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412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吸引管,包括连接头、手柄、吸液管和吸液通道,所述连接头、手柄和吸液管均为中空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通道为一体结构。采用该技术方案,吸液通道一体形成,通道内部光滑无缝隙,从而减小了医用吸引管内部堵塞的概率,延长了吸引管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术中细菌感染的发生率。也降低了术中细菌感染的发生率。也降低了术中细菌感染的发生率。

Medical suction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吸引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防堵塞防粘连的医用吸引管。

技术介绍

[0002]在外科手术时,常会用到吸引管,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吸取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冲洗液、血液、组织液等液体,或者骨组织等切削碎屑。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非一次性吸引管通常包括连接头、连接管、手柄和吸液管等部件,组装时将连接头和手柄分别与连接管的两端固定,吸液管则固定于手柄的另一端,连接头、连接管、手柄和吸液管都是中空管道结构,组装完成后,连接头、连接管、手柄和吸液管内部的管道共同组成了吸液通道,吸液通道即吸引过程中液体流经的通道。该种结构形成的吸液通道由于连接的管路多,接缝多,各个接缝容易藏污纳垢,另外吸引管整体为不锈钢材质,不属于不粘材质,加之吸引管整体内径较小,因此清洗时很难将粘附在吸液通道内壁上及连接部位接缝内的血渍粘液等清洗干净,长此以往随着附着物不断增加终会造成吸引管内部出现堵塞现象。
[0003]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防堵塞、防粘连的医用吸引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吸引管,包括连接头(100)、手柄(200)、吸液管(300)和吸液通道,所述连接头(100)、手柄(200)和吸液管(300)均为中空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通道为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00)、手柄(200)和吸液管(300)为一体结构,所述吸液通道由所述连接头(100)、手柄(200)和吸液管(300)内部的管道共同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头(100)、手柄(200)和吸液管(300)内部管道的管壁上,所述内管为中空管道结构,所述吸液通道即所述内管内部的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开口端与所述连接头(100)的开口端(101)齐平,或者所述内管开口端突出于所述连接头开口端(101)并向外弯折后包覆所述连接头开口端(101)。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医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尾端与所述吸液管(300)的尾端(304)齐平,或者所述内管尾端突出于所述吸液管尾端(304)并向外弯折后包覆所述吸液管尾端(30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调节孔(201),所述负压调节孔(201)开孔于所述手柄(200)的侧壁和与其相对应的部分所述内管的管壁。7.根据权利要求3、4或6任一所述的医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所述连接头(100)、手柄(200)和吸液管(300)内部管道的管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为加压缩口、焊接、粘接、卡接或过盈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300)分为连接部(301)和吸液部(302),所述连接部(301)贯穿所述连接头(100)和手柄(200)内部的管道且与所述连接头(100)和手柄(200)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吸液通道即所述吸液管(300)内部管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昌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