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组及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456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碗组及单车,所述碗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碗盖、珠巢滚珠、防尘卡簧和转塞,所述碗盖的一侧为敞口,另一侧上开设有通孔,沿所述碗盖周向方向,在所述碗盖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防尘卡簧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珠巢滚珠活动设置于所述防尘卡簧和所述通孔周侧的所述碗盖之间,所述转塞设置于所述碗盖的敞口处,所述转塞和所述珠巢滚珠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防尘卡簧上开设有开口,所述防尘卡簧的外壁上设置有塑胶层,所述防尘卡簧处于安装至所述固定槽内的状态时,所述塑胶层与所述固定槽过盈配合,且位于所述开口处两侧的所述塑胶层紧密连接。两侧的所述塑胶层紧密连接。两侧的所述塑胶层紧密连接。

Bowls and bicy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碗组及单车


[0001]本技术涉及单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碗组及单车。

技术介绍

[0002]单车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如今选择单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类似于共享单车等车辆,更是成为了解决许多人回家最后一公里的最佳选择。单车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组件便是碗组,碗组是将前叉组件和车把组件连接的重要部件,同时也是使车把和前叉能够在头管中顺畅转动的关键。
[0003]而由于单车的使用环境和存放环境通常都是室外,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的灰尘或泥沙进入碗组中,这样便会导致碗组内部结构磨损,从而使车辆转向困难,甚至最终导致碗组损坏,需要维修更换。
[0004]所以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碗组内设置防尘片,从而阻挡灰尘进入碗组内,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防尘片十分容易老化脱落,从而失去了防尘效果。且由于防尘片设置于碗组内部,用户不易察觉到防尘片的破损,这样会导致碗组使用寿命降低,不但降低了用户的骑行体验,同时在维修更换碗组的过程中更是会消耗用户的时间和金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碗组及单车的新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碗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碗盖、珠巢滚珠、防尘卡簧和转塞,所述碗盖的一侧为敞口,另一侧上开设有通孔,沿所述碗盖周向方向,在所述碗盖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防尘卡簧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珠巢滚珠活动设置于所述防尘卡簧和所述通孔周侧的所述碗盖之间,所述转塞设置于所述碗盖的敞口处,所述转塞和所述珠巢滚珠之间能够相对转动;
[0007]所述防尘卡簧上开设有开口,所述防尘卡簧的外壁上设置有塑胶层,所述防尘卡簧处于安装至所述固定槽内的状态时,所述塑胶层与所述固定槽过盈配合,且位于所述开口处两侧的所述塑胶层紧密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防尘卡簧朝向所述碗盖的敞口端的一侧设置有承托部,所述承托部朝向所述碗盖的敞口端延伸并向所述碗盖的中线方向弯折,所述承托部用于抵顶所述转塞。
[0009]可选地,所述防尘卡簧具有弹性,挤压所述防尘卡簧,所述开口的尺寸减小。
[0010]可选地,所述碗盖的内壁上靠近所述通孔处的直径逐渐减小形成弧面,所述珠巢滚珠设置于所述弧面处。
[0011]可选地,所述转塞包括第一插入端和第一止挡端,所述插入端上开设有滑面,所述滑面与所述珠巢滚珠之间相对滑动,所述承托部抵顶于所述第一止挡端。
[0012]可选地,所述碗盖包括第二插入端和第二止挡端,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二插入端一侧,所述珠巢滚珠设置于所述插入端内,所述敞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止挡端一侧。
[001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车,包括头管,所述头管的两端镜像设置有上述任一所述的碗组,部分所述碗盖固定于所述头管的端口处。
[0014]可选地,所述单车还包括叉管、车把组件和前叉组件,所述叉管连接于所述车把组件和所述前叉组件之间,所述叉管穿过两个所述碗组和所述头管,所述叉管和所述转塞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
[0015]可选地,随车把组件或前叉组件的转动,所述转塞和所述珠巢滚珠之间相对转动。
[0016]可选地,所述碗盖包括第二插入端和第二止挡端,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二插入端一侧,所述珠巢滚珠设置于所述插入端内,所述敞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止挡端一侧;
[0017]所述第二插入端插入所述头管的端部。
[0018]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防尘片很容易磨损松脱,导致碗组内进入灰尘泥沙等,导致碗组内磨损甚至失效,影响用户的骑行体验。因此,本技术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001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0]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碗组的爆炸图;
[0022]图2是图1中的半剖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碗盖;11、固定槽;12、第二插入端;13、第二止挡端;2、珠巢滚珠;3、防尘卡簧;31、开口;32、承托部;4、转塞;41、第一插入端; 42、第一止挡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6]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7]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8]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0]第一方面,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碗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碗盖1、珠巢滚珠2、防尘卡簧3和转塞4,所述碗盖1的一侧为敞口,另一侧上开设有通孔,沿所
述碗盖1周向方向,在所述碗盖1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11,所述防尘卡簧3嵌设于所述固定槽11内,所述珠巢滚珠2活动设置于所述防尘卡簧3和所述通孔周侧的所述碗盖1之间,所述转塞4设置于所述碗盖1的敞口处,所述转塞4和所述珠巢滚珠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其中,随着转塞4的转动,珠巢滚珠2上的滚珠会相对转动,从而保证转塞4的转动顺畅。
[0031]所述防尘卡簧3上开设有开口31,所述防尘卡簧3的外壁上设置有塑胶层,所述防尘卡簧3处于安装至所述固定槽11内的状态时,所述塑胶层与所述固定槽11过盈配合,且位于所述开口31处两侧的所述塑胶层紧密连接。在安装碗组时,通过挤压防尘卡簧3,即可减小开口31的尺寸,相应的,防尘卡簧3的尺寸也会相应减小,使防尘卡簧3能够放入碗盖1内。当外部挤压防尘卡簧3的力消失,防尘卡簧3能够利用自身弹性恢复原状,从而嵌设入固定槽11内。其中,防尘卡簧3的厚度大于固定槽11的槽宽,当防尘卡簧3嵌入固定槽11后,防尘卡簧3上的塑胶层被压缩,从而实现防尘卡簧3与固定槽11的过盈配合,能够有效的避免防尘卡簧3的松脱,进而有效的避免了碗组内进入灰尘,导致碗组磨损失效等情况的发生,大大延长了碗组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减小了用户在维修更换碗组时的成本。
[0032]具体的,位于开口31两端防尘卡簧3上的塑胶层同样具有弹性,在安装防尘卡簧3时,通过挤压防尘卡簧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碗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碗盖、珠巢滚珠、防尘卡簧和转塞,所述碗盖的一侧为敞口,另一侧上开设有通孔,沿所述碗盖周向方向,在所述碗盖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防尘卡簧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珠巢滚珠活动设置于所述防尘卡簧和所述通孔周侧的所述碗盖之间,所述转塞设置于所述碗盖的敞口处,所述转塞和所述珠巢滚珠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防尘卡簧上开设有开口,所述防尘卡簧的外壁上设置有塑胶层,所述防尘卡簧处于安装至所述固定槽内的状态时,所述塑胶层与所述固定槽过盈配合,且位于所述开口处两侧的所述塑胶层紧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卡簧朝向所述碗盖的敞口端的一侧设置有承托部,所述承托部朝向所述碗盖的敞口端延伸并向所述碗盖的中线方向弯折,所述承托部用于抵顶所述转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卡簧具有弹性,挤压所述防尘卡簧,所述开口的尺寸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盖的内壁上靠近所述通孔处的直径逐渐减小形成弧面,所述珠巢滚珠设置于所述弧面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塞包括第一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强符启宇肖敏耿军华曹双华李青勇
申请(专利权)人: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