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65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09
本公开的一种方案的成型体具备:圆筒形的基材层,以聚酰亚胺为主成分;滑动层,层叠于上述基材层的内周面侧,以聚醚醚酮为主成分;以及最外层,层叠于上述基材层的外周面侧,以氟树脂为主成分。树脂为主成分。树脂为主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成型体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成型体。本申请主张基于2019年11月27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19

214474号的优先权,并引用所述日本申请中记载的全部的记载内容。

技术介绍

[0002]复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在印刷及复印的最终阶段通常采用热定影方式。该热定影方式是指,使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印刷用纸等被转印物通过在内周面设有加热源的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从而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加热熔融,使调色剂定影于被转印物而形成图像的方式。
[0003]作为上述定影辊,从例如成型性的观点出发,使用了由聚酰亚胺形成管状芯体的结构的辊。该聚酰亚胺管状体容易因与设于内周面侧的夹板滑动接触而磨损,进而产生磨损碎屑。并且,聚酰亚胺的磨损碎屑可能会彼此凝聚形成大块,进而加速磨损。另外,在使用聚酰亚胺管状体的情况下,由于初始摩擦系数较高,也可能导致扭矩变大。针对这些技术问题,公开了使用添加有润滑剂的聚酰亚胺的定影装置用薄膜管状体(参见日本特开2001

56615号公报)。
[0004]现有技术文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成型体,具备:圆筒形的基材层,以聚酰亚胺为主成分;滑动层,层叠于所述基材层的内周面侧,以聚醚醚酮为主成分;以及最外层,层叠于所述基材层的外周面侧,以氟树脂为主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体,其中,所述滑动层的平均厚度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体,进一步具备:弹性层,层叠于所述基材层的外周面侧且所述最外层的内周面侧,以橡胶为主成分。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体,其中,所述基材层中的所述聚酰亚胺的含量为70体积%以上且100体积%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体,其中,所述基材层中的所述聚酰亚胺的含量为99.5体积%以上且100体积%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体,其中,所述滑动层中的所述聚醚醚酮的含量为51体积%以上且100体积%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体,其中,所述滑动层中的所述聚醚醚酮的含量为70体积%以上且100体积%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体,其中,所述最外层中的氟树脂的含量为50体积%以上。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体,其中,所述弹性层中的橡胶的含量为7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红福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工超效能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