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宽频超薄双极化吸顶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105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11
一种小型宽频超薄双极化吸顶天线,包括底板、振子单元、隔离条、第一同轴电缆、第二同轴电缆和外罩,隔离条设于底板中间,底板上设有两个振子单元,两个振子单元分别设于隔离条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巧,整个天线装配无需任何标准件就可组装完成,减少生产材料消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由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组合构成本宽频双极化吸顶天线的振子单元,使本天线两个端口均能够实现在806~960MHz、1710~2700MHz、3300~3700MHz的宽频段范围工作,其驻波比≤1.5,隔离度≥20dB。两组振子单元之间设有隔离条,能够有效减少振子间的信号干扰,增强水平信号辐射效果。增强水平信号辐射效果。增强水平信号辐射效果。

A small broadband ultra-thin dual polarization ceiling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宽频超薄双极化吸顶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天线
,特别是一种小型宽频超薄双极化吸顶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室内分布系统是目前无线通信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室内分布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表现。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是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将移动通信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0003]随着5G通信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中,而5G基站随着频率的增高,导致信号的穿墙效果和绕射能力变差。吸顶天线是室内分布系统中用于信号覆盖的主要天线类型,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效率和通信质量。传统的单极化室内吸顶天线在室内信号覆盖方面容易出现盲区,频谱利用率低,容量小,数据传输质量与效率低,容易产生网络阻塞,系统建设复杂,同时提升建设成本。而双极化吸顶天线提高无线通讯系统频谱的利用率,同时具有高效、高质量、高容量、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功能。但是为了满足吸顶天线的良好性能,现有的双极化吸顶天线设计结构复杂,生产组装繁琐,天线尺寸较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小型、结构简单的双极化吸顶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宽频超薄双极化吸顶天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宽频超薄双极化吸顶天线,包括底板、振子单元、隔离条、第一同轴电缆、第二同轴电缆和外罩,所述隔离条设于底板中间,所述隔离条使底板分隔为大小相等的左右两侧,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振子单元,两个所述振子单元分别设于隔离条两侧,所述振子单元与底板连接,所述底板中间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穿过通孔装设于隔离条左侧,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穿过通孔装设于隔离条右侧,所述第一同轴电缆与设于隔离条左侧的振子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电缆与设于隔离条右侧的振子单元连接,所述外罩与底板结合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容纳上述的振子单元、隔离条、第一同轴电缆和第二同轴电缆。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子单元包括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所述第一振子与第二振子连接,所述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振子连接于第二振子上方。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下方设有圆柱形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通孔连接,所述连接柱用于穿设第一同轴电缆与第二同轴电缆。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底部设有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与开口螺母的开口部相配合,所述开口螺母与连接柱连接,通过开口螺母与连接柱配合将底板固定于墙体或天花板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上方设有隔离条固定部,所述隔离条固定部包括两个边缘固定块和两个中心固定块,两个所述边缘固定块分别设于底板两侧,两个所述中心固定块设于底板中部,所述边缘固定块与中心固定块设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隔离条固定嵌于边缘固定块和中心固定块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固定块两侧设有开口,所述边缘固定块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边缘固定块另一侧连接有限位挡板。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条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隔离条左侧的第一振子和第一同轴电缆固定于第一限位部内,所述隔离条右侧的第一振子和第二同轴电缆固定于第二限位部内。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若干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用于将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固定于底板。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一端与隔离条左侧的振子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另一端装有同轴连接器。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一端与隔离条右侧的振子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另一端装有同轴连接器。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罩表面和底板为圆形结构,所述外罩直径为180mm,所述外罩高度为28mm,所述外罩材料为聚丙烯,所述底板直径小于外罩直径,所述外罩与底板卡接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为板状结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巧,整个天线装配无需任何标准件就可组装完成,减少生产材料消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由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组合构成本宽频双极化吸顶天线的振子单元,使本天线两个端口均能够实现在806~960MHz、1710~2700MHz、3300~3700MHz的宽频段范围工作,其驻波比≤1.5,隔离度≥20dB。两组振子单元之间设有隔离条,能够有效减少振子间的信号干扰,增强水平信号辐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小型宽频超薄双极化吸顶天线,包括底板1、振子单元2、隔离条3、第一同轴电缆4、第二同轴电缆5和外罩6,所述隔离条3设于底板1中间,所述隔离条3使底板1分隔为大小相等的左右两侧,所述底板1上设有两个振子单元2,两个所述振子单元2分别设于隔离条3两侧,所述振子单元2与底板1连接,所述底板1中间设有通孔11,所述第一同轴电缆4穿过通孔11装设于隔离条3左侧,所述第二同轴电缆5穿过通孔11装设于隔离条3右侧,所述第一同轴电缆4与设于
隔离条3左侧的振子单元2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电缆5与设于隔离条3右侧的振子单元2连接,所述外罩6与底板1结合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容纳上述的振子单元2、隔离条3、第一同轴电缆4和第二同轴电缆5。
[0023]所述振子单元2包括第一振子21和第二振子22,所述第一振子21与第二振子22连接,所述第一振子21和第二振子22与底板1连接,所述第一振子21连接于第二振子22上方。
[0024]所述底板1下方设有圆柱形的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与通孔11连接,所述连接柱12用于穿设第一同轴电缆4与第二同轴电缆5。
[0025]所述连接柱12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12底部设有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与开口螺母13的开口部相配合,所述开口螺母13与连接柱12连接,通过开口螺母13与连接柱12配合将底板1固定于墙体或天花板上。
[0026]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隔离条固定部14,所述隔离条固定部14包括两个边缘固定块141和两个中心固定块142,两个所述边缘固定块141分别设于底板1两侧,两个所述中心固定块142设于底板1中部,所述边缘固定块141与中心固定块142设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隔离条3固定嵌于边缘固定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宽频超薄双极化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振子单元、隔离条、第一同轴电缆、第二同轴电缆和外罩,所述隔离条设于底板中间,所述隔离条使底板分隔为大小相等的左右两侧,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振子单元,两个所述振子单元分别设于隔离条两侧,所述振子单元与底板连接,所述底板中间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穿过通孔装设于隔离条左侧,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穿过通孔装设于隔离条右侧,所述第一同轴电缆与设于隔离条左侧的振子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电缆与设于隔离条右侧的振子单元连接,所述外罩与底板结合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容纳上述的振子单元、隔离条、第一同轴电缆和第二同轴电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宽频超薄双极化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单元包括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所述第一振子与第二振子连接,所述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振子连接于第二振子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宽频超薄双极化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下方设有圆柱形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通孔连接,所述连接柱用于穿设第一同轴电缆与第二同轴电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宽频超薄双极化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底部设有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与开口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米联黄会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浩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