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光学胶膜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78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27
一种光学胶膜贴合机,包括基台,所述基台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分料辊、第二分料辊和贴合对辊,所述第一分料辊和第二分料辊分别出料且出料途径合并于贴合对辊的贴合间隙中,本申请地实质性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加热组件、若干引导组件、冷却对辊和缠料辊。所述引导组件装设于第一分料辊或第二分料辊的材料端部。所述贴合对辊位于加热组件下方,所述冷却对辊设于贴合对辊正下方,所述缠料辊设于冷却对辊正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光学胶膜贴合机,人工操作和干预少,贴合误差小,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贴合质量。提高贴合质量。提高贴合质量。

A highly automated optical film lamin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光学胶膜贴合机


[0001]本技术属于光学胶膜生产贴合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光学胶膜贴合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触摸屏电子产品的普及,触摸屏行业迅速发展,应用于触摸屏的光学胶膜的需求量也急剧增长。光学胶膜主要用在平板显示器、电子纸、透明器件黏结、投影屏组装、航空航天或军事光学器件组装、显示器组装、镜头组装等材料的贴合。
[0003]光学胶膜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道贴合工序,现有技术中的贴合机通常是通过人工引导位于料辊上的材料通过加热辊、冷却辊等贴合辊组件,人工引导的贴合误差高、贴合效果差,因此在贴合前期需要进行不停地调整,进而导致贴合前期对材料的浪费较大。且自动化程度低使得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
[0004]因此,基于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情况,本申请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光学胶膜贴合机,人工操作和干预少,贴合误差小,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贴合质量。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光学胶膜贴合机,包括基台,所述基台上设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分料辊、第二分料辊和贴合对辊,所述第一分料辊和第二分料辊分别出料且出料途径合并于贴合对辊的贴合间隙中。本申请的实质特征在于,还包括
[0008]若干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内设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用于容纳第一分料辊或第二分料辊。所述装配腔下部设有供第一分料辊或第二分料辊的材料通过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装设有加热对辊,能够对第一分料辊或第二分料辊的材料进行加热,便于后续的加工。
[0009]若干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装设于第一分料辊或第二分料辊的材料端部。所述贴合对辊位于加热组件下方,所述贴合对辊上设有能与引导组件配合的引导槽,利用重力使得引导组件进入引导槽,将第一分料辊和第二分料辊的材料引导至贴合对辊的贴合间隙进行贴合。
[0010]冷却对辊和缠料辊,所述冷却对辊设于贴合对辊正下方,所述缠料辊设于冷却对辊正下方,便于材料利用重力作用通过冷却对辊和缠料辊,无需人工引导。
[0011]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装配板和第二装配板,所述加热对辊包括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所述第一装配板下端与第一加热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装配板下端与第二加热辊转动连接,装配简单可靠。
[0012]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装配板和第二装配板的上端铰接,使得加热组件能够打开,便于第一分料辊或第二分料辊的放置。
[0013]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组件包括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所述第一引导件或第二引导件内设有配件腔,所述配件腔位于第一引导件或第二引导件上部。所述配件腔内装设有切割件和控制件,所述切割件和控制件抵接,抵接面为楔形表面,能够将控制件的上下移动转换呈切割件的水平移动。所述切割件水平设置并能从第一引导件或第二引导件的相向面伸出,所述切割件与配件腔内壁之间装设有弹簧,使得使切割件复位。所述控制件竖直设置并能从第一引导件或第二引导件的上表面伸出,通过压下控制件控制切割件伸出,对材料进行切割。
[0014]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件包括若干控制块,所述控制块沿切割件线性排列,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且使得切割件受力均匀。所述控制块上部设有控制凸起,所述控制凸起伸出第一引导件或第二引导件上表面,所述控制凸起端部为半球形表面,避免损伤和拉扯材料表面,影响贴合效果。
[0015]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导件或第二引导件的相向面中部处设有咬料齿,能够将引导组件稳定地固定在材料端部。
[0016]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下部通过若干伸缩杆连接,用于控制引导组件的开闭。
[0017]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槽内装设有电磁控制元件,当引导组件进入引导槽时能够通过电磁控制元件固定住引导组件,防止引导组件在贴合对辊转动过程中掉落。
[0018]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缠料辊上设有径向延伸的固料槽,所述固料槽两侧内壁上装设有伸缩的固料件,通过固料件能够将材料固定在缠料辊上,固定过程无需人工操作。
[0019]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料件端部设有固料齿,防止缠料过程中材料滑出固料槽。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光学胶膜贴合机,人工操作和干预少,贴合误差小,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贴合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主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主体结构的半剖平面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6为第一引导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7]以下为附图中地标记说明:
[0028]1‑
基台;11

安装板。
[0029]2‑
第一分料辊。
[0030]3‑
第二分料辊。
[0031]4‑
加热组件;41

装配腔;42

加热对辊;421

第一加热辊;422

第二加热辊;43

第一装配板;44

第二装配板。
[0032]5‑
引导组件;51

第一引导件;52

第二引导件;53

配件腔;54

切割件;55

控制件;551

控制块;552

控制凸起;56

弹簧;57

咬料齿;58

伸缩杆。
[0033]6‑
贴合对辊;61

引导槽;62

电磁控制元件;63

第一贴合辊;64

第二贴合辊。
[0034]7‑
冷却对辊;71

第一冷却辊;72

第二冷却辊。
[0035]8‑
缠料辊;81

固料槽;82

固料件;83

固料齿。
[0036]9‑
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8]以下实施方式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原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原件,以下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胶膜贴合机,包括基台(1),所述基台(1)上设有若干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之间安装有第一分料辊(2)、第二分料辊(3)和贴合对辊(6),所述第一分料辊(2)和第二分料辊(3)分别出料且出料途径合并于贴合对辊(6)的贴合间隙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加热组件(4),所述加热组件(4)内设有装配腔(41),所述装配腔(41)用于容纳第一分料辊(2)或第二分料辊(3);所述装配腔(41)下部设有供第一分料辊(2)或第二分料辊(3)的材料(9)通过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装设有加热对辊(42);若干引导组件(5),所述引导组件(5)装设于第一分料辊(2)或第二分料辊(3)的材料(9)端部;所述贴合对辊(6)位于加热组件(4)下方,所述贴合对辊(6)上设有能与引导组件(5)配合的引导槽(61);冷却对辊(7),所述冷却对辊(7)设于贴合对辊(6)正下方;和缠料辊(8),所述缠料辊(8)设于冷却对辊(7)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胶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包括第一装配板(43)和第二装配板(44),所述加热对辊(42)包括第一加热辊(421)和第二加热辊(422);所述第一装配板(43)下端与第一加热辊(4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装配板(44)下端与第二加热辊(422)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胶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板(43)和第二装配板(44)的上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胶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5)包括第一引导件(51)和第二引导件(52);所述第一引导件(51)或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涛朱严谨来勇李应林庹斌峰徐祖顺余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锋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