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气体排放装置及排放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75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气体排放装置及排放系统,所述排放装置包括执行器和阀门,所述执行器设置独立密封的主气室和辅助气室,主气室和辅助气室之间以隔板分隔,主气室内设有主活塞,辅助气室内设置辅助活塞,主活塞和辅助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塞杆,主活塞和隔板之间连有弹簧,主活塞顶端通过连杆与输出轴偏心处连接,使主活塞的直线运动能够推动输出轴转动,主气室和辅助气室分别设置有气口,向主气室或辅助气室内分别供气能够实现输出轴正向或反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补氮、气相压力平衡与VOCs气体排放功能于一体,减少氮气消耗量和VOCs气体排放量,控制精度高,泄露风险低,并且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和检修。便于安装和检修。便于安装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气体排放装置及排放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挥发性有机气体排放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体排放装置及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挥发性有机气体(以下简称“VOCs”)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进而引发灰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国内石油化工行业迅猛发展,石油化工装置挥发性有机气体无组织排放日益突出。石油化工装置VOCs无组织排放又主要集中在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氮封系统,传统的储罐氮封系统是采用两台自力式调节阀(包括补氮阀和泄氮阀),石油化工企业在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VOCs有组织排放改造时,通常的改造方案是保留原有氮封系统,在泄氮阀后接管有组织排放收集VOCs。由两台自力式调节阀构成的氮封系统控制精度低,且自力式调节阀在使用多年后内漏严重,上述的VOCs有组织排放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氮气耗量大,VOCs气体排放量大,没有真正实现有效的VOCs有组织排放功能。
[0003]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挥发性气体排放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结合储罐补氮和气相压力平衡功能的挥发性气体排放装置及排放系统,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气体排放装置及排放系统,使其能够集补氮、气相压力平衡与VOCs气体排放功能于一体,减少位于储罐上的接口数量,进而降低泄露风险,并且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和检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氮气消耗量大和VOCs气体排放量大的不足。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多功能集成式气体排放装置,包括执行器和阀门,所述执行器设置有气缸,气缸内分别设有独立密封的主气室和辅助气室,所述主气室和辅助气室之间以隔板分隔,所述主气室内设有主活塞,所述辅助气室内设置辅助活塞,主活塞和辅助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隔板将主活塞和辅助活塞连为一体,所述主活塞和隔板之间连有弹簧,主活塞顶端通过连杆与输出轴偏心处连接,使主活塞的直线运动能够推动输出轴转动,主气室和辅助气室分别设置有气口,向主气室或辅助气室内分别供气能够实现输出轴正向或反向转动。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气室的数量为一个,辅助气室的数量为两个,主活塞的数量为两个,辅助活塞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辅助气室分别位于主气室的两端,每个辅助气室内各设置一个辅助活塞,两个辅助活塞分别与主气室内的两个主活塞连接,使两个主活塞相向或相背地对称运动,两个主活塞共同推动输出轴转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具有呈T形布置的三个接口,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位于T字形
水平的两端,第三接口的轴线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轴线垂直,阀门的阀芯内部设置有L形通路,转动阀芯能够分别实现第三接口与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连通,或第三接口封闭,所述第一接口与补氮管路连接,第二接口与排放管路连接,第三接口与储罐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与连杆的连接部呈椭圆状。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正向或反向转动的角度均为90
°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气室和辅助气室的气口分别与气源管路连通,通向主气室的支路上设置第一电磁阀,通向辅助气室的支路上设置第二电磁阀。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为三位两通电磁阀。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阀前安装过滤减压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传感器信号连接,传感器安装在储罐上监测储罐内压力,控制器将储罐内压力值与预设值比对,联动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
[0014]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挥发性有机气体排放装置的排放系统,包括储罐,所述多功能集成式气体排放装置通过阀门与补氮管路、排放管路和储罐三者连接。
[0015]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6]1、传统的储罐上需开有两个接口,分别与氮封系统和VOCs气体排放装置连接,其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经常会出现既在补氮,又在收集挥发性有机气体,而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就造成了氮气的浪费,同时也不能实现对挥发有机气体的有效收集,增加了VOCs收集回收处理装置的生产运行负荷。而本申请根据储罐内的压力联动控制进行补氮、气相压力平衡或VOCs气体排放,控制精度高,有效实现了补氮、气相压力平衡与VOCs气体排放功能的集成,同时降低了氮气消耗量和VOCs气体排放量,减少氮气的浪费,真正实现VOCs气体的有组织排放。
[0017]2、传统的储罐上需开有两个接口,分别与氮封系统和VOCs气体排放装置连接,开口越多,越容易发生泄漏。而本技术将接口数量减至一个,有效降低了泄露风险。
[0018]3、简化了排放系统的结构,改进后的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19]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集成式气体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阀门位于VOCs排放状态下的内部示意图。
[0022]图3是阀门位于气相压力平衡状态下的内部示意图。
[0023]图4是阀门位于补氮状态下的内部示意图。
[0024]图5的本技术提供的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

执行器;2

阀门;3

主气室;4

辅助气室;5

主活塞;6

辅助活塞;7

隔板;8

活塞杆;9

弹簧;10

连杆;11

输出轴;12

气口;13

第一电磁阀;14

第二电磁阀;15

过滤减压阀;16

气源管路;17

第一接口;18

第二接口;19

第三接口;20

储罐;21

传感
器;22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气体排放装置,包括执行器1和阀门2,所述执行器1设置有气缸,气缸内分别设有独立密封的主气室3和辅助气室4,所述主气室3和辅助气室4之间以隔板7分隔,在本实施例中,主气室3的数量为一个,辅助气室4的数量为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气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执行器和阀门,所述执行器设置有气缸,气缸内分别设有独立密封的主气室和辅助气室,所述主气室和辅助气室之间以隔板分隔,所述主气室内设有主活塞,所述辅助气室内设置辅助活塞,主活塞和辅助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隔板将主活塞和辅助活塞连为一体,所述主活塞和隔板之间连有弹簧,主活塞顶端通过连杆与输出轴偏心处连接,使主活塞的直线运动推动输出轴转动,主气室和辅助气室分别设置有气口,向主气室或辅助气室内分别供气实现输出轴正向或反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式气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气室的数量为一个,辅助气室的数量为两个,主活塞的数量为两个,辅助活塞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辅助气室分别位于主气室的两端,每个辅助气室内各设置一个辅助活塞,两个辅助活塞分别与主气室内的两个主活塞连接,使两个主活塞相向或相背地对称运动,两个主活塞共同推动输出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式气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具有呈T形布置的三个接口,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位于T字形水平的两端,第三接口的轴线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轴线垂直,阀门的阀芯内部设置有L形通路,转动阀芯分别实现第三接口与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连通,或第三接口封闭,所述第一接口与补氮管路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猛张强陈锡赟陈忠仕罗嘉杨洋余亚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维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