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988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固定桶、连接桶、过滤件,其中在初始状态下使连接桶的上沿与水面相接近;连接桶与固定桶活动连接且在连接桶和固定桶之间形成阻水部,阻水部用于使连接桶与固定桶之间保持水密封,保证相同时间内从连接桶的内侧进入固定桶的水量远远大于从连接桶和固定桶之间进入固定桶的水量;连接桶上设置有浮动单元,浮动单元用于使连接桶沿固定桶的侧壁上下活动以适应水面水位的变化;固定桶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入水面后,无需再用人力调节外桶悬挂装置,可自动适应水位而能够保持长时间继续工作,且适用领域更广。且适用领域更广。且适用领域更广。

A water surface garbage coll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面漂浮垃圾已成为破坏水域环境和水源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于水面垃圾的清理收集已成为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垃圾收集方式是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收集,其中机械收集方式由于可以24小时进行工作,效率更高,越来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对比文件CN202021540661.0公开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装置的内桶能自动调节水位,能自动将水面垃圾吸入过滤网,滤网收集满垃圾后人力提取,更换过滤网便能继续工作。但超出内桶调节范围时仍需借助人力调节外桶悬挂装置才能继续工作,且该装置结构复杂、装配繁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装置的实际使用。由于水面垃圾收集装置需要随着水位的高度变化进行重新设置,但对于水面水位异常、海洋、湖面的潮汐等原因会使水位产生变化的情形,更加需要人工调整,给收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自适应水面水位调节、使用方便、适用面广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固定桶、连接桶、过滤件,其中在初始状态下使连接桶的上沿与水面相接近;连接桶与固定桶活动连接且在连接桶和固定桶之间形成阻水部,阻水部用于使连接桶与固定桶之间保持水密封,保证相同时间内从连接桶的内侧进入固定桶的水量远远大于从连接桶和固定桶之间进入固定桶的水量;连接桶上设置有浮动单元,浮动单元用于使连接桶沿固定桶的侧壁上下活动以适应水面水位的变化且保持所述连接桶的上沿与水面相接近;固定桶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泵。
[0005]优选的,连接桶的侧壁设置于固定桶的侧壁的外侧。
[0006]优选的,连接桶的侧壁设置于固定桶的侧壁的内侧。
[0007]优选的,固定桶为硬质固定桶,固定桶的至少一段侧壁为第一双层侧壁,第一双层侧壁包括顶部相分离、底部相连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向上开口的第一容纳腔,连接桶的侧壁容纳于容纳腔内,第一双层侧壁和连接桶的侧壁之间存在小间隙,阻水部为固定桶的第一双层侧壁与连接桶的侧壁。
[0008]优选的,连接桶为硬质连接桶,连接桶的侧壁为第二双层侧壁,第二双层侧壁包括顶部相连且底部相分离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形成向下开口的第二容纳腔,固定桶的侧壁容纳于第二容纳腔内,第二双层侧壁和固定桶的侧壁之间存在小间隙,阻水部为连接桶的第二双层侧壁与固定桶的侧壁。
[0009]优选的,连接桶为可上下伸缩的软质连接桶,软质连接桶密封固定于固定桶上,阻
水部为软质连接桶。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桶的侧壁的中部向下设置有进水栅格,所述进水栅格的上沿低于所述固定桶上沿,所述连接桶的侧壁和所述固定桶的侧壁之间存在小间隙,所述阻水部为所述连接桶位于所述进水栅格的上部的侧壁与所述固定桶的侧壁。
[0011]优选的,所述浮动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桶上,所述浮动单元为环形浮动件或者为若干相互分离的浮动块,所述环形浮动件或者所述浮动块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桶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桶和/或所述固定桶上设置有限定所述连接桶上、下活动的范围的上限位部和/或下限位部。
[0013]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靠近所述固定桶的位置处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用于将新鲜空气引入水中。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用于水源水面污染源的处理,收集水面漂浮的固体垃圾,通过连接桶上设置浮动单元和阻水部,能够自适应水面水位调节,使该装置在初始位置时连接桶的上沿始终与水面水位相接近。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入水面后,无需再用人力调节外桶悬挂装置,可自动适应水位而能够保持长时间继续工作,且适用领域更广,不但能够适应水面稳定的内陆水,还可以适应水位波动变化较大的水体,比如河道和海洋。更进一步地,同时排水管中设置有曝气装置,比如可以在排水管中设置一段文丘里排水段,达到曝气目的,能够有效地进行水流扰动,提升垃圾收集的效率,同时使氧气从外界进入,增加水中氧气,改善水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 为本技术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 为本技术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第四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第五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连接桶的第一种侧壁结构示意图。
[0021]图 7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连接桶的第二种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第一种浮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第二种浮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固定桶,11、第一容纳腔,12、(固定桶的)上沿,2、连接桶,21、第二容纳腔,22、进水栅格,13、过滤件,4、浮动单元,41、浮动块,411、连接件,42、环形浮动件,5、排水管,51、文丘里排水管段,52、吸气管,6、排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
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但是,本技术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
[0026]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固定桶1、连接桶2、过滤件3,其中在初始状态下使连接桶2的上沿与水面相接近;连接桶2与固定桶1活动连接且在连接桶2和固定桶1之间形成阻水部,阻水部用于使连接桶2与固定桶1之间保持水密封,保证相同时间内从连接桶2的内侧进入固定桶1的水量远远大于从连接桶2和固定桶1之间进入固定桶1的水量;连接桶2上设置有浮动单元4,浮动单元4用于使连接桶2沿固定桶1的侧壁上下活动以适应水面水位的变化且保持连接桶的上沿与水面相接近;固定桶1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5,排水管5内设置有排水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用于水源水面污染源的处理,收集水面漂浮的固体垃圾,通过连接桶2上设置浮动单元4和阻水部,使该水面垃圾收集装置能够自适应水面水位调节,使该装置在初始位置时连接桶2的上沿始终与水面水位相接近,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入水面后,无需再用人力调节外桶悬挂装置,可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桶、连接桶、过滤件,其中在初始状态下使连接桶的上沿与水面相接近;所述连接桶与所述固定桶活动连接且在所述连接桶和所述固定桶之间形成阻水部,所述阻水部用于使所述连接桶与所述固定桶之间保持水密封,保证相同时间内从所述连接桶的内侧进入所述固定桶的水量远远大于从所述连接桶和所述固定桶之间进入所述固定桶的水量;所述连接桶上设置有浮动单元,所述浮动单元用于使所述连接桶沿所述固定桶的侧壁上下活动以适应水面水位的变化且保持所述连接桶的上沿与水面相接近;所述固定桶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桶的侧壁设置于所述固定桶的侧壁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桶的侧壁设置于所述固定桶的侧壁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桶为硬质固定桶,固定桶的至少一段侧壁为第一双层侧壁,第一双层侧壁包括顶部相分离、底部相连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向上开口的第一容纳腔,连接桶的侧壁容纳于容纳腔内,第一双层侧壁和连接桶的侧壁之间存在小间隙,阻水部为固定桶的第一双层侧壁与连接桶的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桶为硬质连接桶,所述连接桶的侧壁为第二双层侧壁,所述第二双层侧壁包括顶部相连且底部相分离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傲穹
申请(专利权)人:攀道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