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型防针刺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63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压型防针刺留置针,包括针管组件、导管组件和输液组件,导管组件和输液组件通过延长管相连接,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座,导管座的内腔中设置有铆钉和隔离塞,所述隔离塞的后部设有阻挡件,所述延长管为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硬质耐压管,可承受300psi的压力,所述针管组件穿过防针刺装置插入导管组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阻挡件和耐压延长管的设计,提高了产品的耐压能力,并通过采用防针刺装置,避免医护人员被针刺伤,产品结构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易操作、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A high pressure resistant anti acupuncture indwelling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压型防针刺留置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压型防针刺留置针。

技术介绍

[0002]静脉留置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适合于长期输液患者,使患者免受反复穿刺的痛苦,便于抢救,在临床上已被广泛认可及应用。
[0003]目前临床上护理人员采用静脉留置针对患者穿刺见回血后,先将穿刺针管和留置导管一起送入血管中,再撤出穿刺针管,将留置导管留置在血管中。
[0004]CT、磁共振增强扫描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增强后显示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吸收差别增加,极大地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由于传统头皮钢针舒适度差,易发生造影剂渗漏导致扫描失败,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为此,临床上开始采用静脉留置针,配合高压注射器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
[0005]由于静脉留置针的钢制针芯直径小,外套管柔软、管壁薄、管腔大,可以保证造影剂高流速、高流率、高压力进入血管内,在高压注射时能够保持快速团注,确保造影剂的有效浓度,从而保证了灌注成像的质量和诊断效果。
[0006]现有的耐高压型留置针,部件的耐压结构设计效果不佳。由于造影剂的注射速度快、压力大,如果留置针部件的耐压设计效果不佳,留置针的隔离塞可能在高压下冲出导管座,延长管也可能因压力过大发生爆管的风险,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
[0007]因此,开发一种耐高压效果佳、使用便捷、安全舒适的耐高压型留置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8]另一方面,普通的静脉留置针存在针尖扎伤的风险。据相关报道,每年卫生行业的职员中被刺伤或皮肤受伤的60~80万人,其中护士被针刺伤是主要受害群体,而针刺伤后被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及其他血液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在医护人员急救危重患者,且患者不配合的情况下,若不慎则容易造成刺伤及直接遭受血液污染。
[0009]因此,开发一种不仅耐高压效果佳、而且带有针头保护系统的可以防针刺伤的留置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耐高压型防针刺留置针,不但能提高耐压能力,还具备防针刺伤功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0011]一种耐高压型防针刺留置针,包括针管组件、导管组件和输液组件,导管组件和输液组件通过延长管相连接,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座,导管座的内腔中设置有铆钉和隔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塞后部设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包括一体成型的阻挡件前端、阻挡件中端、阻挡件后端,所述阻挡件前端、阻挡件中端、阻挡件后端同轴设置,所述阻挡件前端和阻挡件后端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阻挡件中端的外径小于阻挡件前端、阻挡件后端的外径,所述阻挡件前端和阻挡件后端的外周与导管座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阻挡件中端的外
周与导管座的内壁形成一环形通道,所述导管座上设有用于向环形通道灌注UV胶的浇口,通过浇口向环形通道注入UV胶将阻挡件稳定地固定在导管座内对隔离塞进行限位,所述阻挡件沿轴向开设有贯通阻挡件前端、阻挡件中端、阻挡件后端的方便插入针管的通孔,通孔为圆形孔,所述阻挡件前端、阻挡件后端的通孔直径大于阻挡件中端的通孔直径,所述阻挡件前端和阻挡件后端的通孔直径相同。
[0012]具体地,延长管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硬质耐压管,可承受300psi的压力。
[0013]具体地,针管组件包括针管和针座,导管组件还包括套于铆钉上的导管和套于导管座上的保护套。
[0014]具体地,所述针管组件穿过防针刺装置插入导管组件内。
[0015]具体地,输液组件包括两通和正压无针连接件。
[0016]具体地,延长管上设置有止流夹。
[0017]具体地,隔离塞中端为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导管座的内腔壁之间具有UV胶层,所述UV胶层分别与隔离塞中端的外围、所述导管座的内腔壁相粘接,用于将隔离塞稳定地固定在导管座内。
[0018]具体地,所述导管座上与隔离塞中端接触位置设有用于灌注UV胶的浇注口。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0]1、阻挡件的设置,可以对隔离塞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防止隔离塞在高压下弹出,从而提高导管座内腔可承受压力;
[0021]2、耐压延长管的设计,可提高管路的可承受压力,防止爆管和液体泄漏;
[0022]3、采用防针刺装置,避免医护人员针刺伤;
[0023]4、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易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一种耐高压型防针刺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一种耐高压型防针刺留置针的阻挡件的左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一种耐高压型防针刺留置针的阻挡件的立体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

导管,2

导管座,3

铆钉,4

隔离塞,5

阻挡件,51

阻挡件前端,52
‑ꢀ
阻挡件后端,53

通孔,54

阻挡件中端,6

针管,7

防针刺装置,8

针座,9

止流夹,10
‑ꢀ
延长管,11

两通,12

正压无针连接件,13

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0030]一种耐高压型防针刺留置针,包括针管组件、导管组件和输液组件,导管组件和输液组件通过延长管10相连接,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座2,导管座2的内腔中设置有铆钉3和隔离塞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塞4的后部设有阻挡件5,所述阻挡件5包括一体成型的阻挡件前端51、阻挡件中端54、阻挡件后端52,所述阻挡件前端51、阻挡件中端54、阻挡件后端52同轴设置,所述阻挡件前端51和阻挡件后端52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阻挡件中端54 的外径
小于阻挡件前端51、阻挡件后端52的外径,所述阻挡件前端51和阻挡件后端52的外周与导管座2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阻挡件中端54的外周与导管座2的内壁形成一环形通道,所述导管座上设有用于向环形通道灌注UV胶的浇口,通过浇口向环形通道注入UV胶将阻挡件5稳定地固定在导管座内对隔离塞4进行限位,所述阻挡件5沿轴向开设有贯通阻挡件前端51、阻挡件中端54、阻挡件后端52的方便插入针管6的通孔53,通孔53为圆形孔,所述阻挡件前端51、阻挡件后端52的通孔直径大于阻挡件中端54的通孔直径,所述阻挡件前端51和阻挡件后端52的通孔直径相同。通过阻挡件中端54的外周与导管座2的内壁形成一环形通道的设计,通过注入UV胶可将阻挡件5固定在导管座内,可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压型防针刺留置针,包括针管组件、导管组件和输液组件,导管组件和输液组件通过延长管(10)相连接,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座(2),导管座(2)的内腔中设置有铆钉(3)和隔离塞(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塞(4)的后部设有阻挡件(5),所述阻挡件(5)包括一体成型的阻挡件前端(51)、阻挡件中端(54)、阻挡件后端(52),所述阻挡件前端(51)、阻挡件中端(54)、阻挡件后端(52)同轴设置,所述阻挡件前端(51)和阻挡件后端(52)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阻挡件中端(54)的外径小于阻挡件前端(51)、阻挡件后端(52)的外径,所述阻挡件前端(51)和阻挡件后端(52)的外周与导管座(2)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阻挡件中端(54)的外周与导管座(2)的内壁形成一环形通道,所述导管座上设有用于向环形通道灌注UV胶的浇口,通过浇口向环形通道注入UV胶将阻挡件(5)稳定地固定在导管座内对隔离塞(4)进行限位,所述阻挡件(5)沿轴向开设有贯通阻挡件前端(51)、阻挡件中端(54)、阻挡件后端(52)的方便插入针管(6)的通孔(53),通孔(53)为圆形孔,所述阻挡件前端(51)、阻挡件后端(52)的通孔直径大于阻挡件中端(54)的通孔直径,所述阻挡件前端(51)和阻挡件后端(52)的通孔直径相同。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超乔小红邵蕊娜任晓培
申请(专利权)人:圣光医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