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和聚酯膜技术

技术编号:340809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包括具有阻隔层、位于上述阻隔层的一个表面侧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和位于上述阻隔层的另一个表面侧的聚酯膜的叠层体的电池用包装材料中,提高成型性并且抑制成型后的卷曲的技术。该电池用包装材料由至少具有阻隔层、位于上述阻隔层的一个表面侧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和位于上述阻隔层的另一个表面侧的聚酯膜的叠层体构成,上述聚酯膜的双折射率处于0.016以上0.056以下的范围。0.016以上0.056以下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用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和聚酯膜
[0001](本申请是2017年5月31日递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电池用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和聚酯膜”的申请201780033853.7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用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和聚酯膜。

技术介绍

[0003]目前,已开发了各种类型的电池,但在所有的电池中,为了封装电极、电解质等电池元件,包装材料成了不可或缺的部件。目前,作为电池用包装,普遍使用了金属制的包装材料。
[0004]另一方面,近年来,伴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个人电脑、照相机、手机等的高性能化,对电池要求各种各样的形状,并且还要求薄型化和轻质化。然而,利用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制的电池用包装材料难以应对形状的多样化,并且具有轻质化也存在极限这样的缺点。
[0005]因此,近年来,作为容易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且能够实现薄型化和轻质化的电池用包装材料,提案了基材/阻隔层/热熔接性树脂层依次叠层而成的膜状的叠层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电池用包装材料中,通常利用冷轧成型形成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至少具有阻隔层、位于所述阻隔层的一个表面侧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和位于所述阻隔层的另一个表面侧的聚酯膜的叠层体构成,粘接层将所述阻隔层与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粘接,所述聚酯膜的双折射率处于0.016以上0.026以下的范围,所述聚酯膜为单层,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利用相同或不同的树脂成分由2层以上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由铝合金箔形成,所述铝合金箔的厚度为10μm以上100μm以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箔的厚度为10μm以上80μm以下。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隔层与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之间具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和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为共挤出树脂层。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之比小于3。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隔层与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之间具有粘接层,将所述聚酯膜的厚度设为1时,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和所述粘接层的合计厚度相对于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之比小于3。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厚度为100μm以下。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酯膜与所述阻隔层之间具有粘接剂层,所述粘接剂层与所述聚酯膜粘接。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12μm以上50μm以下。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在由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田大佑山下力也山下孝典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