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套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融合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套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腰椎退变性疾病及其他病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因退变导致腰椎滑脱或不稳及其他椎间盘疾病,需要进行椎间融合术。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经安全三角区域进行相关操作是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的理论基础。安全三角区域由出口根、硬膜囊边缘及椎体的后上缘组成。在此区域进行操作时需要注意出口根及硬膜囊损伤风险。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传统的经椎间孔入路操作由于单套管结构只能对出口根或者硬囊膜进行支撑保护,无法同时保护出口根以及硬膜囊,往往在置入融合器及处理椎间隙过程中造成神经损伤风险,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对出口根及硬膜囊进行很好的保护,降低置入融合器及处理椎间隙对神经造成损伤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套管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套管(1),所述外层套管(1)的一端具有第一舌形套管(11);中层套管(2),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层套管(1)内腔内,所述中层套管(2)上设置有第二舌形套管(21);内层套管(3),套设在所述中层套管(2)内腔内;限位件(4),设置于所述外层套管(1)外壁上限制所述中层套管(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层套管(1)外壁上的第一限位块(41)和固定在所述中层套管(2)上的第二限位块(42),所述第一限位块(41)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齿槽(411),所述第二限位块(4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齿槽(421),所述第一齿槽(411)可与所述第二齿槽(421)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套管(3)包括杆部(31)和头部(32),所述杆部(31)与头部(32)呈一体设置,所述头部(32)的孔径大于所述杆部(31)横截面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套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球(22),所述外层套管(1)的外壁上滑移连接有抵接块(12),所述抵接块(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博,吴志朋,王红建,宋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新里程安钢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