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687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包括设置在该振荡器输入端的电阻电容选择开关,电阻输出端,电容输出端,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电容选择开关、且第二端浮接于所述电阻输出端的至少一个电阻开关,及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电容选择开关、且第二端浮接于所述电容输出端的至少一个电容开关;其中通过所述电阻电容选择开关以选样将哪些电阻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阻输出端、以及选择将哪些电容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容输出端,使得所述电阻输出端及所述电容输出端上产生不同组合的电阻电容输出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具有多种外接电阻及电容的组合,能够达到提高集成电路的应用多样性及成本竞争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阻电容(RC)振荡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单通道 (single channel)可变式多组RC振荡器。
技术介绍
市面上电阻(R)或电容(C)外接的多组RC振荡器为简化设计及 降低成本起见, 一般都以固定接R或C的方式来设计该RC振荡器。也 就是说,在应用端的使用者并没有办法改变该RC振荡器中的接R或接C, 而只能改变该RC振荡器中接R时的数值或是接C时的数值。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种RC振荡器的部分电路图。在图 1中,RC振荡器10主要由4个C端C0 C3以及4个R端R0 R3所构成。 此外,该振荡器10的组别选择设置于每一个R端及C端的输出端,而共 享端则设置于该振荡器10的输入端CKIN。图1所示RC振荡器]O虽然因固定接R或接C的电路设计方式而使 其设计简单且成本低廉,但是因为使用者在应用端时其仅能固定接R或 接C,因此其在应用时接R及接C的数量均为固定而无法变动。当R或 C的数量有 -方不够使用时,另一方的接脚即使有剩余也无法替代使用, 从而造成应用上的不方便以及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市面上还存在另一种接R或接C可由使用者选择的RC 振荡器设计方案,其由集成电路的内部选项来做选择,但实际上内部的 集成电路设计仍必须设计为R及C两组电路,因而造成成本的增加。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RC振荡器的部分电路图。在图 2中,RC振荡器20主要由8个RC端RC0 RC7所构成。在使用者进行 操作时,首先使用者通过控制端来选定接R或接C之后,再由外部电路 接R或接C进行配合。然而,图2所述RC振荡器20的缺点在于,针对该振荡器20的每 一个RC接脚,必须额外地增加开关以及控制电路,从而造成成本的增加。 再者,所述额外增加的开关会使得该振荡电路的延时增加,从而造成搌 荡频率的线性度变差,该现象在低电压工作时尤其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变式多组RC 振荡器,其具有多种外接R及C的组合,可以让使用者根据应用需求利 用不同的电路接法任意改变接R或接C,并在无需增加集成电路及应用 成本的情况下随意选择接R或接C的振荡器,从而提高集成电路的应用 多样性与成本竞争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RC)振 荡器,包括设置在该振荡器输入端的电阻电容选择开关、电阻输出端、 电容输出端、第--端连接于该电阻电容选择开关且第二端浮接于该电阻 输出端的至少一个电阻开关、及第一端连接于该电阻电容选择开关且第 二端浮接于该电容输出端的至少一个电容开关,其中通过该电阻电容选 择开关以选择将哪些电阻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该电阻输出端、以及选择 将哪些电容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该电容输出端,使得该电阻输出端及该 电容输出端上产生不同组合的电阻电容输出值。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微控制器(MCU, Micro Controller Unit), 其至少包括上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总之,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的结构简单且具有 多种外接电阻及电容的组合,可以让用户灵活根据应用需求任意改变接 电阻或接电容,并在无需增加集成电路及应用成本的情况下随意选择构 成接电阻或接电容的振荡器,从而达到提高集成电路的应用多样性及成 本竞争力的目的。附图说明图l:现有技术中第一种RC振荡器的部分电路图; 图2:现有技术中第二种RC振荡器的部分电路图;图3: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的电路图; 图4A: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的第-"实施例的电 路图;图4B: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电 路图;图5A:将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应用于电阻电容 可外接的单通道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及 图5B:将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应用于电阻电容可外接的单通道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并且,上述附图中各主要组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 20、 30、 41、 42表示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 51、 52表示单通道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 R0 R5表示电阻开关,C0 C5表示电容开关,RC0 RC7表示电阻电 容开关;CKIN表示输入端,ROUT表示电阻输出端,COUT表示电容输出端, VDD表示高压端,VSS表示低压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其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的电路 图。在图3中,RC振荡器30主要包括有设置在该振荡器30输入端CKIN 的电阻电容选择开关(位于外部,图中未示出)、电阻输出端ROUT、 电容输出端COUT、第-一端连接于该电阻电容选择开关且第二端浮接于 电阻输出端ROUT的多个电阻开关RC0 RC7、以及第一端连接于该电阻 电容选择开关且第二端浮接于电容输出端COUT的多个电容开关 RC0 RC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使用者可通过所述电阻电容选择开关以选 择将哪些电阻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电阻输出端ROUT、以及选择将哪些 电容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电容输出端COUT,使得电阻输出端ROUT及 电容输出端COUT上产生不同组合的电阻电容输出值,而在输出端上产 生不同的输出或是提供至输出端上不同的固定直流电压电平。以实际的电路配置图来看,请参阅图4A,其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在图4A中,RC振荡器41 是---个八位的振荡器,在其中配置6个电阻幵夭R0 R5以及2个电容开 关C0 C1。在使用时,如果想使用电阻开关R1,只要将电阻开关R1连 接到电阻输出端ROUT即可;而如果想使用电容开关CO,则只要将电容 开关C0连接到电容输出端COUT即可。这样,各RC组别接脚可随使用 者的需求而安排,任意地赋予接R或接C的功能。由此可知,图4A所示RC振荡器41因为具有6个R值与2个C值 而可在电阻输出端ROUT及电容输出端COUT上产生12种(6*2)组合 的电阻电容输出值。请参阅图4B,其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第二实 施例的电路图。在图4B中,RC振荡器42同样是一个八位的振荡器,但 与前一个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在其中配置2个电阻开关R0 R1以及6 个电容开关C0 C5。图4B所示RC振荡器42因为具有2个R值与6个C值,而同样可 在电阻输出端ROUT及电容输出端COUT上产生12种(2*6)组合的电 阻电容输出值。根据上述二个实施例来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推知八位RC振 荡器的各种R与C的配置变化。举例来说,若以4个C及4个R的接法, 则可产生16组RC振荡器的输出组合;而若以多R及多C的组合,则可 产生则多达225 ( 15*15)种输出组合。值得一提的是,在前面的实施例中,虽然使用者通过利用该振荡器 外部的电阻电容选择开关来直接决定所述电阻开关、电容幵关的浮接与 连接,但也可以在各电阻开关、电容开关与电阻电容选择开关之间设置 致能开关,利用其所产生的致能信号来启动所述电阻开关、电容开关与 所述电阻、电容输出端ROUT、 COUT的连接。请参阅图5A,其为将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应用 于RC可外接单通道(single channe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式多组电阻电容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电容选择开关,设置在该振荡器的输入端;电阻输出端;电容输出端;至少一个电阻开关,其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电容选择开关,其第二端浮接于所述电阻输出端;及 至少一个电容开关,其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电容选择开关,其第二端浮接于所述电容输出端;其中,通过所述电阻电容选择开关以选择将哪些电阻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阻输出端、以及选择将哪些电容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容输出端,使得所述电阻输出 端及所述电容输出端上产生不同组合的电阻电容输出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