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膜式吸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42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膜式吸振器,包括:下膜片组件、支承环、质量块、上膜片组件和质量片组件;所述下膜片组件和上膜片组件的外形为圆柱形,支承环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下膜片组件和上膜片组件分别同轴固定在支承环的轴向两端;其中,下膜片组件和上膜片组件用于提供吸振器所需的刚度;所述质量块设置在支承环内部,并固定在下膜片组件和上膜片组件之间;质量片组件固定在上膜片组件的上端;其中,该吸振器的所有材质为金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振器能够显著减小制造误差,消除装配误差和预紧力误差,易保证一阶模态为质量块轴向平动。动。动。

A double-layer membrane vibration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膜式吸振器


[0001]本技术涉及振动噪声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膜式吸振器。

技术介绍

[0002]动力吸振器的原理是通过自身共振来吸收主系统的能量。该工作原理决定了吸振器的固有频率必须精确设定在目标线谱处。吸振器装配预紧力的微小差异将导致吸振器固有频率偏移,从而显著降低吸振效果。传统膜式吸振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优点,同时也存在两个缺陷:一是膜片对装配状态十分敏感;二是一阶模态易出现质量块的转动。
[0003]为克服膜式吸振器的以上两个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双层膜式吸振器,以期能够减小制造误差,消除装配误差和预紧力误差,保证一阶模态为质量块轴向平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膜式吸振器,能够显著减小制造误差,消除装配误差和预紧力误差,易保证一阶模态为质量块轴向平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膜式吸振器,包括:下膜片组件、支承环、质量块、上膜片组件和质量片组件;
[0006]所述下膜片组件和上膜片组件的外形为圆柱形,支承环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膜式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膜片组件(1)、支承环(3)、质量块(4)、上膜片组件(5)和质量片组件(6);所述下膜片组件(1)和上膜片组件(5)的外形为圆柱形,支承环(3)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下膜片组件(1)和上膜片组件(5)分别同轴固定在支承环(3)的轴向两端;其中,下膜片组件(1)和上膜片组件(5)用于提供吸振器所需的刚度;所述质量块(4)设置在支承环(3)内部,并固定在下膜片组件(1)和上膜片组件(5)之间;质量片组件(6)固定在上膜片组件(5)的上端;其中,吸振器的所有材质为金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膜式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片组件(1)分为一体成型的下支座(1

1)、下膜片(1

2)和下连接块(1

3)三部分,上膜片组件(5)分为一体成型的上支座(5

1)、上膜片(5

2)和上连接块(5

3)三部分;所述下支座(1

1)和上支座(5

1)均为圆筒形结构,支承环(3)两端外圆周面上切削有与下支座(1

1)和上支座(5

1)相配合的台阶面;下支座(1

1)和上支座(5

1)分别同轴套装在支承环(3)的轴向两端,并分别在对接处通过两个以上支承环紧固件(2)固定;所述下连接块(1

3)位于下支座(1

1)的中心轴线上,并通过位于下支座(1

1)轴向中部的下膜片(1

2)与下支座(1

1)的内壁面一体成型;其中,下膜片(1

2)用于提供吸振器所需的刚度;所述上连接块(5

3)位于上支座(5

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针粒刘海建张丽妹王强勇强磊熊波商超谭海涛代成名戴睿婕郭寒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