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09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包括设备外壳,设备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道,设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绝热层,绝热层的内部设置有燃烧腔,进料管道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转动杆A,两个转动杆A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料板,分料板的外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复位弹簧远离分料板的一端均与进料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进料管道的外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转动杆A、分料板、复位弹簧和驱动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两个分料板可以对进料管道内部的垃圾进行间歇少量的投放,防止大量垃圾直接投放进燃烧腔中,从而避免了大量垃圾投放造成火苗被扑灭的情况发生。生。生。

An internal combustion device of incineration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焚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可预料处理的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填埋会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污染环境,因而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已基本不再采用。与填埋处理相比,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垃圾通过焚烧处理设备的焚烧,不仅可以减少垃圾,还可以利用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供热,达到能量再利用的目的。
[0003]现有的焚烧处理设备是通过进料口将垃圾投放到内部燃烧装置中进行焚烧的,但是,当内部燃烧装置中的垃圾正在燃烧时,新投放进来的垃圾会瞬间覆盖住正在燃烧的垃圾,很容易将火苗扑灭,且现有的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堆积燃烧会导致垃圾焚烧不充分,而垃圾焚烧不充分就容易产生有害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新投放进来的垃圾会瞬间覆盖住正在燃烧的垃圾,很容易将火苗扑灭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道,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绝热层,所述绝热层的内部设置有燃烧腔;
[0007]所述进料管道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转动杆A,两个所述转动杆A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的外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分料板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料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道的外部设置有驱动机构。
[0008]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管道外部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转动轴A,两个所述转动轴A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A。
[0009]两个所述转动杆A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部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轴A的外部固定连接。
[0010]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转动连接有转动轴B,所述转动轴B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皮带轮B和扇形齿轮,所述皮带轮B的外部设置有皮带。
[0011]所述皮带轮B和所述皮带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皮带轮A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皮带轮B传动连接。
[0012]所述外壳的内壁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扇形齿轮相啮合。
[0013]所述绝热层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翻转垃圾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空腔内部的两个转动杆B,两个所述转动杆
B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链轮,两个所述链轮的外部共同设置有链条,两个所述链轮均与所述链条相啮合。
[0014]所述转动杆B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延伸至所述燃烧腔的内部,一个所述转动杆B延伸至所述设备外壳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0015]所述绝热层靠近所述燃烧腔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所述翻转板转动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中,通过转动杆A、分料板、复位弹簧和驱动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两个分料板可以对进料管道内部的垃圾进行间歇少量的投放,防止大量垃圾直接投放进燃烧腔中,从而避免了大量垃圾投放造成火苗被扑灭的情况发生。
[0018]2、本技术中设置有翻转机构,通过转动转动把手,使翻转板对燃烧腔内部燃烧的垃圾进行翻动,使垃圾燃烧更加均匀,避免了垃圾因为燃烧不充分而产生有害气体,同时也避免了燃烧腔在燃烧垃圾时,从进料管道投放进来的垃圾覆盖住正在燃烧的垃圾导致火苗被扑灭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的第一剖面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的第二剖面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的进料管道和驱动机构的剖面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的驱动机构的剖面图。
[0025]图中:1、设备外壳;2、进料管道;3、绝热层;4、燃烧腔;5、转动杆A;6、分料板;7、复位弹簧;8、驱动机构;81、外壳;82、转动轴A;83、皮带轮A;84、转动轴B;85、皮带轮B;86、扇形齿轮;87、皮带;88、驱动电机;89、驱动齿轮;9、空腔;10、翻转机构;101、转动杆B;102、链轮;103、链条;104、翻转板;11、转动把手;1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包括设备外壳1,设备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道2,设备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绝热层3,绝热层3的内部设置有燃烧腔4。
[0029]进料管道2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转动杆A5,两个转动杆A5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料板6,两个分料板6呈水平状态时,两个分料板6中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分料板6的外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劲度系数较大,以保证两个分料板6能复位,两个复位弹簧7远离分料板6的一端均与进料管道2的内壁固定连接,进料管道2的外部设置有驱动机构8。
[0030]驱动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料管道2外部的外壳81,外壳81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
有转动轴A82,两个转动轴A82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A83,两个转动杆A5延伸至外壳81的内部并分别与两个转动轴A82的外部固定连接。
[0031]外壳81的内部还转动连接有转动轴B84,转动轴B8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皮带轮B85和扇形齿轮86,皮带轮B85的外部设置有皮带87,皮带轮B85和皮带87的数量均为两个,皮带轮A83通过皮带87与皮带轮B85传动连接。
[0032]外壳81的内壁安装有驱动电机88,驱动电机8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齿轮89,驱动齿轮89与扇形齿轮86相啮合,以图6中扇形齿轮86与驱动齿轮89的状态为例,启动电机88使驱动齿轮89顺时针转动,扇形齿轮86逆时针转动使得两个分流板6逆时针转动形成一个缺口,两个分流板6同向偏转,可以防止垃圾堆积在两个分流板6形成的缺口处。
[0033]通过转动杆A5、分料板6、复位弹簧7和驱动机构8的相互配合,使得两个分料板6可以对进料管道2内部的垃圾进行间歇少量的投放。
[0034]本实施例中,以图6中扇形齿轮86与驱动齿轮89的状态为例,通过启动驱动电机88,使驱动齿轮89顺时针转动,与驱动齿轮89啮合的扇形齿轮86逆时针转动,扇形齿轮86带动两个皮带轮B85逆时针转动,两个皮带轮B85通过两个皮带87分别带动两个皮带轮A83和转动轴A82逆时针转动,两个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包括设备外壳(1),所述设备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绝热层(3),所述绝热层(3)的内部设置有燃烧腔(4);所述进料管道(2)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转动杆A(5),两个所述转动杆A(5)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料板(6),所述分料板(6)的外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两个所述复位弹簧(7)远离所述分料板(6)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料管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道(2)的外部设置有驱动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管道(2)外部的外壳(81),所述外壳(81)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转动轴A(82),两个所述转动轴A(82)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A(8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杆A(5)延伸至所述外壳(81)的内部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轴A(82)的外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1)的内部还转动连接有转动轴B(84),所述转动轴B(8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皮带轮B(85)和扇形齿轮(86),所述皮带轮B(85)的外部设置有皮带(8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焚烧处理设备内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银龙朱淳曹明生李丙根许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