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固体蓄热装置及其蓄放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蒸汽蓄热
,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固体蓄热装置及其蓄放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社会快速发展所需的能源急剧增加,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而储能技术既可以利用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能够储存废热,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够削峰填谷维持电网稳定,从而使其受到广泛关注。蓄热技术的发展为高效利用太阳能等稳定性弱、时空分配不均的可再生能源提供可能,从而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能源安全。
[0003]现在常用的蓄热技术有显热、潜热(此两种为热物理蓄热)和热化学蓄热。其中,显热蓄热利用高比热容材料的温升储存热量,储能密度为30
‑
80kWh/m3,其储存方式简单、储能成本低,但系统体积过大且热损失严重。潜热蓄热利用材料的相态变化储存热量,储能密度为83
‑
140kWh/m3,其相变过程中温度稳定,但材料易老化,有些材料腐蚀性强且热损失较大。
[0004]目前随着清洁能源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固体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体保温层(2)、蓄热体结构(3)、换热风机和盘管换热器(8);所述蓄热体结构(3)上从第一端到第二端开设有多条贯通的空气换热流道(4);所述蓄热体结构(3)设置于所述蓄热体保温层(2)之内,且所述蓄热体结构(3)的第一端与所述蓄热体保温层(2)之间设置有第一预留空间(100),所述蓄热体结构(3)的第二端与所述蓄热体保温层(2)之间设置有第二预留空间(200);所述第一预留空间(100)内设置有间隔挡板(7),将所述第一预留空间(100)分隔为第一上预留空间和第一下预留空间两部分;所述换热风机的风机出口(6)连通所述第一上预留空间,所述换热风机的风机入口(5)连通所述第一下预留空间;所述盘管换热器(8)设置于风机入口(5)和风机出口(6)之间的风道内,所述盘管换热器(8)的换热盘管两端接口分别连接蒸汽进出管路(9)和水进出管路(10);所述第一上预留空间、与第一上预留空间连通的空气换热流道(4)、第二预留空间(200)、与第一下预留空间连通的空气换热流道(4)、风机入口(5)、风道和风机出口(6)组成风循环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固体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入口(5)和风机出口(6)均安装在所述蓄热体保温层(2)的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固体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保温层(2)安装在蒸汽固体蓄热装置外壳(1)之内,所述蒸汽进出管路(9)和水进出管路(10)穿过所述蒸汽固体蓄热装置外壳(1)连接所述盘管换热器(8)的换热盘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固体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结构(3)之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固体蓄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豫森,张帅,杜藏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