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输送装置、显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09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流输送装置、显示设备,涉及流体输送技术领域。气流输送装置设置包括气流输送本体、第一阻挡结构和第二阻挡结构,第一阻挡结构和第二阻挡结构之间设有容纳间隙;第一阻挡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气流输送本体枢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枢接,第二连接件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用于抵接显示装置;气流输送装置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的枢转和第二连接件的枢转,调整气流输送装置的整体的俯仰角度,增大出风角度的调节范围;同时气流输送装置在调整出风角度后,第二连接件能够保持与显示装置的抵接,使气流输送装置能够保持与显示装置的固定,降低气流输送装置受到碰撞而掉落的风险。落的风险。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流输送装置、显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输送
,特别涉及一种气流输送装置、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使用者在通过电脑等显示装置进行观看时,有时可以通过空调对观看环境进行温度调节,但空调通常是将温度调节至统一温度,但不同的人对具体的局部温度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手持风扇、挂在显示屏上的挂屏风扇等气流输送装置。其中,挂屏风扇通常通过夹子等结构固定在显示屏的上端。挂屏风扇在固定后,其出风角度的调节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气流输送装置,旨在解决出风角度的调节范围较小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气流输送装置,包括气流输送本体、第一阻挡结构和第二阻挡结构,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和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均与所述气流输送本体连接,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和所述第二阻挡结构之间设有容纳间隙,所述容纳间隙用于部分容纳显示装置,所述第一阻挡结构的内侧用于与所述显示装置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阻挡结构用于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另一侧抵接;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气流输送本体枢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枢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用于抵接所述显示装置。
[0005]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气流输送本体之间的枢转阻力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枢转阻力。使用者可通过转动气流输送本体,通过显示装置的反作用力而调整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枢转角度,枢转阻力更小的第二连接件优先在反作用力下先行转动,而第二连接件枢转的角度变化所引起的容纳间隙的变化相对较小,降低容纳间隙增大较快而导致气流输送装置发生掉落的可能性。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气流输送本体之间设有第一阻尼转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气流输送本体均与所述第一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二阻尼转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二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阻尼转轴的转动阻力大于所述第二阻尼转轴的转动阻力。第一阻尼转轴的转动阻力大于第二阻尼转轴的转动阻力,既能够使第二连接件优先在反作用力下先行转动,又提高了气流输送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程度。
[0007]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重量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重量,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高度;或,所述第一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容纳槽的两侧壁枢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翻转至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翻转路径。第二连接件的重量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重量,使气流输送装置的整体中心更低,提高气流输送装置的连接稳定性;第一连接件设有容
纳槽,在便于容纳第二连接件以节省收纳所需空间的同时,进一步使第一连接件的重量小于第二连接件,使气流输送装置的重心更低、连接更稳定。第二连接件的高度小于第一连接件的高度,进一步减小第二连接件的转动所引发的容纳间隙的大小的变化量,使气流输送装置更有利于进行更小的出风角度的调整。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气流输送本体之间设有第一横向枢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气流输送本体均与所述第一横向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二横向枢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二横向枢轴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枢轴和所述第二横向枢轴均整体沿所述容纳间隙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横向枢轴、第二横向枢轴均沿容纳间隙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能够让使用者调整气流输送装置的出风角度的效率更高。
[0009]可选地,所述气流输送本体包括出风口和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出风口的挡风件,所述挡风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三横向枢轴,所述第三横向枢轴整体沿所述容纳间隙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挡风件包括挡风板和/或格栅。使用者能够在气流输送装置稳定地与显示装置连接的基础上,通过部分手指捏住挡风件、另一部分手指按住气流输送本体,方便地通过转动挡风件进行出风口处出风角度的调整,或通过按压气流输送本体而调整气流输送装置的整体俯仰角度,或同时调整出风口处的出风角度和气流输送装置的整体俯仰角度,提高了调整气流输送装置的出风角度的顺畅性。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二阻挡结构的一侧设有抵接层,所述抵接层用于与所述显示装置抵接。通过设置抵接层,更有利于进行局部设计、制造,降低了气流输送装置的整体成本。
[0011]可选地,所述抵接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硬度;或,所述抵接层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用于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凹陷结构抵接;或,所述抵接层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凹陷,所述连接凹陷用于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凸起结构抵接。抵接层的硬度小于第二连接件的硬度,更有利于实现与显示装置的防滑,提高抵接层抵接在显示装置上的稳定性。连接凸起、连接凹陷均能够提高抵接层与显示装置的连接稳定性。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阻挡结构朝向所述第一阻挡结构的一侧设有整体沿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和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到所述第一阻挡结构的距离、第三抵接部到所述第一阻挡结构的距离均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部到所述第一阻挡结构的距离;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包括整体沿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阻挡体、第二阻挡体和第三阻挡体,所述第一阻挡体与所述第二阻挡体之间设有第一竖向枢轴,所述第一阻挡体和所述第二阻挡体均与所述第一竖向枢轴连接;所述第二阻挡体与所述第三阻挡体之间设有第二竖向枢轴,所述第二阻挡体和所述第三阻挡体均与所述第二竖向枢轴连接,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体的内侧、所述第二阻挡体的内侧、所述第三阻挡体的内侧上;或,所述第一阻挡结构的内侧面包括弧形段,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均设置在所述弧形段上;或,所述容纳间隙的宽度沿远离所述气流输送本体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一抵接部到第一阻挡结构的距离、第三抵接部到第一阻挡结构的距离均大于第二抵接部到第一阻挡结构的距离,使第二阻挡结构能够更好地与曲面屏进行抵接,使气流输送装置能够在与曲面屏连接时,连接稳定性均较好,降低了气流输送装置意外翻转掉落的风险。第一阻挡体、第二阻挡体、第三阻挡体能够通过枢转,使
第二抵接结构能够较好地抵接不同曲率的曲面屏,提高气流输送装置的适用范围。内侧面包括弧形段,使第二抵接结构能够以较低的制造成本,实现对曲面屏的抵接。容纳间隙的宽度沿远离气流输送本体的方向逐渐增大,使气流输送装置在调整整体俯仰角度时,使第二抵接结构顺畅地改变与显示装置的抵接位置,减少气流输送装置在调整出风角度时的卡滞现象。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装置和上述气流输送装置。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气流输送装置设置包括气流输送本体、第一阻挡结构和第二阻挡结构,第一阻挡结构和第二阻挡结构均与气流输送本体连接,第一阻挡结构和第二阻挡结构之间设有容纳间隙,容纳间隙用于部分容纳显示装置,第一阻挡结构的内侧用于与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输送本体、第一阻挡结构和第二阻挡结构,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和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均与所述气流输送本体连接,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和所述第二阻挡结构之间设有容纳间隙,所述容纳间隙用于部分容纳显示装置,所述第一阻挡结构的内侧用于与所述显示装置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阻挡结构用于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另一侧抵接;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气流输送本体枢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枢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用于抵接所述显示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气流输送本体之间的枢转阻力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枢转阻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气流输送本体之间设有第一阻尼转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气流输送本体均与第一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二阻尼转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二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阻尼转轴的转动阻力大于所述第二阻尼转轴的转动阻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重量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重量,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高度;或,所述第一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容纳槽的两侧壁枢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翻转至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翻转路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气流输送本体之间设有第一横向枢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气流输送本体均与所述第一横向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二横向枢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二横向枢轴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枢轴和所述第二横向枢轴均整体沿所述容纳间隙的延伸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世友胡志勇周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