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46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其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包括阶梯壳体、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弯管,所述阶梯壳体与水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阶梯壳体内的阶梯台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平整盖,平整盖上表面与水台本体的上表面平齐,阶梯壳体下端与第一水管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水管下端与弯管一端通过第一接头连接,弯管的竖直截面呈一个倒S形,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水管的上端通过第二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弯管上设置有收集箱,并在收集箱内设置粉碎结构,将较大垃圾进行粉碎,疏通管道,防止堵塞,排水效率高,清理方便快捷。快捷。快捷。

A building draina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排水
,具体为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排水是对建筑表面或建筑附近的水渍进行排水。现有的排水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过滤网网口较小,水中较大的垃圾又无法进入水管,无法排出,垃圾堆积在过滤网上,造成排水效率低,人员清理麻烦,如果过滤网网口较大,一些较大垃圾容易堆积在弯管内,造成堵塞,人员只能拆卸弯管,用手抠卡机进行清理,清理困难,异味散出,不卫生,所以一种建筑排水结构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排水结构,通过在弯管上设置有收集箱,并在收集箱内设置粉碎结构,将较大垃圾进行粉碎,疏通管道,防止堵塞,排水效率高,清理方便快捷。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包括阶梯壳体、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弯管,所述阶梯壳体与水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阶梯壳体内的阶梯台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平整盖,平整盖上表面与水台本体的上表面平齐,阶梯壳体下端与第一水管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水管下端与弯管一端通过第一接头连接,弯管的竖直截面呈一个倒S形,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水管的上端通过第二接头连接,所述弯管的最低弯折点底部联通设置有圆柱体壳体状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侧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贯穿至收集箱内,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切割刀,所述收集箱内壁设置有与第二切割刀配个的第二切割刀,所述收集箱远离电机一侧侧壁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第二水管之间通过第三水管联通,所述第三水管上设置有手动阀。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管的上端延伸至阶梯壳体内部一段,与阶梯壳体的阶梯台形成一圈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除味球。
[0006]优选的,所述所述电机通过托板与收集箱侧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收集箱上与弯管连接处设置有缩口。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09]1. 本技术通过在弯管上设置有收集箱,并在收集箱内设置粉碎结构,将较大垃圾进行粉碎,疏通管道,防止堵塞,排水效率高,清理方便快捷。
[0010]2.本技术第一水管和阶梯壳体形成的环形槽内可放置除味球,减少弯管内存留垃圾反出的异味,弯管的使用可是排水时产生虹吸效应,促进排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建筑排水结构的主视剖面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建筑排风结构图1中A

A处的截面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图1水台本体安装处的放大图。
[0014]图中:1、水台本体;2、除味球;3、平整盖;4、过滤网;5、环形槽;6、阶梯壳体;7、第一水管;8、第一接头;9、缩口;10、第一切割刀;11、电机;12、托板;13、第二切割刀;14、排污口;15、手动阀;16、第二水管;17、第三水管;18、收集箱;19、第二接头;20、弯管;2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

3所示,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包括阶梯壳体6、第一水管7、第二水管16和弯管20,所述阶梯壳体6与水台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阶梯壳体6内的阶梯台上设置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上设置有平整盖3,平整盖3上表面与水台本体1的上表面平齐,阶梯壳体6下端与第一水管7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水管7下端与弯管20一端通过第一接头8连接,弯管20的竖直截面呈一个倒S形,弯管20的另一端与第二水管16的上端通过第二接头19连接,所述弯管20的最低弯折点底部联通设置有圆柱体壳体状的收集箱18,所述收集箱18侧壁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输出端连接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转动贯穿至收集箱18内,转轴21上设置有第一切割刀10,所述收集箱18内壁设置有与第二切割刀13配个的第二切割刀13,所述收集箱18远离电机11一侧侧壁开设有排污口14,所述排污口14与第二水管16之间通过第三水管17联通,所述第三水管17上设置有手动阀15;所述第一水管7的上端延伸至阶梯壳体6内部一段,与阶梯壳体6的阶梯台形成一圈环形槽5,所述环形槽5内设置有除味球2;所述电机11通过托板12与收集箱18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18上与弯管20连接处设置有缩口9。
[0017]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如下:
[0018]本技术中的电机11通过导线与外部开关和电源连接;本技术可用于水池、水盆等非埋在地下的环境使用。
[0019]根据说明书附图说明图1

3可知,本技术工作时,打开平整盖3,水台本体1上表面的水从阶梯壳体6内流入,经过阶梯壳体6内的过滤网4,过滤网4可使用网口较大的型号,以确保排水效率,水经过过滤网4后进行到第一水管7,在进入到弯管20,弯管20的竖直截面为一个倒S形,水量较大时,可形成虹吸效应,使排水效率更好,最后水从第二水管16排走;由于水中会存在垃圾,非常大的垃圾被过滤网4拦截,小垃圾可直接被水冲走,而较大的垃圾很容易堆积在弯管20内,由于弯管20下设置有收集箱18,因此,冲不走的垃圾沉淀留存在收集箱18内,人员可定期启动电机11进行处理,电机11工作带动转轴21转动,由于转轴21上设置有第一切割刀10,且收集箱18内设置有与第一切割刀10配合粉碎的第二切割刀13,可将留存在收集箱18内的较大垃圾进行粉碎,由于收集箱18排污口14与第二水管16连接有第三水管17,人员可开启第三水管17上的手动阀15,水台本体1冲水,即可将收集箱18内的
粉碎的垃圾冲到第二水管16,清理后,关闭手动阀15;本技术防止较大垃圾堵塞管道,提升排水效率,而且清理方便,无需拆卸弯管20或者用手抠垃圾。
[0020]第一水管7和阶梯壳体6形成的环形槽5内可放置除味球2,减少弯管20内存留垃圾反出的异味。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包括阶梯壳体(6)、第一水管(7)、第二水管(16)和弯管(20),所述阶梯壳体(6)与水台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阶梯壳体(6)内的阶梯台上设置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上设置有平整盖(3),平整盖(3)上表面与水台本体(1)的上表面平齐,阶梯壳体(6)下端与第一水管(7)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水管(7)下端与弯管(20)一端通过第一接头(8)连接,弯管(20)的竖直截面呈一个倒S形,弯管(20)的另一端与第二水管(16)的上端通过第二接头(19)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20)的最低弯折点底部联通设置有圆柱体壳体状的收集箱(18),所述收集箱(18)侧壁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输出端连接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转动贯穿至收集箱(18)内,转轴(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荷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天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