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央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00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中央空调,包括空调主体、导气管、排风单元、排风板、导气腔、排气腔、栅格、连接槽、隔热层、主体层和密封圈,空调主体出气管连接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尾部固定连接设有若干可拼接的排风单元,排风单元之间通过密封圈连接。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设置排风单元和密封圈,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排风单元与密封圈连接,铺满整个天花板,使空调在室内更加均匀;通过设置隔热层材料为泡沫,利用泡沫良好的隔热性能,且泡沫比较轻,不会压垮天花板;通过设置主体层材料为塑料,质量轻,不宜碎裂。碎裂。碎裂。

A new type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央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中央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中央空调。

技术介绍

[0002]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该系统不同于传统冷剂式空调,(如单体机,VRV) 集中处理空气以达到舒适要求。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热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冷暖负荷: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中央空调在一个房间均是设置一个出风口,位于出风口的位置可以明显感受的空调带来的凉爽,但离出风口比较远的位置几乎感受不到空调的风,使空调风不能均匀的导入到室内,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中央空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央空调在一个房间均是设置一个出风口,位于出风口的位置可以明显感受的空调带来的凉爽,但离出风口比较远的位置几乎感受不到空调的风,使空调风不能均匀的导入到室内,从而提出一种新型中央空调。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央空调,包括空调主体、导气管、排风单元、排风板、导气腔、排气腔、栅格、连接槽、隔热层、主体层和密封圈,所述空调主体出气管连接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尾部固定连接设有若干可拼接的排风单元,所述排风单元之间通过密封圈连接;
[0006]所述排风单元由排风板、导气腔、排气腔、栅格和连接槽构成,所述排风单元的主体由俯视呈正方形的排风板构成,所述排风板内部设有导气腔,所述排风板设有三种,分别为导气腔四侧贯穿的排风板,导气腔三侧贯穿的排风板,导气腔相邻的两侧贯穿的排风板,所述导气腔下方设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与导气腔之间通过若干贯穿小孔连接,所述排气腔下方固定连接设有栅格,所述排风板四侧均固定连接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呈长方形结构,且导气腔贯穿连接槽中部,且连接槽与密封圈两侧套接,且通过螺钉固定;
[0007]所述排风板外壁材料由隔热层和主体层构成,所述主体层包裹于隔热层外壁。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热层材料为泡沫。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层材料为塑料。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排风单元和密封圈,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排风单元与密封圈连接,铺满整个天花板,使空调在室内更加均匀;通过设置隔热层材料为泡沫,利用泡沫良好的隔热性能,且泡沫比较轻,不会压垮天花板;通过设置主体层材料为塑料,质量轻,不宜碎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整体主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排风单元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排风板剖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密封圈轴测图。
[0015]图中:空调主体

1、导气管

2、排风单元

3、排风板

301、导气腔

302、排气腔

303、栅格

304、连接槽

305、隔热层

306、主体层

307、密封圈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

4,一种新型中央空调,包括空调主体1、导气管2、排风单元3、排风板301、导气腔302、排气腔303、栅格304、连接槽305、隔热层306、主体层307和密封圈4,空调主体1出气管连接设有导气管2,导气管2尾部固定连接设有若干可拼接的排风单元3,排风单元3之间通过密封圈4连接;
[0018]排风单元3由排风板301、导气腔302、排气腔303、栅格304和连接槽305构成,排风单元3的主体由俯视呈正方形的排风板301构成,排风板301内部设有导气腔302,排风板301设有三种,分别为导气腔302四侧贯穿的排风板301,导气腔302三侧贯穿的排风板301,导气腔302相邻的两侧贯穿的排风板301,导气腔302下方设有排气腔303,排气腔303与导气腔302之间通过若干贯穿小孔连接,排气腔303下方固定连接设有栅格304,排风板301四侧均固定连接设有连接槽305,且连接槽305呈长方形结构,且导气腔302贯穿连接槽305中部,且连接槽305与密封圈4两侧套接,且通过螺钉固定;
[0019]在进行使用时,可以将若干个排风单元3安装于天花板,使得可以屋内全空间可以被空调吹到;
[0020]其中,导气腔302四侧贯穿的排风板301,该排风板301构成的排风单元3用于安装在内部;
[0021]其中,导气腔302三侧贯穿的排风板301,该排风板301构成的排风单元3用于安装在边缘;
[0022]其中,导气腔302相邻的两侧贯穿的排风板301,该排风板301构成的排风单元3用于安装在角部;
[0023]在进行装配时,只需要将密封圈4一侧插入连接槽305,再通过螺钉从排风板301外侧拧入,同时穿过密封圈4和连接槽305完成密封圈4于排风单元3的安装,在用同样的方式将另一排风单元3与该密封圈4连接,依次类推,将若干排风单元3逐个安装铺满整个天花板;
[0024]排风板301外壁材料由隔热层306和主体层307构成,主体层307包裹于隔热层306外壁;
[0025]通过隔热层306可以避免外界温度对导气腔302、排气腔303内部空调气的影响。
[0026]优选的,隔热层306材料为泡沫,利用泡沫良好的隔热性能,且泡沫比较轻,不会压垮天花板。
[0027]优选的,主体层307材料为塑料,质量轻,不宜碎裂。
[0028]本技术在使用时,在进行使用时,可以将若干个排风单元3安装于天花板,使得可以屋内全空间可以被空调吹到;
[0029]其中,导气腔302四侧贯穿的排风板301,该排风板301构成的排风单元3用于安装在内部;
[0030]其中,导气腔302三侧贯穿的排风板301,该排风板301构成的排风单元3用于安装在边缘;
[0031]其中,导气腔302相邻的两侧贯穿的排风板301,该排风板301构成的排风单元3用于安装在角部;
[0032]在进行装配时,只需要将密封圈4一侧插入连接槽305,再通过螺钉从排风板301外侧拧入,同时穿过密封圈4和连接槽305完成密封圈4于排风单元3的安装,在用同样的方式将另一排风单元3与该密封圈4连接,依次类推,将若干排风单元3逐个安装铺满整个天花板。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央空调,包括空调主体(1)、导气管(2)、排风单元(3)、排风板(301)、导气腔(302)、排气腔(303)、栅格(304)、连接槽(305)、隔热层(306)、主体层(307)和密封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主体(1)出气管连接设有导气管(2),所述导气管(2)尾部固定连接设有若干可拼接的排风单元(3),所述排风单元(3)之间通过密封圈(4)连接;所述排风单元(3)由排风板(301)、导气腔(302)、排气腔(303)、栅格(304)和连接槽(305)构成,所述排风单元(3)的主体由俯视呈正方形的排风板(301)构成,所述排风板(301)内部设有导气腔(302),所述排风板(301)设有三种,分别为导气腔(302)四侧贯穿的排风板(301),导气腔(302)三侧贯穿的排风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智成暖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