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水溶液、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组合物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370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48
包含成分A:每葡萄糖酐单元的羧甲基取代度为0.45以上的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和成分B: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饱和羧酸或其盐。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饱和羧酸或其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水溶液、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组合物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水溶液、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组合物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笔记本电脑等便携设备在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高性能化,便携设备正在普及。随着这样的便携设备的应用范围的多样化,驱动它们的电池成为非常重要的部件。在电池中,具有高能量密度且高容量的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被广泛应用。
[0003]通常,以如下方式制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即,在作为集电基材(集电体)的金属箔的表面上分别以片状形成负极和正极,得到片状正极和片状负极,所述负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能够吸藏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等,所述正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锂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例如LiCoO2、LiNiO2、LiMn2O4等)。然后,隔着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包含:成分A:每葡萄糖酐单元的羧甲基取代度为0.45以上的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和成分B: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饱和羧酸或其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B至少包含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饱和羧酸锂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满足下述条件(I),条件(I):在所述成分A为羧甲基取代度0.45以上且1.0以下的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时,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成分A,以1重量份~100重量份的范围包含所述成分B。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满足下述条件(II),条件(II):在所述成分A为羧甲基取代度大于1.0的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时,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成分A,以1重量份~200重量份的范围包含所述成分B。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B为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羟基酸锂盐。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B至少包含柠檬酸锂盐。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将甲醇作为分散介质,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仪对所述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测定而得到的体积累积100%时的粒径小于100μ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在25℃下利用B型粘度计(30rpm)对所述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测定而得到的1质量%水溶液的粘度为1,000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阪后贵之西出大辅井上一彦山本航大伊藤未来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