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微创腔镜改良可调节电凝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52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微创腔镜改良可调节电凝钩,包括电凝钩本体和电凝钩头;所述电凝钩本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凝钩头,所述电凝钩本体的表面套有外包装密封层,所述电凝钩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椭圆垫片,所述电凝钩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心杆,所述内心杆的尾端固定安装有电凝线,所述内心杆的表面套有大齿轮;通过让靠近电凝钩头端越细密的椭圆垫片能使电凝钩头端方位的调节范围幅度比远端更大,更灵活,即越靠近电凝钩头端部位调节角度越大,越灵敏,电凝钩头端部分能左右各60度摆动,摆动角度为120度,调节旋转棒转动时,带动小齿轮旋转,进而带动大齿轮转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

An improved adjustable electrocoagulation hook for minimally invasive endosco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微创腔镜改良可调节电凝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微创腔镜改良可调节电凝钩。

技术介绍

[0002]电凝钩是医院的胸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科等外科科室进行腔镜微创手术常用的手术器械。
[0003]电凝钩可以用于组织的分离、电凝止血等等,电凝钩它的工作原理是将高电流密度的高频电流聚集起来,直接摧毁处于与有效电凝钩尖端相接触一点下的组织。
[0004]而目前现有的应用于微创腔镜术式中的电凝钩普遍为一体式不可弯曲单极电凝装置,其方向是不可调控的,当在手术过程中,遇到所要切除病灶的周围或脏器或网膜或血管神经或腔壁等,其中一种和或多种相互之间粘连时,普通的金属杆电凝钩根本够不到或者无法绕过不可破坏或非必要不破坏的组织,从而分离暴露病灶,普通电凝钩与电凝线的接口也容易松动和接触不良会出现钩线脱离和用电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微创腔镜改良可调节电凝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应用于微创腔镜术式中的电凝钩普遍为一体式不可弯曲单极电凝装置,其方向是不可调控的,当在手术过程中,遇到所要切除病灶的周围或脏器或网膜或血管神经或腔壁等,其中一种和或多种相互之间粘连时,普通的金属杆电凝钩根本够不到或者无法绕过不可破坏或非必要不破坏的组织,从而分离暴露病灶,普通电凝钩与电凝线的接口也容易松动和接触不良会出现钩线脱离和用电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微创腔镜改良可调节电凝钩。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微创腔镜改良可调节电凝钩,包括电凝钩本体和电凝钩头;所述电凝钩本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凝钩头,所述电凝钩本体的表面套有外包装密封层,所述电凝钩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椭圆垫片,所述电凝钩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心杆,所述内心杆的尾端固定安装有电凝线,所述内心杆的表面套有大齿轮,所述电凝钩本体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旋转棒,所述调节旋转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和大齿轮啮合,所述调节旋转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卡扣棒,所述小齿轮和大齿轮均为锥齿轮;当拉出小卡扣棒,转动调节旋转棒,调节旋转棒可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小齿轮转动带动大齿轮进行旋转,大齿轮带动内心杆和电凝钩头进行左右旋转摆动,从而调节电凝钩头的角度与方位,电凝钩头部位调节角度越大,越灵敏,电凝钩头部分能左右各60度摆动,摆动角度为120度,当推进小卡扣棒时,会顶住卡死大齿轮,从而锁住大齿轮使其不能旋转,导致小齿轮不能旋转,调节旋转棒不能旋转,电凝钩头不能抖动,最终电凝钩头会固定锁死在所需角度与方位。
[0007]优选的,所述电凝钩本体靠近电凝钩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口,所述内心杆远离电凝钩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口;密封口大大提升电凝钩头的密封作用。
[0008]优选的,所述外包装密封层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小拉杆,所述电凝钩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小凹槽;将小拉杆插入小凹槽内,小拉杆使得电凝钩与电凝线能够接触良好的同时不易分离。
[0009]优选的,所述小拉杆的表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和小拉杆、外包装密封层固定安装;弹簧的灵敏度适中,使小拉杆能够做活塞运动。
[0010]优选的,所述电凝钩尾端为俩片;电凝钩尾端与电凝线连接,起到增加摩擦力和贴合表面积的作用。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旋转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点;凸点作用为增加舒适度,增加摩擦力。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3]1.本技术电凝钩头露出时,用外包装密封层与电凝钩本体出口处密封,外包装密封层是一个整体,包围密封电凝钩本体全部外层,总长度为40cm,椭圆垫片为金属材质,多个椭圆垫片总长度约为5cm,相互之间连接处串联出一个孔,供内芯杆走向,其越靠近电凝钩头端部位,越加的细密,起到能保护旋转内芯、金属作业杆、能使电凝钩头端左右摆动调节作用,越靠近电凝钩头端越细密的椭圆垫片能使电凝钩头端方位的调节范围幅度比远端更大,更灵活,即越靠近电凝钩头端部位调节角度越大,越灵敏,电凝钩头端部分能左右各60度摆动,摆动角度为120度,调节旋转棒转动时,带动小齿轮旋转,进而带动大齿轮转动。
[0014]2.本技术通过将小拉杆插入小凹槽内,小拉杆使得电凝钩与电凝线能够接触良好的同时不易分离,电凝钩尾端与电凝线连接,起到增加摩擦力和贴合表面积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实施例一中电凝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一中大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电凝钩头;2、密封口;3、外包装密封层;4、椭圆垫片;5、内心杆;6、大齿轮;7、小齿轮;8、调节旋转棒;9、凸点;10、小卡扣棒;11、电凝钩尾端;12、弹簧;13、小拉杆;14、小凹槽;15、电凝线;16、电凝钩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

2所示,一种应用于微创腔镜改良可调节电凝钩,包括电凝钩本体16和
电凝钩头1;所述电凝钩本体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凝钩头1,所述电凝钩本体16的表面套有外包装密封层3,所述电凝钩本体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椭圆垫片4,所述电凝钩本体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心杆5,所述内心杆5的尾端固定安装有电凝线15,所述内心杆5的表面套有大齿轮6,所述电凝钩本体1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旋转棒8,所述调节旋转棒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齿轮7,所述小齿轮7和大齿轮6啮合,所述调节旋转棒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卡扣棒10,所述小齿轮7和大齿轮6均为锥齿轮;工作时,电凝钩头1露出时,用外包装密封层3与电凝钩本体16出口处密封,外包装密封层3是一个整体,包围密封电凝钩本体16全部外层,总长度为40cm,椭圆垫片4为金属材质,多个椭圆垫片4总长度约为5cm,相互之间连接处串联出一个孔,供内芯杆走向,其越靠近电凝钩头1端部位,越加的细密,起到能保护旋转内芯、金属作业杆、能使电凝钩头1端左右摆动调节作用,越靠近电凝钩头1端越细密的椭圆垫片4能使电凝钩头1端方位的调节范围幅度比远端更大,更灵活,当拉出小卡扣棒10,转动调节旋转棒8,调节旋转棒8可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小齿轮6转动带动大齿轮7进行旋转,大齿轮7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微创腔镜改良可调节电凝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凝钩本体(16)和电凝钩头(1);所述电凝钩本体(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凝钩头(1),所述电凝钩本体(16)的表面套有外包装密封层(3),所述电凝钩本体(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椭圆垫片(4),所述电凝钩本体(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心杆(5),所述内心杆(5)的尾端固定安装有电凝线(15),所述内心杆(5)的表面套有大齿轮(6),所述电凝钩本体(1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旋转棒(8),所述调节旋转棒(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齿轮(7),所述小齿轮(7)和大齿轮(6)啮合,所述调节旋转棒(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卡扣棒(10),所述小齿轮(7)和大齿轮(6)均为锥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微创腔镜改良可调节电凝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钩本体(16)靠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远杨美滋孙博张敏丽王静王瑛张友恩刘辰麟杨星智葛娟萍戚沪芳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