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样采集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69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样采集器具,包括上筒体、下筒体、主绳和辅绳;上筒体的下端设置有开口,下筒体的上端设置有开口;上筒体的下筒壁与下筒体的上筒壁密封套接配合;下筒体的下方连接有第一重物块;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形成取水腔,取水腔内设置有第二重物块,第二重物块的上端与上筒体连接;下筒体的内部设置有通水柱,通水柱内设置有竖向贯通的通水孔;上筒体的顶板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透水孔;通水柱与透水孔对应插接配合;主绳的下端与上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筒体的顶板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连接孔;辅绳的下端穿过连接孔进入取水腔的内部,并与下筒体的底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采集监测井内的水体样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采集监测井内的水体样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采集监测井内的水体样品。

Water sampling instrument for groundwater monitoring log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样采集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水样采集
,尤其涉及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样采集器具。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修建地下水监测井可以有效对地下水的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为了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具体分析,还需要从监测井内采集水样。由于监测井的口径较小,传统的水样采集器具操作并不方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样采集器具,方便采集监测井内的水体样品。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样采集器具,包括上筒体、下筒体、主绳和辅绳;所述上筒体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下筒体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上筒体的下筒壁与所述下筒体的上筒壁密封套接配合;所述下筒体的下方连接有第一重物块;所述上筒体和所述下筒体之间形成取水腔,所述取水腔内设置有第二重物块,所述第二重物块的上端与所述上筒体连接;所述下筒体的内部设置有通水柱,所述通水柱内设置有竖向贯通的通水孔;所述上筒体的顶板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透水孔;所述通水柱与所述透水孔对应插接配合;所述主绳的下端与所述上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筒体的顶板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连接孔;所述辅绳的下端穿过连接孔进入取水腔的内部,并与下筒体的底板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重物块的上端连接有重物绳,所述重物绳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下筒体的底端中心处。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下筒体的底端周侧设置有若干支撑脚。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螺纹连接有螺塞。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孔的上孔口处设置有上延伸环,所述透水孔的下孔口为倒锥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辅绳上设置有柱状密封块,所述柱状密封块与所述连接孔对应插接密封。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筒体的筒壁底端设置有环形套接槽,且所述环形套接槽的下槽口处设置有内限位环;所述下筒体的筒壁对应插接在所述环形套接槽内,且所述下筒体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外限位环。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样采集器具,需要采集水样时,手持主绳将采集器具放入水中,由于第一重物块的存在,上筒体和下筒体的间距增大,水从通水孔和透水孔进入到取水腔内;水样采集完成后,手持辅绳提起采集器具,由于第二重物块的存在,上筒体和下筒体的间距减小,通水柱插入到透水孔内,从而封闭取水腔,获取水体样品;本技术操作方便,能够获取所需深度的地下水样品。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0014]附图3为下筒体的筒内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4为下筒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5为上筒体的平面示意图;
[0017]附图6为上筒体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附图1至6所述的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样采集器具,包括上筒体1、下筒体2、主绳3和辅绳4。所述上筒体1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下筒体2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上筒体1的下筒壁与所述下筒体2的上筒壁密封套接配合。
[0020]所述下筒体2的下方连接有第一重物块5。所述上筒体1和所述下筒体2之间形成取水腔6,所述取水腔6内设置有第二重物块7,第二重物块7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多干,多个第二重物块7在取水腔6内环向等角度排列,以保持平衡。所述第二重物块7的上端与所述上筒体1连接。所述下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通水柱8,所述通水柱8内设置有竖向贯通的通水孔9,如附图4中所示,通水孔9的下端贯穿下筒体2的底板。所述上筒体1的顶板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透水孔10。所述通水柱8的上端高于下筒体2的筒壁上端,如附图1中所示,当上筒体1和下筒体2的间距较小时,所述通水柱8与所述透水孔10对应插接配合,从而封闭住取水腔6。
[0021]所述主绳3的下端与所述上筒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点为上筒体1的上端的中心区域。所述上筒体1的顶板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连接孔11,连接孔11也设置在上筒体1顶板的中心区域,使本技术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更好。所述辅绳4的下端穿过连接孔11进入取水腔6的内部,并与下筒体2的底板固定连接。
[0022]本技术的工作方式如下:需要采集水样时,手持主绳3将采集器具从监测井放入到地下水中,此时辅绳4不提供拉力。在水中的采集器具如附图2中所示的状态,由于第一重物块5的存在,上筒体1和下筒体2的间距增大,通水柱8和透水孔10相对分离,水从通水孔9和透水孔10进入到取水腔6内,让采集器具在相应深度的水体内悬停一小段时间,从而让相应深度的水样充分进入到取水腔6内。而后手持辅绳4提起采集器具,此时在水中的采集器具如附图1中所示的状态,主绳3不提供拉力。由于第二重物块5的存在,上筒体1和下筒体2的间距减小,通水柱8插入到透水孔10内,从而封闭取水腔6,防止采样器具上提的过程中表层的水混入到取水腔6内,从而获取相应深度的地下水样品。
[0023]所述第一重物块5的上端连接有重物绳12,所述重物绳1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下筒体2的底端中心处,重物绳12的设置可以使采集器具整体的重心下移,进一步提高采样器具的稳定性。
[0024]所述下筒体2的底端周侧设置有若干支撑脚13,提起采样器具后,通过支撑脚13方便将采样器具进行放置。
[0025]所述上筒体1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4,所述出水口14螺纹连接有螺塞15,方便获取所述取水腔6内的水体样品。
[0026]所述透水孔10的上孔口处设置有上延伸环16,上延伸环16可以变相提升透水孔10的深度,使通水柱8与透水孔10相对插接时对取水腔6的封闭效果更好。所述透水孔10的下孔口为倒锥形,倒锥形的孔口使得空气更容易离开取水腔6,防止采集水样的过程中取水腔6内留有气泡,提高获取的水样体积。
[0027]所述辅绳4上设置有柱状密封块17,所述柱状密封块17与所述连接孔11对应插接密封,对取水腔6的密封效果更好。
[0028]如附图4和6中,所述上筒体1的筒壁底端设置有环形套接槽18,且所述环形套接槽18的下槽口处设置有内限位环19。所述下筒体2的筒壁对应插接在所述环形套接槽18内,从而实现上筒体1的下筒壁与下筒体2的上筒壁密封套接配合。所述下筒体2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外限位环20,外限位环20和内限位环19可以防止上筒体1和下筒体2相互脱离。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样采集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筒体(1)、下筒体(2)、主绳(3)和辅绳(4);所述上筒体(1)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下筒体(2)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上筒体(1)的下筒壁与所述下筒体(2)的上筒壁密封套接配合;所述下筒体(2)的下方连接有第一重物块(5);所述上筒体(1)和所述下筒体(2)之间形成取水腔(6),所述取水腔(6)内设置有第二重物块(7),所述第二重物块(7)的上端与所述上筒体(1)连接;所述下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通水柱(8),所述通水柱(8)内设置有竖向贯通的通水孔(9);所述上筒体(1)的顶板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透水孔(10);所述通水柱(8)与所述透水孔(10)对应插接配合;所述主绳(3)的下端与所述上筒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筒体(1)的顶板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连接孔(11);所述辅绳(4)的下端穿过连接孔(11)进入取水腔(6)的内部,并与下筒体(2)的底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样采集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物块(5)的上端连接有重物绳(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雅丹陈鹏温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康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