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彪龙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967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和无线充电线圈,与外壳阻尼转动设置的提手,设置于提手上的若干光源。无线充电线圈、光源均与电路板电连接。利用无线充电线圈实现无线充电,利用提手与外壳阻尼转动设置,并配合外壳可形成手机支架,利用光源实现照明、夜灯的功能,以实现多功能。另外,还可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一个底座使用,在外壳上放置手办等摆件,配合光源,可起到装饰的作用。以此,实现将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照明灯、夜灯和摆件集于一体,可有效减小用户需要购买多个独立的日常用品,减少日常支出,保持桌面整洁。保持桌面整洁。保持桌面整洁。

A multifunctional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日常电子产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无线充电,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通过在充电发送端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以实现无线充电的目的。
[0003]而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在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外,还具备支架,利用支架支撑手机倾斜,起到手机支架的作用,以便于用户操作。但此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配置无线充电器和手机支架外,还经常需要用到夜灯、照明灯等,进而则还需另外购买这些电子产品,进而,容易导致桌面物件多,不便于整理。
[000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人们生活中所用的电子产品种类较多而不便整理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和无线充电线圈,与外壳阻尼转动设置的提手,设置于提手上的若干光源;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光源均与电路板电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向上凸起形成有限位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提手内部设置有灯板,所述光源设置于灯板靠近外壳的一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触摸按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导光柱,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对应导光柱的位置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压盖,所述提手呈U型,所述提手的两端均向内凸起形成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置于外壳内,所述连接端上开设有用于导通提手和外壳的走线孔;
[0012]所述压盖通过螺丝锁紧于外壳内并与外壳形成限位孔,所述连接端置于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块位于连接端的一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面壳以及与第一面壳连接形成第一容腔的第一底壳,所述第一面壳的材质包括遮光粉,所述电路板、无线充电线圈均位于第一容腔内,所述电路板位于无线充电线圈的下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容腔内的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电路板电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壳的底部阻尼转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第一底壳对应支撑
架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
[001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末端套设有胶套,所述胶套的外侧壁凸起形成有凸点,所述让位槽对应凸点的位置开设有配合凸点使用的凹槽。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实现给无线装置充电,利用提手与外壳阻尼转动设置,配合外壳可形成手机支架,利用在提手上设置光源,可让本技术无线充电装置具有照明、夜灯的功能,实现多功能,且配合可转动的提手,可调节光源的角度,便于用户使用。另外,还可将本技术作为一个底座使用,在外壳上放置手办等摆件,配合光源,可起到装饰的作用。以此,实现将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照明灯、夜灯和摆件集于一体,可有效减小用户需要购买多个独立的日常用品,减少日常支出,保持桌面整洁。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手立起的状态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去除第一面壳的部分分解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支撑架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请参照附图1

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
[0025]该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20,设置于外壳20内的电路板(图中未出示)和无线充电线圈30,与外壳20阻尼转动设置的提手20,设置于提手20上的若干光源131。无线充电线圈30、光源131均与电路板电连接。
[0026]本技术通过无线充电线圈30实现给无线装置充电,如具有无线接收线圈的手机、手表等。且利用提手20与外壳20阻尼转动设置,可在提手20转动竖立起来时,配合外壳20可形成手机支架,以便于给手机支撑,让手机倾斜设置。且利用在提手20上设置光源131,可让本技术无线充电装置具有照明、夜灯的功能,实现多功能,且配合可转动的提手20,可调节光源131的角度,便于用户使用。另外,还可将本技术作为一个底座使用,在外壳20上放置手办等摆件,配合光源131,可起到装饰的作用。以此,实现将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照明灯、夜灯和摆件集于一体,可有效减小用户需要购买多个独立的日常用品,减少日常支出以及解决现有人们生活中所用的电子产品种类较多而不便整理的问题。
[0027]在一实施例中,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外壳20内的喇叭50,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的无线模块(图中未出示),通过无线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实现通过手机控制喇叭50播放音乐。具体的,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或还可为2G/3G/4G等射频模块。
[0028]在一实施例中,为提升低音感,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外壳20内的被动振膜80。
[0029]在一实施例中,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环形支架70,环形支架70机械设置于
外壳20内并将被动振膜80的周边压紧于环形支架70于外壳20之间。利用环形支架70可将被动振膜80稳定固定,且解决现有被动振膜80采用打胶固定会出现脱胶的问题,以提高本技术音响的使用寿命。
[0030]在一实施例中,为提升所播放音乐的质感以及有效减小本技术的厚度,喇叭50为两个,且位于环形支架70的两侧。
[0031]在一实施例中,外壳20的一侧向上凸起形成有限位块25,利用限位块25可限位手机底部,防止手机倾斜放置时滑落,提高用户实用体验感。
[0032]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起到照明作用,便于用户使用,提手20内部设置有灯板13,光源131设置于灯板13靠近外壳20的一侧。
[0033]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操作本技术,外壳20上设置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触摸按键24。以此,通过触摸按键24可实现音响的开关机、调节音量、调节上下曲、光源131的打开以及模式切换等。
[0034]在一实施例中,外壳20上设置有导光柱23,外壳20内设置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指示灯(图中未出示),指示灯对应导光柱23的位置设置。利用导光柱23将指示灯的灯光导出,在起到提示作用的同时,可防止灯光刺眼,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0035]在一实施例中,为实现提手20与外壳20呈阻尼转动连接,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压盖40,提手20呈U型,提手20的两端均向内形成有连接端111,连接端111置于外壳20内,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和无线充电线圈,与外壳阻尼转动设置的提手,设置于提手上的若干光源;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光源均与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侧向上凸起形成有限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内部设置有灯板,所述光源设置于灯板靠近外壳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触摸按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导光柱,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对应导光柱的位置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

5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压盖,所述提手呈U型,所述提手的两端均向内凸起形成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置于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彪龙孙技荣
申请(专利权)人:钟彪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