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8193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9: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背板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背板本体侧边的背板侧板;相对两侧的所述背板侧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光源,设于所述背板本体一侧的表面,且与所述背板侧板设于同一侧面;以及;以及反射片,设于所述背板侧板的内侧壁,且所述反射片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提高散热效果,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从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时代到液晶时代,再到现在到来的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时代,显示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类显示产品呈现给人们的视觉享受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对显示画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亮度,高色域,高对比度,高分辨率。
[0003]但是技术参数的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如产品的亮度提高,伴随而来的是整机功率的提高,而功率的提高,也使得整机的温升变高,从而影响整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4]目前常用的散热方案为背板外加散热结构,如常见的外散热铝挤、使用导热性能更好的散热材料或直接采用更厚的背板,这些方案无一例外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或整机重量的增加,切无法解决背光腔内温度快速导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散热结构加重整机重量且散热效果不佳等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背板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背板本体侧边的背板侧板;相对两侧的所述背板侧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光源,设于所述背板本体一侧的表面,且与所述背板侧板设于同一侧面;以及;以及反射片,设于所述背板侧板的内侧壁,且所述反射片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形成空气对流。
[0009]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侧板与所述背板本体之间的夹角为0~180
°

[0010]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设于所述光源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一侧,且设于所述背板侧板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一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设于所述扩散板远离所述光源一侧的表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板与所述背板围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与外界环境连通,形成散热通道。
[0013]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反射片,贴附于所述背板本体上设有所述光源一侧的表面,且设于所述光源的底部和/或围绕所述光源的底部。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文所述的背光模组。
[0015]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设置,且设于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一侧。
[0016]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在背光模组的相对两侧的背板侧板上开设通孔,背光空腔通过所述通孔与外界环境形成对流,有利于所述空腔内的高温气体向外导出,进而降低空腔内的温度,快速实现散热降温的效果。在背光模组的背板侧板上开设通孔,无需额外增加散热结构,降低显示装置的整机重量,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背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00、背板;200、光源;300、反射片;400、扩散板;500、光学膜片;600、显示面板;
[0022]110、背板本体;120、背板侧板;121、第一通孔;
[0023]301、第二通孔;
[0024]1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0027]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600。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0、光源200、反射片300、扩散板400以及光学膜片500。
[0028]所述背板100包括背板本体110以及背板侧板120,所述背板10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背板本体110为底板,所述背板侧板120设于所述背板本体110的侧边,且所述背板侧板120与所述背板本体110之间的夹角为0~180
°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侧板120与所述背板本体110之间的夹角可为120
°
、100
°
等。
[0029]所述背板侧板120上相对两侧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21,在该两个侧边上的两派第一通孔100相对设置,优选为,一一对应设置,便于气流通过。
[0030]所述光源200设于所述背板本体110一侧的表面,且与所述背板侧板120设于同一侧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200设于所述背板本体110的上表面,若干光源200均匀分布,所述光源200可为miniLED灯,所述光源200向上出光。
[0031]所述反射片300设于所述背板侧板120的内侧壁,且所述反射片300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301。所述第一通孔121与所述第二通孔301相对应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通孔121与所述第二通孔301之间能形成空气对流,便于散热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121与所述第二通孔301的孔径大小完全相同,且位置完全重合,能形成最佳的散热降温效果。
[0032]所述扩散板400设于所述光源200远离所述背板本体110的一侧,且设于所述背板侧板120远离所述背板本体11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400位于所述光源200的出光面一侧,即上方,所述扩散板400用于扩散均匀光线,使光线能均匀地出射,进而能改善显示效果。
[0033]所述光学膜片500设于所述扩散板400远离所述光源200一侧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500设于所述扩散板400的上方,所述光学膜片500包括棱镜片、扩散片等膜片,用于更均匀地出射光线。
[0034]所述扩散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背板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背板本体侧边的背板侧板;相对两侧的所述背板侧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光源,设于所述背板本体一侧的表面,且与所述背板侧板设于同一侧面;以及;以及反射片,设于所述背板侧板的内侧壁,且所述反射片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形成空气对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侧板与所述背板本体之间的夹角为0~180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散板,设于所述光源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