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术后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管瘤(hemangioma)是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血管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0003]该病病因不明,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应用黄体酮或接受绒毛膜穿刺、妊娠期高血压病及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可能与血管瘤的形成有关。有认为血管瘤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在胚胎早期(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连接片(1),固定伸缩片(2),伤口包围箍(3),防流限定圈(4),防护支撑杆(5),肌肤贴片(6),连接吸附帽(7),防护基板(8),侧边防护板(9)和透气槽(10),其中:固定伸缩片(2)粘结在支撑连接片(1)的两侧,且伤口包围箍(3)镶嵌在支撑连接片(1)的中部,并通过树脂胶进行粘结,该防流限定圈(4)粘结在伤口包围箍(3)的上方;所述防护支撑杆(5)粘结在支撑连接片(1)的表面,且肌肤贴片(6)粘结在固定伸缩片(2)的底部,该连接吸附帽(7)嵌套在防护支撑杆(5)的顶部;所述防护基板(8)粘结在连接吸附帽(7)的上方,且侧边防护板(9)粘结在防护基板(8)的下方,该透气槽(10)开设于防护基板(8)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包围箍(3)包括主体支撑箍(31),贴肤贴环(32)和连接箍(33),且贴肤贴环(32)通过树脂胶粘结在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