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18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所述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包括位于上端的安装段、位于中部的连接段和位于下端的吸液段,所述安装段、连接段和吸液段依次连通;所述安装段为圆筒形,顶端为敞口,所述安装段内壁面的上部环形设置有一凹环;所述连接段为圆筒形,所述连接段的底端内缩形成倒圆台形的接触密封位,所述吸液段内腔的上部设置有滤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通过在连接段内腔的底端设置倒圆台形的接触密封位,形成与装载头底端的O形圈接触密封的密封面,实现挤压密封,提升了密封性和O形圈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安装段内设置凹环,提升了吸头与装载头中心对齐的精准度,并且连接更加稳定,无法轻易脱离。脱离。脱离。

A suction head loading and seal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分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移液工作站是一种自动化液体处理平台系统,可以在样品分析过程中取代传统的移液工具,自动完成梯度稀释、移液以及混匀液体等高精度的液体处理任务,在临床实验室中,主要用于进行样品的制备和提取,并可以与分析仪器联用,实现对目标物的高效精准检测。
[0003]移液工作站需要配合吸头使用来完成对样品的吸取提取,现有的吸头一般是将顶部制成倒圆台形,套紧在移液工作站的装载头上进行工作,这种吸头结构较为简单,缺少卡紧限位及密封结构,导致吸头与装载头的连接不够稳定,气密性也不足,在装载结构带动吸头运动过程中,吸头容易脱落,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吸头结构较为简单,缺少卡紧限位结构,导致吸头与装载头的连接不够稳定,在装载结构带动吸头运动过程中,吸头容易脱落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包括位于上端的安装段、位于中部的连接段和位于下端的吸液段,所述安装段、连接段和吸液段依次连通;
[0007]所述安装段为圆筒形,顶端为敞口,所述安装段内壁面的上部环形设置有一凹环;
[0008]所述连接段为圆筒形,所述连接段的底端内缩形成倒圆台形的接触密封位;
[0009]所述吸液段内腔的上部设置有滤芯
[0010]优选的,所述吸液段的下部由上至下直径逐渐缩小形成锥形,所述吸液段的底端为敞口。
[0011]优选的,所述吸液段的底端设置有内凹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吸液段的径向分布,且贯通所述吸液段的两侧壁。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段、连接段和吸液段为一体成型。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段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段内壁的底部,并与所述安装段的内壁面形成台阶形的限位台阶。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段的底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加强肋,所述加强肋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外壁面。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在连接段内腔的底端设置倒圆台形的接触密封位,形成与装载头底端的O形圈接触密封的密封面,实现挤压密封,提升了密封性和O形圈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安装段内设置凹环,提升了吸头与装载头中心对齐的精准度,
并且连接更加稳定,无法轻易脱离;通过吸液段底端设置的凹槽,使得吸液段底端开口与容器内腔之间存在空隙,防止吸液段底端为平面时会与容器底部及周围侧壁接触而堵塞,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通过设置滤芯,匹配高质量的密封,吸液和放液精准、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使用时的局部结构模拟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安装段,2、连接段,3、吸液段,4、加强肋,5、凹环,6、接触密封位,7、凹槽,8、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时的局部结构模拟示意图。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位于上端的安装段1、位于中部的连接段2和位于下端的吸液段3,所述安装段1、连接段2和吸液段3依次连通;
[0024]所述安装段1为圆筒形,顶端为敞口,所述安装段1内壁面的上部环形设置有一凹环5;
[0025]所述连接段2为圆筒形,所述连接段2的底端内缩形成倒圆台形的接触密封位6,装载头底端的O形圈与接触密封位6抵紧接触实现密封;连接段2的直径小于安装段1的直径。
[0026]所述吸液段3内腔的上部设置有滤芯8。
[0027]安装段1与连接段2拼接成一上大下小的圆筒形,与装载头的形状相适配。
[0028]吸头装载时,移液工作站的装载头向下运动从安装段1顶端插入,穿过安装段1继续向下,当装载头底端较细部分伸入连接段2内后,装载头上端较粗部分伸入安装段1内,且表面的密封圈受到安装段1的内壁面挤压产生收缩,当装载头底端抵紧至接触密封位6时,装载头表面上端的密封圈恰好运动至凹环5内,密封圈向外扩张,恰好卡紧至凹环5内,实现吸头与装载头的连接固定,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吸头无法与装载头脱离,而此时装载头底端的O形圈与接触密封位6抵紧接触,同时实现密封,使得装载头内部与吸液段3连通,完成吸头装载。
[0029]吸液时,液体从吸液段3底端进入,经过滤芯8过滤,向上进入装载头内部,进行吸液。
[0030]卸载吸头时,移液工作站的推杆向下推动安装段1的顶端,凹环5迫使装载头表面上端的密封圈向内收缩,使装载头向上运动,从安装段1内脱出,完成卸载。
[0031]滤芯8为聚丙烯或聚乙烯烧结而成,内部形成精细的微孔,使气流通过时气阻均一
稳定可靠,同时使样本和移液模块间形成一道屏障,防止交叉污染。
[0032]所述吸液段3的下部由上至下直径逐渐缩小形成锥形,所述吸液段3的底端为敞口。
[0033]所述吸液段3的底端设置有内凹的凹槽7,所述凹槽7沿所述吸液段3的径向分布,且贯通所述吸液段3的两侧壁。
[0034]凹槽7使得吸液段3底端开口与容器内腔之间存在空隙,防止吸液段3底端为平面时会与容器底部及周围侧壁接触而堵塞,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0035]所述安装段1、连接段2和吸液段3为一体成型。
[0036]所述连接段2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段1内壁的底部,并与所述安装段1的内壁面形成台阶形的限位台阶。
[0037]吸头与装载头安装到位时,装载头表面底端较细部分与上端较粗部分的连接处恰好与限位台阶抵紧接触。
[0038]所述安装段1的底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加强肋4,所述加强肋4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段2的外壁面,提高吸头的结构强度,避免重复插拔导致损坏。
[0039]本技术提供的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0]吸头装载时,移液工作站的装载头向下运动从安装段1顶端插入,穿过安装段1继续向下,当装载头底端较细部分伸入连接段2内后,装载头上端较粗部分伸入安装段1内,且表面的密封圈受到安装段1的内壁面挤压产生收缩,当装载头底端抵紧至接触密封位6时,装载头表面上端的密封圈恰好运动至凹环5内,密封圈向外扩张,恰好卡紧至凹环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端的安装段(1)、位于中部的连接段(2)和位于下端的吸液段(3),所述安装段(1)、连接段(2)和吸液段(3)依次连通;所述安装段(1)为圆筒形,顶端为敞口,所述安装段(1)内壁面的上部环形设置有一凹环(5);所述连接段(2)为圆筒形,所述连接段(2)的底端内缩形成倒圆台形的接触密封位(6);所述吸液段(3)内腔的上部设置有滤芯(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段(3)的下部由上至下直径逐渐缩小形成锥形,所述吸液段(3)的底端为敞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头装载及密封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昱卞利李务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