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及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976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站及清洁系统;基站包括站本体、进风管路、出风管路和控流组件;站本体设有尘袋和风机;进风管路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一配合端,以使进风管路与尘盒连通;出风管路具有第二连接端和第二配合端,以使出风管路与尘盒连通,出风管路还具有出风端,出风端位于第二连接端和第二配合端之间;控流组件包括第一控流件;清洁系统包括基站和清洁机器人。风机能够形成依次经由尘盒、进风管路、尘袋和出风管路的气流,以将尘盒内的垃圾回收至尘袋内;当从出风端流出的气体流量大于从第二配合端进入尘盒内的气体流量时,尘盒外的气体逆向通过尘盒的过滤模块并进入尘盒内,形成对过滤模块的逆向冲击力,清除掉过滤模块上的微小颗粒等垃圾。粒等垃圾。粒等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及清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清洁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及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清洁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处理的智能设备。清洁机器人具有尘盒,尘盒用于储存清洁过程中收集的垃圾。基站具有尘袋,尘袋用于回收尘盒内的垃圾。工作时,清洁机器人将垃圾收集并储存在尘盒内,当尘盒内充满垃圾或清洁机器人完成清洁工作之后,清洁机器人移动至基站,基站将尘盒内的垃圾回收至尘袋内。
[0003]清洁机器人还具有风机和过滤模块,其中:风机使尘盒内形成负压环境,以将垃圾抽吸至尘盒内;过滤模块位于尘盒的出风口位置,一方面,过滤模块阻止尘盒内的垃圾流出尘盒,另一方面,过滤模块对流出的气体进行过滤净化。然而,当清洁机器人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过滤模块上会附着较多的尘埃等微小颗粒,这些微小颗粒会堵塞过滤模块,导致清洁机器人对垃圾的抽吸能力下降,影响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站及清洁系统;该基站能够用于对清洁机器人的过滤模块进行清洁,以去除过滤模块上的微小颗粒,确保清洁机器人对垃圾的抽吸能力;该清洁系统包括前述的基站,基站与清洁机器人配合,确保过滤模块不会受到微小颗粒的阻塞影响,确保清洁机器人的抽吸能力。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站本体、进风管路、出风管路和控流组件;
[0007]所述站本体设有尘袋和风机;
[0008]所述进风管路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一配合端,所述进风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尘袋连通,所述第一配合端用于与尘盒的出尘端配合,以使所述进风管路与所述尘盒连通;
[0009]所述出风管路具有第二连接端和第二配合端,所述出风管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尘袋连通,所述第二配合端用于与所述尘盒的进气端配合,以使所述出风管路与所述尘盒连通,所述出风管路还具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之间;
[0010]所述控流组件包括第一控流件,所述第一控流件设在所述出风管路内,所述第一控流件能够控制从所述出风端流出的气体流量以及从所述第二配合端进入所述尘盒内的气体流量;
[0011]所述风机能够形成依次经由所述尘盒、所述进风管路、所述尘袋和所述出风管路的气流,以将所述尘盒内的垃圾回收至所述尘袋内;当从所述出风端流出的气体流量大于从所述第二配合端进入所述尘盒内的气体流量时,所述尘盒外的气体逆向通过所述尘盒的过滤模块并进入所述尘盒内。
[0012]上述基站,风机启动时能够形成由进风管路到出风管路的气流,以使尘盒内的垃圾由出尘端经由进风管路进入到尘袋内,完成对垃圾的回收,该过程中,尘盒内形成由进气端到出尘端的气流;若出风端流出的气体流量较小,则大量气体通过第二配合端进入尘盒内,此时,通过过滤模块进入尘盒内的气体较少,难以形成对过滤模块的逆向冲击力;若出风端流出的气体流量较大,则大量气体通过出风端流出,少量气体或没有气体通过第二配合端进入尘盒内,此时,尘盒外的气体经由过滤模块逆向冲入尘盒内,形成对过滤模块的逆向冲击力,清除掉过滤模块上的微小颗粒等垃圾,从而确保清洁机器人在清洁工作时对垃圾的抽吸能力。
[0013]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流件为第一控流板,所述第一控流板转动设在所述出风管路内;
[0015]所述第一控流板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流板封闭所述出风端并使气体通过所述第二配合端进入所述尘盒内;所述第一控流板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流板封闭通往所述第二配合端的通道并使气体通过所述出风端排出。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流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出风管路上并与所述第一控流板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控流板转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控流板间歇式地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端。
[0018]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
[0019]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站本体、进风管路、出风管路和控流组件;所述站本体设有尘袋和风机,所述进风管路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一配合端,所述进风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尘袋连通,所述出风管路具有第二连接端、第二配合端和出风端,所述出风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之间,所述出风管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尘袋连通;所述控流组件包括第一控流件,所述第一控流件设在所述出风管路内;
[0020]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身和设在所述机身上的行走组件,所述机身还设有尘盒和过滤模块,所述尘盒具有出尘端、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过滤模块设在所述出气端;所述出尘端与所述第一配合端配合,以使所述尘盒与所述进风管路连通,所述进气端与所述第二配合端配合,以使所述尘盒与所述出风管路连通;
[0021]所述风机能够形成依次经由所述尘盒、所述进风管路、所述尘袋和所述出风管路的气流,以将所述尘盒内的垃圾回收至所述尘袋内;所述第一控流件能够减少通过所述第二配合端进入所述尘盒内的气体流量,以使所述尘盒外的气体逆向通过所述过滤模块进入所述尘盒内。
[0022]上述清洁系统,清洁机器人通过行走组件移动至基站,风机启动并使基站将尘盒内的垃圾回收至尘袋内,该过程中,一方面,形成了由进风管路到出风管路的气流,另一方面,还形成了由进风端到出尘端的气流;若第一控流件使通过第二配合端进入尘盒内的气体较少,则更多的气体会通过过滤模块由尘盒外逆向进入尘盒内,从而形成对过滤模块的逆向冲击力,清除掉过滤模块上的微小颗粒等垃圾,确保清洁机器人在工作时对垃圾的抽吸能力。
[0023]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流件转动设在所述出风管路内,所述控流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出风管路上并与所述第一控流件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控流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控流件能够减少从所述第二配合端进入所述尘盒内的气体流量。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身还设有第二控流件,所述第二控流件位于所述进气端并用于减少从所述进气端进入所述尘盒内的气体流量。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身还设有滚刷组件,所述尘盒还具有进尘端,所述滚刷组件设在所述进尘端并用于使垃圾通过所述进尘端进入所述尘盒内;所述清洁系统还包括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用于遮挡所述进尘端,以减少从所述进尘端进入所述尘盒内的气体流量。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挡组件包括设在所述站本体上的遮挡部,当所述清洁机器人移动至所述基站时所述遮挡部能够遮挡所述进尘端的端口;
[0028]或所述遮挡组件包括第三控流件,所述第三控流件活动设在所述尘盒上,所述第三控流件能够减少从所述进尘端进入所述尘盒内的气体流量。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机器人还设有流量监测件,所述流量监测件用于监测单位时间内由所述过滤模块流出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站本体、进风管路、出风管路和控流组件;所述站本体设有尘袋和风机;所述进风管路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一配合端,所述进风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尘袋连通,所述第一配合端用于与尘盒的出尘端配合,以使所述进风管路与所述尘盒连通;所述出风管路具有第二连接端和第二配合端,所述出风管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尘袋连通,所述第二配合端用于与所述尘盒的进气端配合,以使所述出风管路与所述尘盒连通,所述出风管路还具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之间;所述控流组件包括第一控流件,所述第一控流件设在所述出风管路内,所述第一控流件能够控制从所述出风端流出的气体流量以及从所述第二配合端进入所述尘盒内的气体流量;所述风机能够形成依次经由所述尘盒、所述进风管路、所述尘袋和所述出风管路的气流,以将所述尘盒内的垃圾回收至所述尘袋内;当从所述出风端流出的气体流量大于从所述第二配合端进入所述尘盒内的气体流量时,所述尘盒外的气体逆向通过所述尘盒的过滤模块并进入所述尘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流件为第一控流板,所述第一控流板转动设在所述出风管路内;所述第一控流板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流板封闭所述出风端并使气体通过所述第二配合端进入所述尘盒内;所述第一控流板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流板封闭通往所述第二配合端的通道并使气体通过所述出风端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出风管路上并与所述第一控流板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控流板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控流板间歇式地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端。5.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站本体、进风管路、出风管路和控流组件;所述站本体设有尘袋和风机,所述进风管路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一配合端,所述进风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尘袋连通,所述出风管路具有第二连接端、第二配合端和出风端,所述出风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晓庆农贵升徐紫阳李春宏王闯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