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喷雾脱酸反应塔的烟气分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77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旋转喷雾脱酸反应塔的烟气分布器,包括烟道壳体、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雾化器支撑管、导流板组件、角部导流板、出口壳体、旋转雾化器和雾化轮,所述烟道壳体具有水平烟道段和竖直烟道段,所述导流板组件安装在竖直烟道段上的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上,所述导流板组件内具有若干个第一导流通道,所述角部导流板的内部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所述水平烟道段通过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与出口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口壳体内安装有双层旋流组件,所述雾化器支撑管安装在竖直烟道段内,其下端伸入双层旋流组件的中心处,并安装有旋转雾化器和雾化轮,该烟气分布器便于拆卸检修,气流通道的截面可调,能适应不同烟气量的变化。不同烟气量的变化。不同烟气量的变化。

A flue gas distributor of rotating spray deacidification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喷雾脱酸反应塔的烟气分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半干法脱酸的
,特别是一种旋转喷雾脱酸反应塔的烟气分布器。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需要对烟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净化脱除后达标排放。目前,主流的烟气脱酸处理方式为旋转喷雾半干法技术,其主要是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雾化器将脱酸剂雾化喷入脱酸反应塔,与旋流进入反应塔的烟气充分混合接触并反应,以达到最大的脱除效率。烟气进入反应塔前,需要经过均匀的分布和引导,形成旋转气流。布置在反应塔顶上的烟气分布器是把烟气均匀旋流的送入反应塔,使烟气和脱酸剂充分混合的重要装置。现有的反应塔大多采用蜗壳状的烟气分布器,其结构较复杂,体积大,重量重,内部构件磨损后不易维护或更换。此外,现有的分布器的气流通道固定,安装后气流通道的截面固定,对烟气量变化的适应范围比较狭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旋转喷雾脱酸反应塔的烟气分布器,便于拆卸检修,气流通道的截面可调,能适应不同烟气量的变化。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旋转喷雾脱酸反应塔的烟气分布器,布置于脱酸反应塔的顶部,包括烟道壳体、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雾化器支撑管、导流板组件、角部导流板、出口壳体、旋转雾化器和雾化轮,所述烟道壳体具有水平烟道段和竖直烟道段,所述竖直烟道段的顶部设置有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所述导流板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上,所述竖直烟道段内还安装有高度可调的雾化器支撑管,所述导流板组件、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上开设有可供雾化器支撑管穿出的中心开槽,所述导流板组件内具有若干个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竖直烟道段内还安装有若干个角部导流板,并在内部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竖直烟道段的出口处安装有出口壳体,所述水平烟道段通过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与出口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口壳体内安装有双层旋流组件,所述雾化器支撑管的下端伸入双层旋流组件的中心处,并安装有旋转雾化器和雾化轮,所述双层旋流组件包括外层旋流组件、内层旋流组件,所述内层旋流组件通过若干个连接板与外层旋流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双层旋流组件在出口壳体和雾化器支撑管外壁之间形成内外两层向脱酸反应塔中心收敛的气流通道。
[0005]作为优选,所述外层旋流组件、内层旋流组件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旋流叶片,所述外层旋流组件和/或内层旋流组件上的各旋流叶片上开孔,并通过圆环连接件串接固定。
[0006]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外层旋流组件的内侧,并且连接板上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内层旋流组件的第一调节螺栓孔,使外层旋流组件、内层旋流组件的相对高度可调节。
[0007]作为优选,所述双层旋流组件还包括焊装于内层旋流组件下部的出口内锥壳,所述出口壳体底部具有的第一下部锥壳,所述内层旋流组件的外侧具有内层旋流组件壳体,所述内层旋流组件壳体的底部具有第二下部锥壳,所述雾化器支撑管的底部具有第三下部锥壳,所述第一下部锥壳、第二下部锥壳、出口内锥壳、第三下部锥壳的圆锥角相同,且各个锥壳母线的延长线交点都位于出口壳体的中心线上。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脱酸反应塔顶部检修平台上的若干个支撑管支架,所述支撑管支架上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雾化器支撑管的第二调节螺栓孔,所述雾化器支撑管可调节地安装在支撑管支架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水平烟道段的中心竖直方向设置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将水平烟道段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烟道。
[0010]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组件包括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与烟道壳体的内壁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弧形导流板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
[0011]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上还设有支撑管密封法兰,所述雾化器支撑管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管密封法兰上。
[0012]作为优选,所述出口壳体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圆筒形烟道段、第一下部锥壳,所述出口壳体的圆筒形烟道段通过转换板与竖直烟道段连接,所述转换板为中间开圆孔的矩形板。
[0013]作为优选,所述角部导流板为四个,分别倾斜安装在竖直烟道段各侧壁的内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烟气分布器,能够有效地保证烟气均匀分布及旋流效果,简化壳体结构,降低反应塔顶部荷载,为反应塔的设计带来便利。此外,烟气分布器壳体内各构件均为可拆卸和可替换形式,磨损后可单独维护或更换;流通面积可调,在烟气量发生季节性变化时,确保烟气和脱酸剂混合时的流速在设计范围,从而保证充分均匀混合,提高反应塔脱酸效率。
[0015]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体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3是双层旋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4是内部旋流组件位于高位示意图。
[0020]附图5是内部旋流组件位于低位示意图。
[0021]图中:1.烟道壳体;2.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3.雾化器支撑管;4.支撑管密封法兰;5.导流板组件;6.检修孔;7.角部导流板;8.转换板;9.出口壳体;10.外层旋流组件;11.连接板;12.内层旋流组件壳体;13.内层旋流组件;14.出口内锥壳;15.旋转雾化器和雾化轮;16.支撑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一种旋转喷雾脱酸反应塔的烟气分布器,布置于脱酸反应塔的顶部,包括烟道壳体1、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2、雾化器支撑管3、导流板组件5、角部
导流板7、出口壳体9,所述烟道壳体1具有水平烟道段和竖直烟道段,所述竖直烟道段的中心线与脱酸反应塔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竖直烟道段的顶部设置有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2,所述导流板组件5可拆卸地安装在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2上,拆除紧固件(螺栓)可以拆下导流板组件5,便于将导流板组件5提升至上部检修平台进行检修维护;所述竖直烟道段内还安装有高度可调的雾化器支撑管3,所述导流板组件5、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2上开设有可供雾化器支撑管3穿出的中心开槽,所述导流板组件5内具有若干个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入口与水平烟道段连通,所述竖直烟道段内还安装有若干个角部导流板7,并在内部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所述角部导流板7位于第一导流通道出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入口与第一导流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竖直烟道段的出口处安装有出口壳体9,所述水平烟道段通过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的出口与出口壳体9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口壳体9内安装有双层旋流组件,所述雾化器支撑管3的下端伸入双层旋流组件的中心处,并安装有旋转雾化器和雾化轮15,所述双层旋流组件包括外层旋流组件10、内层旋流组件13,所述内层旋流组件13通过若干个连接板11与外层旋流组件10可拆卸连接,所述双层旋流组件在出口壳体9和雾化器支撑管3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喷雾脱酸反应塔的烟气分布器,布置于脱酸反应塔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壳体(1)、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2)、雾化器支撑管(3)、导流板组件(5)、角部导流板(7)、出口壳体(9)、旋转雾化器和雾化轮(15),所述烟道壳体(1)具有水平烟道段和竖直烟道段,所述竖直烟道段的顶部设置有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2),所述导流板组件(5)可拆卸地安装在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2)上,所述竖直烟道段内还安装有高度可调的雾化器支撑管(3),所述导流板组件(5)、导流板组件安装法兰(2)上开设有可供雾化器支撑管(3)穿出的中心开槽,所述导流板组件(5)内具有若干个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竖直烟道段内还安装有若干个角部导流板(7),并在内部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竖直烟道段的出口处安装有出口壳体(9),所述水平烟道段通过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与出口壳体(9)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口壳体(9)内安装有双层旋流组件,所述雾化器支撑管(3)的下端伸入双层旋流组件的中心处,并安装有旋转雾化器和雾化轮(15),所述双层旋流组件包括外层旋流组件(10)、内层旋流组件(13),所述内层旋流组件(13)通过若干个连接板(11)与外层旋流组件(10)可拆卸连接,所述双层旋流组件在出口壳体(9)和雾化器支撑管(3)外壁之间形成内外两层向脱酸反应塔中心收敛的气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喷雾脱酸反应塔的烟气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旋流组件(10)、内层旋流组件(13)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旋流叶片,所述外层旋流组件(10)和/或内层旋流组件(13)上的各旋流叶片上开孔,并通过圆环连接件串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旋转喷雾脱酸反应塔的烟气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固定在外层旋流组件(10)的内侧,并且连接板(11)上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内层旋流组件(13)的第一调节螺栓孔,使外层旋流组件(10)、内层旋流组件(13)的相对高度可调节。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杭斌姚淑勇徐钢陈云刘正敏蔡晶晶毛芝英沈夏晶杨峻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菲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