柱的混凝土强度也相对较高,而梁和板因仅承受本层荷载且考虑梁端“强柱弱梁”的抗震作用混凝土强度相对较低,结构设计时经常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即柱的混凝土强度高于梁和板,梁柱节点处混凝土与柱相同,这样给实际施工和节点处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带来很大的麻烦。
[0003]目前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其坍落度都比较大,分界面处若不设置模板而任其自然流淌,会使其向外流淌很长距离,而且节点处先浇捣的高强混凝土会使其变的更长,这将在梁端形成很不容易处理的施工缝,而且振捣不充分会导致节点处混凝土达不到预期强度;且分界面处是受力的薄弱环节,位于梁的塑性铰区,剪力和弯矩都较大,留下不好易处理好的施工缝,可能影响梁的承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包括
[0006]混凝土柱,其构成该梁柱节点的主体结构,且其由水平浇筑形成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分别竖直浇筑在所述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上下侧的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构成;
[0007]柱纵筋,其呈竖直状埋设于该梁柱节点的混凝土柱内部,且其设置有若干个并由柱组合箍筋进行捆扎固定形成柱的钢筋笼;
[0008]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其内设在纵向设置的所述柱纵筋和柱组合箍筋所构成的钢筋笼内,且其由双钢板箍和短纵筋构成;
[0009]其中,所述双钢板箍包括两个直径不等的钢环和四块钢板,其中一个直径小的钢环位于另一个直径大的钢环内,所述钢板呈十字状与钢环连接;
[0010]所述双钢板箍及短纵筋内置于节点交叉部位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内,呈柱轴向分布并伸入上下柱,且上下柱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内都至少设置两个双钢板箍,形成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设计强度比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以上。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钢板箍由钢环和钢板焊接成一体。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钢板箍柱轴线方向的净间距不大于
80mm。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短纵筋与双钢板箍绑扎固定成一体。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点核心区采用同梁板相同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可降低不等强度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施工难度;节点内设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可约束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提高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改善节点的抗震性能,消除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降低带给结构的影响,以实现节点核心区的加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设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处柱剖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双钢板箍图;
[0019]图4为原不等强度梁柱节点结构图;
[0020]图中:1、柱纵筋,2、柱组合箍筋,3、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4、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5、双钢板箍,501、钢环,502、钢板,6、短纵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包括
[0024]混凝土柱,其构成该梁柱节点的主体结构,且其由水平浇筑形成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分别竖直浇筑在所述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上下侧的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构成;
[0025]柱纵筋1,其呈竖直状埋设于该梁柱节点的混凝土柱内部,且其设置有若干个并由柱组合箍筋2进行捆扎固定形成柱的钢筋笼;
[0026]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其内设在纵向设置的所述柱纵筋1和柱组合箍筋2所构成的钢筋笼内,且其由双钢板箍5和短纵筋6构成;
[0027]其中,所述双钢板箍5包括两个直径不等的钢环501和四块钢板502,其中一个直径小的钢环501位于另一个直径大的钢环501内,所述钢板502 呈十字状与钢环501连接;
[0028]所述双钢板箍5及短纵筋6内置于节点交叉部位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 3内,呈柱轴向分布并伸入上下柱,且上下柱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内都至少设置两个双钢板箍5,形成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
[00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设计强度比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建筑施工领域,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为较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 为较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00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双钢板箍5由钢环501和钢板502焊接成一体,利于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承载力。
[00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双钢板箍5柱轴线方向的净间距不大于 80mm,便于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承载力。
[00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短纵筋与双钢板箍绑扎固定成一体,捆扎效率高。
[0033]实施例二
[0034]一种基于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其施工方法如下:
[0035]步骤一,根据配筋图,将柱纵筋1、柱组合箍筋2、双钢板箍5及短纵筋6绑扎成型,形成柱的钢筋笼,其中,先将第一个双钢板箍5绑扎于柱组合箍筋2上,再将短纵筋6绑扎于双钢板箍5上;
[0036]步骤二,根据配筋图,将板筋、梁纵筋、梁箍筋、节点核心区箍筋、双钢板箍5及短纵筋6绑扎成型,形成梁板及节点核心区钢筋笼;
[0037]步骤三,浇筑下柱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
[0038]步骤四,浇筑节点核心区及梁板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
[0039]步骤五,重复上述步骤。
[0040]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基于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时,根据配筋图,将柱纵筋1、柱组合箍筋2、双钢板箍5及短纵筋6绑扎成型,形成柱的钢筋笼,其中,先将第一个双钢板箍5绑扎于柱组合箍筋 2上,再将短纵筋6绑扎于双钢板箍5上;根据配筋图,将板筋、梁纵筋、梁箍筋、节点核心区箍筋、双钢板箍5及短纵筋6绑扎成型,形成梁板及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其构成该梁柱节点的主体结构,且其由水平浇筑形成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和分别竖直浇筑在所述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上下侧的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构成;柱纵筋(1),其呈竖直状埋设于该梁柱节点的混凝土柱内部,且其设置有若干个并由柱组合箍筋(2)进行捆扎固定形成柱的钢筋笼;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其内设在纵向设置的所述柱纵筋(1)和柱组合箍筋(2)所构成的钢筋笼内,且其由双钢板箍(5)和短纵筋(6)构成;其中,所述双钢板箍(5)包括两个直径不等的钢环(501)和四块钢板(502),其中一个直径小的钢环(501)位于另一个直径大的钢环(501)内,所述钢板(502)呈十字状与钢环(501)连接;所述双钢板箍(5)及短纵筋(6)内置于节点交叉部位的第一强度等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立群周大兴马立郭琨曹青张亚齐殷炳帅张鹏飞史乐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