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检测用生物分子检查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73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02
提供一种使用用于通过荧光检测方法进行生物分子检测的超表面的检查芯片。检测用芯片具备具有超表面的第一基板和位于第一基板的对面且具有微流路的第二基板,上述超表面具有使应检测的生物分子的固定高效化的间隙,同时,在包括应检测的生物分子发出的荧光的波长范围的区域显示荧光增强,上述第二基板由可见光或近红外光可透射的材料构成,荧光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发生共振。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发生共振。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发生共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荧光检测用生物分子检查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检测用生物分子检查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已经有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是检测在金、银等金属薄膜表面发生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的设备。表面等离子激元是在金属

电介质界面产生的电子疏密波的一种,其波数根据与金属薄膜表面相接的达到数100nm的试样厚度、光学特性(介电常数、折射率)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该变化无法直接测定,因此,一般的方法是,在SPR传感器中,使激光从试样的反面抵达而产生渐逝波(evanescent wave),测定该渐逝波与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时的激光入射角度的变化,从而间接测定表面状态的变化。专利文献1中提示,通过用具有各种特性、功能的高分子对传感器表面进行化学修饰,能够提供可检测更多生物成分的传感器设备。具体地,公开了使用金属薄膜作为传感器基板、使用SPR装置作为设备,能够提供利用抗原

抗体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荧光检测用生物分子检查芯片,其中,具备具有超表面的第一基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对面且具有微流路的第二基板,所述超表面具有使应检测的生物分子的固定高效化的间隙,同时,在包括所述生物分子发出的荧光的波长范围的区域显示荧光增强,所述第二基板由可见光或近红外光可透射的材料构成,所述荧光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发生共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芯片,其中,所述超表面为金属互补叠层结构或纳米棒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芯片,其中,所述荧光增强是具有可见光区域或近红外光区域波长的光的强度的增强。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芯片,其中,由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形成的微流路的高度在1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芯片,其中,由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形成的微流路的高度在15μm以上50μm以下的范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芯片,其中,所述超表面为所述金属互补叠层结构,所述金属互补叠层结构包括基材、位于所述基材表面的板坯材料以及至少位于所述板坯材料上的金属材料,所述基材具有至少与所述板坯材料接触的表面层,所述板坯材料由具有比所述表面层的折射率高的折射率的材料构成,同时,具有从其表面到达所述基材的所述表面层的、周期性排列的多个孔,所述金属材料分别位于所述板坯材料表面和形成所述多个孔的底面的所述基材的表面层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查芯片,其中,所述金属材料是具有可近似于德鲁德金属的复介电常数的物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查芯片,其中,具有可近似于所述德鲁德金属的复介电常数的物质选自由金Au、银Ag、铜Cu、铝Al、铂Pt、钛Ti、镍Ni和它们的合金组成的组。9.根据权利要求6~8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长祐伸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物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