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内镜用带注射电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050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04
一种消化道内镜用带注射电刀,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该电刀包括鞘管,及插置在鞘管中的能前后移动的电刀杆、注射管,电刀杆的前端固定有电刀头;所述鞘管的前端固定有定位盘,电刀头以间隙配合方式穿过定位盘上的过孔后从鞘管的前端管口向前伸出,电刀头上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注射管的前端固定有注射针,注射针上固定有主动齿轮,并且注射针上的主动齿轮与电刀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使得电刀头能与注射针同步转动;所述注射针缩入鞘管内,并且注射针能向前移动至注射针的前端从鞘管的前端管口向前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刀,适合消化道内镜手术使用。内镜手术使用。内镜手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化道内镜用带注射电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消化道内镜用带注射电刀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消化道的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利用注射针朝病灶部位粘膜下注射液体来抬举粘膜下层,并利用电刀将抬举的粘膜下层剥离,最终完整切除病灶。
[0003]由于朝病灶部位粘膜下注射的液体会被组织吸收,而内镜的器械通道中有一个,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将注射针、电刀交替的插入器械通道,电刀插入器械通道前需要先退出注射针,注射针插入器械通道前需要先退出电刀,这给手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使得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缩短消化道内镜手术时间,给内镜手术带来方便的消化道内镜用带注射电刀。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消化道内镜用带注射电刀,包括鞘管,所述鞘管为前后两端开放的管体,鞘管中插置有能前后移动的电刀杆,电刀杆的后端从鞘管的后端管口向后伸出,电刀杆的前端固定有电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的前端固定有定位盘,定位盘上开设有过孔,电刀头以间隙配合方式穿过定位盘上的过孔后从鞘管的前端管口向前伸出,电刀头上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鞘管内插置有能前后移动的注射管,注射管的后端从鞘管的后端管口向后伸出,注射管的前端固定有注射针,注射针上固定有主动齿轮,并且注射针上的主动齿轮与电刀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使得电刀头能与注射针同步转动;所述注射针缩入鞘管内,并且注射针能向前移动至注射针的前端从鞘管的前端管口向前伸出。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刀杆的后部固定有刀杆推柄,并且刀杆推柄位于鞘管外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刀杆的后端设有与电刀头电气连接的电接头。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注射管的后部固定有注射管推柄,并且注射管推柄位于鞘管外部。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消化道内镜用带注射电刀,将电刀及注射整合在一个鞘管内,充分利用了鞘管内部空间,同时具备了注射和电刀的功能,用电刀时缩回注射针,用注射针时缩回电刀,互不干扰,也不需要将注射针、电刀整体退出鞘管,能缩短消化道内镜手术时间,给内镜手术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消化道内镜用带注射电刀处于电刀作业状态并将鞘管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消化道内镜用带注射电刀处于注射作业状态并将鞘管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0012]如图1

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消化道内镜用带注射电刀,包括鞘管1,所述鞘管1为前后两端开放的管体,鞘管1中插置有能前后移动的电刀杆2,电刀杆的后端从鞘管的后端管口向后伸出,电刀杆的后部固定有刀杆推柄9,并且刀杆推柄位于鞘管外部,电刀杆的前端固定有电刀头3,电刀杆的后端设有与电刀头电气连接的电接头(图中未示);所述鞘管1的前端固定有定位盘8,定位盘8上开设有过孔,电刀头3以间隙配合方式穿过定位盘上的过孔后从鞘管的前端管口向前伸出,电刀头3上固定有从动齿轮6;所述鞘管1内插置有能前后移动的注射管4,注射管的后端从鞘管的后端管口向后伸出,注射管的后部固定有注射管推柄10,并且注射管推柄位于鞘管外部,注射管4的前端固定有注射针5,注射针上固定有主动齿轮7,并且注射针上的主动齿轮7与电刀头上的从动齿轮6啮合,使得电刀头3能与注射针5同步转动;所述注射针5缩入鞘管内,并且注射针能向前移动至注射针的前端从鞘管的前端管口向前伸出。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适合消化道内镜手术使用,使用时将电刀杆后端的电接头接到电刀主机,将注射管4的后端管口接到外部注射器;初始时(图1所示的状态),由于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6啮合,此时利用注射管推柄10驱使注射管4转动,即可通过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6带动电刀头3转动,从而实现对电刀头工作方向的控制;需要朝病灶部位粘膜下注射液体时,利用刀杆推柄9控制电刀头3后缩,并利用注射管推柄10控制注射针5前伸,使得注射针5的前端从鞘管的前端管口伸出(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即可用外部注射器向注射管内注入液体,注入的液体即可通过注射针5射流至病灶部位粘膜下;单次注射完毕后,利用刀杆推柄9控制电刀头3前伸,并利用注射管推柄10控制注射针5后缩,使电刀头3、注射针5回复至初始位置(图1所示的状态),使得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6重新啮合,即可再次实施电刀作业。
[0014]传统电刀的电刀杆即要控制电刀头前后移动,又要控制电刀头转动,因此传统电刀的电刀杆必须采用相对较粗的杆件,其在鞘管中所占空间较大,导致鞘管中无法再容纳其它器件,使得消化内镜手术过程中,电刀和注射管必须交替的整体插入鞘管、整体退出鞘管。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注射管来驱使电刀头转动,实现电刀头工作方向的控制,电刀杆只起到控制电刀头前后移动的作用,因此电刀杆可以采用相对较细的杆件,也因此使得鞘管中可以同时容纳电刀杆与注射管,充分利用了鞘管内部空间,只需要控制电刀头和注射针交替的伸出、缩回,不必将电刀杆与注射管整体退出鞘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道内镜用带注射电刀,包括鞘管,所述鞘管为前后两端开放的管体,鞘管中插置有能前后移动的电刀杆,电刀杆的后端从鞘管的后端管口向后伸出,电刀杆的前端固定有电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的前端固定有定位盘,定位盘上开设有过孔,电刀头以间隙配合方式穿过定位盘上的过孔后从鞘管的前端管口向前伸出,电刀头上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鞘管内插置有能前后移动的注射管,注射管的后端从鞘管的后端管口向后伸出,注射管的前端固定有注射针,注射针上固定有主动齿轮,并且注射针上的主动齿轮与电刀头上的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徐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