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06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包括手持部,其内部形成操作通道,其铰接有手柄,手柄的操作端位于手持部外部,手柄的连接端位于操作通道内;牵引部一端处于操作通道内,且与手柄的连接端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伸出操作通道并保持一定长度;牵引部另一端连接穿线器,穿线器内具有供带线缝合针延自身弧度转动的走针槽,牵引部另一端延伸进入穿线器内;穿线器前端连接有持针器,持针器外壁形成有与走针槽连接的环形走针沟槽,环形走针沟槽末端为缝合线出口,缝合线出口与走针槽之间形成有一个穿线缺口。穿线器尺寸小可通过较小的创口,降低对手术视野的遮挡;牵引部可将穿线器送至更深位置进行操作;操作简单快速,节省了操作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使用带线缝合针对组织进行穿刺引线过程的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医学中组织缝合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疾病治疗或创伤处置过程中,缝合技术在内外科手术中应用更广;而缝合技术中主要应用的器械即为带线缝合针;传统的缝合技术中术者使用双手或持针钳类器械夹持缝合针对组织进行手工穿刺和穿线,在完成穿刺穿线后打结或固定。然而受制于创口过小,目标组织有时过于深入,人手无法通过创口,持针钳类器械不够灵活,给缝合穿线操作带来很大难度,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操作时间。术者的双手或所持有的器械对手术视野均存在遮挡,导致术者观察不便,导致人手操作可能存在误差,双针的穿刺引线间距不一致。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包括:
[0006]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内部形成操作通道,其靠近所述操作通道处铰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操作端位于所述手持部外部,所述手柄远离所述操作端的一端为连接端,其连接端位于所述操作通道内,且与所述手持部的内壁连接有复位件;
[0007]牵引部,所述牵引部一端处于所述操作通道内,且与所述手柄的连接端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伸出所述操作通道并保持一定长度;
[0008]穿线器,所述牵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穿线器,所述穿线器内具有供带线缝合针延自身弧度转动的走针槽,所述牵引部另一端延伸进入所述穿线器内,用于推动所述带线缝合针移动,并接住移动一定位移后的所述带线缝合针;
[0009]持针器,所述穿线器前端连接有所述持针器,所述持针器外壁形成有与所述走针槽连接的环形走针沟槽,所述环形走针沟槽末端为缝合线出口,所述缝合线出口与所述走针槽之间形成有一个穿线缺口。
[0010]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能够单手持握整套装置,通过扣动手柄可驱使牵引部驱动穿线器,牵引部另一端延伸进入所述穿线器内,用于推动所述带线缝合针移动,并接住移动一定位移后的所述带线缝合针针头,将持针器内部的弧形针头延自身弯曲的弧度推至穿线缺口,从而实现组织穿刺;完成穿刺的同时,穿线器内部将接住针头;松开手柄,使整套装置的机构复位;针头将跟随机构继续转动,针头穿出组织后完全进入穿线器内,连接在针头尾端的缝合线穿过组织,完成操作后将整套装置提拉远离组织,一定长度的缝合线穿过组织。穿线器尺寸小,可通过较小的创口,降低对手术视野的遮挡;牵引部具有一定长度,可将穿线器送至更深位置进行
操作;操作简单快速,可大量节省操作时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呈手枪状,所述手柄位于下部,其内部形成操作通道。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内部固定有拉簧,所述拉簧连接于靠近所述手柄的连接端上的挂钩上,用于复位;所述手柄的连接端端部形成连接开口,所述牵引部一端具有与所述连接开口配合固定的卡接圆饼。
[0013]进一步地,所述牵引部外壁上通过线管夹夹设有线管,所述线管为柔软的透明软管;其管壁上带有一个贯穿整个管体的开口,该开口供带线缝合针的缝合线穿入或穿出。
[0014]进一步地,所述牵引部包括套管及推杆,所述套管一端与手持部的端部固定,另一端连接所述穿线器,其内部具有移动的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手柄的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穿线器内与驱动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带线缝合针。
[0015]进一步地,所述穿线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具有所述推杆进入的通道,其下部为开放的敞口,敞口处连接所述持针器,所述走针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环形走针沟槽和所述走针槽构成具有所述穿线缺口的弧形槽结构;所述驱动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001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接针机构、推针机构及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一端为推杆连接钉,推杆连接钉与所述推杆固定,另一端通过两个连杆分别与所述接针机构和所述推针机构铰接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接针机构和所述推针机构位于所述穿线缺口两侧,并对应布置于所述走针槽两端。
[0017]进一步地,所述接针机构包括转动部与弹片;弹片为V形或U形的弹性薄片;转动部下部带有供自身转动的自转轴孔,所述转轴孔与所述推针机构连接,以及中部与所述连杆机构中连杆一连接的连接孔;其上部形成卡接所述弹片的卡接槽。
[0018]进一步地,所述推针机构包括针头推杆,所述针头推杆为弧形,其一端部具有容纳带线缝合针的孔,另一端连接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具有与所述连杆机构中连杆二连接的连接孔,以及与所述转轴孔对应连接的轴孔。
[0019]进一步地,所述带线缝合针包括弧形针头及缝合线,所述弧形针头为平行设置的两个,每一个所述弧形针头对应一个所述推针机构,靠近针尖的一端均带有缺口,两个所述缺口的形状与所述弹片适配,且卡接;所述缝合线两端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弧形针头的尾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附图示出了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局部内部示意图;
[0023]图3附图示出了穿线器爆炸图(示出了内部结构);
[0024]图4附图示出了接针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附图示出了弧形针头及接针机构及推针机构的示意图;
[0026]图6附图为图5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7附图示出了推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附图示出了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附图示出了弧形针头与持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附图示出了弧形针头与持针器的剖视图;
[0031]图11附图示出了弧形针头及缝合线的连接示意图;
[0032]图12附图为自动缝合穿线的分步操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所述手持部(1)内部形成操作通道,其靠近所述操作通道处铰接有手柄(2),所述手柄(2)的操作端位于所述手持部(1)外部,所述手柄(2)远离所述操作端的一端为连接端,其连接端位于所述操作通道内,且与所述手持部(1)的内壁连接有复位件;牵引部,所述牵引部一端处于所述操作通道内,且与所述手柄(2)的连接端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伸出所述操作通道并保持一定长度;穿线器(5),所述牵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穿线器(5),所述穿线器(5)内具有供带线缝合针(7)延自身弧度转动的走针槽(54),所述牵引部另一端延伸进入所述穿线器(5)内,用于推动所述带线缝合针(7)移动,并接住移动一定位移后的所述带线缝合针(7);持针器(6),所述穿线器(5)前端连接有所述持针器(6),所述持针器(6)外壁形成有与所述走针槽(54)连接的环形走针沟槽(61),所述环形走针沟槽(61)末端为缝合线出口(62),所述缝合线出口(62)与所述走针槽(54)之间形成有一个穿线缺口(Q)。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呈手枪状,所述手柄(2)位于下部,其内部形成操作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内部固定有拉簧(11),所述拉簧(11)连接于靠近所述手柄(2)的连接端上的挂钩(21)上,用于复位;所述手柄(2)的连接端端部形成连接开口(22),所述牵引部一端具有与所述连接开口(22)配合固定的卡接圆饼(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外壁上通过线管夹(9)夹设有线管(8),所述线管(8)为柔软的透明软管;其管壁上带有一个贯穿整个管体的开口,该开口供带线缝合针(7)的缝合线(72)穿入或穿出。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缝合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包括套管(3)及推杆(4),所述套管(3)一端与手持部(1)的端部固定,另一端连接所述穿线器(5),其内部具有移动的推杆(4),所述推杆(4)一端与所述手柄(2)的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穿线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令天张亦喆张亦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卡迪技术开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