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7-氨基香豆素结构基团的荧光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638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7

氨基香豆素结构基团的荧光化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化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含7

氨基香豆素结构基团的荧光化合物。

技术介绍

[0002]P

糖蛋白(P

glycoprotein,P

gp)是一种分子量170KD的跨膜糖蛋白,它具有能量依赖性"药泵"功能,使细胞内药物泵出细胞外,减低了细胞内的药物浓度,使细胞产生耐药性。P

gp的存在影响了大量治疗药物的吸收分布,包括抗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组胺药、抗癫痫药和镇痛药。
[0003]目前,对P

gp的成像主要通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PET)技术。其中用于研究P

gp功能的PET示踪剂是用同位素标记的P

gp底物,如[
11
C]维拉帕米,[
11
C]洛培酰胺,[
11
C]秋水仙碱,[
11
C]卡维地洛,[
64
Cu]配合物,[
68
Ga]配合物和[
99m
Tc]配合物等,由于其低基线脑吸收,它们仅被用于监测帕金森和阿尔兹海默病患者P

gp的下降,不能用于观察患者P

gp的增加。少量的同位素标记的P

gp抑制剂,如[/>11
C]elacridar、[
11
C]laniquidar和[
11
C]tarquidar也被研究用于P

gp表达成像,但其实际效果仍待进一步考察。
[0004]此外,PET技术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并且受检者安全保障、同期使用药物对PET的影响等对实际操作与结果可信性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含7

氨基香豆素结构基团的荧光化合物,开发了可视性P

gp示踪剂,对肿瘤、癫痫等疾病的P

gp组织高表达区定位、细胞内P

gp定位及其研究的可视性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选择。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荧光量子产率测定、细胞毒性实验、细胞和组织成像评价等方法,证实了化合物出色的P

gp共定位能力和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7

氨基香豆素结构基团的荧光化合物,其为7

氨基香豆素报告基团通过2

甲酰胺

4,5

二甲氧基苯甲酰胺连接2

(6,7

二甲氧基

3,4

二氢

1H

异喹啉
‑2‑
基)苯乙基结合基团形成的7

氨基香豆素类荧光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
[0008][0009]所述7

氨基香豆素类荧光化合物用于P

gp特异性荧光探针。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包括:
[0011]1、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7

氨基香豆素类荧光化合物作为P

gp特异性荧光探针,这些荧光探针能够可靠地用于P

gp的定位示踪,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安全性好的优点;对肿瘤、癫痫等疾病的P

gp组织高表达区定位、细胞内P

gp定位及其研究的可视性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选择。
[0012]2、本专利技术采用P

gp特异性示踪剂荧光显像,与目前使用的PET示踪剂相比,无放射性伤害,安全性高,仅需荧光成像仪辅助操作,且结果分析简便直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荧光化合物的设计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荧光化合物S1

M03合成路线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荧光化合物S1

M03紫外吸收曲线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荧光化合物S1

M03的荧光强度曲线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荧光化合物S1

M03的细胞存活曲线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荧光化合物S1

M03与P

gp共定位成像;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荧光化合物S1

M03肝脏切片染色。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1]实施例1荧光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0022]如图1所示,S1

M03为7

氨基香豆素报告基团通过2

甲酰胺

4,5

二甲氧基苯甲酰胺连接2

(6,7

二甲氧基

3,4

二氢

1H

异喹啉
‑2‑
基)苯乙基结合基团形成的7

氨基香豆素类荧光化合物。
[0023]为确定设计的小分子是否能与P

gp结合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我们采用加拿大化学计算集团公司开发的化学计算及分子模拟软件MOE进行了理化性质和分子对接计算。
[0024]结果显示,S1

M03具有良好的预测结合能力及适宜的理化性质,具体结果如下表1所示,荧光化合物S1

M03对接评分为

16.2382kcal/mol,表现出较高的P

gp结合能力,且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其log P(o/w)为4.49,分子量为678.74,适合动物应用。
[0025]表1 S1

M03的理化性质及对接得分
[0026]CompoundLogP(o/w)Mol.weightS(kcal/mol)S1

M034.49678.74

16.2382
[0027]7‑
氨基香豆素荧光化合物以对硝基苯乙基溴、盐酸
‑‑
1,2,3,4

四氢

6,7

二甲氧基异喹啉、4,5

二甲氧基
‑2‑
硝基

苯甲酸、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7

氨基香豆素结构基团的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化合物为7

氨基香豆素报告基团通过2

甲酰胺

4,5

二甲氧基苯甲酰胺连接2

(6,7

二甲氧基

3,4

二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波关国良赵春芳程妍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