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磨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37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磨钻,包括:钻具、连接件、手持件和冲洗系统,所述钻具包括外管、设于所述外管内部可旋转的钻杆、与所述钻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的刀头和钻柄,所述钻柄设于所述连接件和手持件内部的通道中,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外管和所述手持件,所述冲洗系统包括手持件的注水管、注水口、连接件的进水口、冲水通道一、外管的冲水通道二和通道出口;采用该技术方案,使得医用磨钻的整体尺寸尽可能缩小,并在保证不增加整体尺寸的前提下同时搭载冲洗系统,一方面增强了医用磨钻的操作便利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更小尺寸的医用磨钻将提升手术部位的视野范围,并减小误操作和误伤正常组织的危险性。常组织的危险性。常组织的危险性。

Medical grinding dr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磨钻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带冲洗功能的医用磨钻。

技术介绍

[0002]医用磨钻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尤其在传统的耳内镜、侧颅底、鼻颅底手术中,由于病灶位置具有腔室多而小、手术部位结构复杂等特点,更需要用到医用磨钻来进行切除病灶组织等作业。通常,在此类手术时需要配合多种器械同时操作,例如内窥镜提供视野、医用磨钻切割组织、吸引管吸引手术时产生的冲洗流体及血液等,而人体的自然腔道或微创手术所建立的人工创口很小,同时在手术部位采用上述多种医疗器械,一方面不利于医生操作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容易误伤手术部位的正常人体组织,产生不良后果,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0003]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尺寸更细小的、同时带冲洗功能的医用磨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尺寸小、操作便利、更安全的医用磨钻。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磨钻,包括:钻具、连接件、手持件和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具包括外管、设于所述外管内部可旋转的钻杆、与所述钻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的刀头和钻柄,所述外管、连接件和手持件均为中空管道结构,所述钻柄设于所述连接件内部的通道二和所述手持件内部的通道三中;所述连接件分为外管连接部和手持件连接部,所述外管连接部与所述外管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手持件连接部和所述手持件设有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手持件连接部中部的管壁上并与所述通道二相连通;所述手持件的远端端部设有腔室一,所述腔室一的整体形状和管壁内径与所述手持件连接部的整体形状和管壁外径相紧密配合,所述手持件包括注水管和注水口,所述注水管的近端端面设有注水管入口,其远端端部设于所述手持件的远端部并与设于所述腔室一中部管壁上的注水口相连通,所述注水口连通所述腔室一且与所述进水口对准并连通;所述冲洗系统包括所述注水管、所述注水口、所述进水口、冲水通道一、冲水通道二和通道出口,所述冲水通道一为所述通道二的内壁与位于其中的部分所述钻柄的表面之间的缝隙,所述冲水通道二设于所述外管的管壁内,所述通道出口设于所述外管的远端端面或远端端部的管壁上。
[0006]采用该技术方案,使得医用磨钻的整体尺寸尽可能缩小,并在保证不增加整体尺寸的前提下同时搭载冲洗系统,一方面增强了医用磨钻的操作便利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更小尺寸的医用磨钻将提升手术部位的视野范围,并减小误操作和误伤正常组织的危险性。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所述手持件连接部近端的管壁外周表面
设有外螺纹,所述手持件的腔室一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内螺纹。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环及与之形状相匹配的环形凹槽二,所述环形凹槽二环绕设置于所述手持件连接部远端的管壁外表面,所述密封环布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二内并与所述腔室一的内壁紧密接触。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腔室一的近端底部、紧靠所述手持件连接部的近端端面,并紧密套接于所述钻柄上。采用该技术方案,可加强医用磨钻内部冲水通道的密封性,提升冲洗系统的效率,并防止因漏水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0010]优选地,所述钻杆以焊接方式与所述钻柄相连接,所述钻柄的远端端部设有腔道和焊接孔,所述腔道的内径和深度与插入其中的所述钻杆的近端相适配,所述焊接孔为所述钻柄表面与所述腔道贯通的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钻柄还包括挡环和与之形状相适配的环形凹槽一,所述环形凹槽一环绕设置于所述钻柄远端的外表面,所述挡环布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一内,所述挡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手持件连接部和所述外管的近端端面的管壁内径,但小于其所处的部分所述通道二的内径。采用该技术方案,可将钻柄的活动范围限定在通道二和通道三中,防止其滑脱或意外拔出。
[0012]优选地,所述外管连接部与所述手持件连接部邻接处的管壁外表面沿其轴向设有一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手持件远端端面的管壁内径。
[0013]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冲水通道一内的部分所述通道二的内径增大,或者位于所述冲水通道一内的部分所述钻柄的外径变小。采用该技术方案,可增大冲水通道一的水流流量,提高冲洗效率。
[0014]优选地,所述冲水通道二为沿所述外管的内壁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外管内部的通道一相通,所述通道出口设于所述外管的远端端面。
[0015]优选地,所述冲水通道二为沿所述外管的管壁内部纵向延伸的通道四,所述通道四在所述外管的近端端面设有通道入口,所述通道出口设于所述外管远端端部的管壁上。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透视图;
[0019]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透视图;
[0020]图4是连接件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0021]图5是手持件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0022]图6是实施例一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3]图7是实施例二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4]图8是外管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0025]其中,
[0026]100 钻具
[0027]101 外管
[0028]101a 凹槽
[0029]101b 通道四
[0030]101c 通道四入口
[0031]101d 通道四出口
[0032]101e 腔室二
[0033]102 钻杆
[0034]103 刀头
[0035]104 钻柄
[0036]104a 腔道
[0037]104b 焊接孔
[0038]104c 挡环
[0039]104d 环形凹槽一
[0040]104e 圆台结构
[0041]105 通道一
[0042]106 摩擦环
[0043]200 连接件
[0044]201 外管连接部
[0045]202 手持件连接部
[0046]203 进水口
[0047]204 通道二
[0048]205 冲水通道一
[0049]206a 密封环
[0050]206b 环形凹槽二
[0051]207 密封圈
[0052]208 外螺纹
[0053]209 环形凸台
[0054]300 手持件
[0055]301 外壳
[0056]302 腔室一
[0057]303 通道三
[0058]304 螺纹结构
[0059]305 注水管
[0060]305a 注水管入口
[0061]306 注水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磨钻,包括:钻具(100)、连接件(200)、手持件(300)和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具(100)包括外管(101)、设于所述外管(101)内部可旋转的钻杆(102)、与所述钻杆(102)的两端分别连接的刀头(103)和钻柄(104),所述外管(101)、连接件(200)和手持件(300)均为中空管道结构,所述钻柄(104)设于所述连接件(200)内部的通道二(204)和所述手持件(300)内部的通道三(303)中;所述连接件(200)分为外管连接部(201)和手持件连接部(202),所述外管连接部(201)与所述外管(101)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手持件连接部(202)和所述手持件(300)设有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件(200)包括进水口(203),所述进水口(203)设于所述手持件连接部(202)中部的管壁上并与所述通道二(204)相连通;所述手持件(300)的远端端部设有腔室一(302),所述腔室一(302)的整体形状和管壁内径与所述手持件连接部(202)的整体形状和管壁外径相紧密配合,所述手持件(300)包括注水管(305)和注水口(306),所述注水管(305)的近端端面设有注水管入口(305a),其远端端部设于所述手持件(300)的远端部并与设于所述腔室一(302)中部管壁上的注水口(306)相连通,所述注水口(306)连通所述腔室一(302)且与所述进水口(203)对准并连通;所述冲洗系统包括所述注水管(305)、所述注水口(306)、所述进水口(203)、冲水通道一(205)、冲水通道二和通道出口,所述冲水通道一(205)为所述通道二(204)的内壁与位于其中的部分所述钻柄(104)的表面之间的缝隙,所述冲水通道二设于所述外管(101)的管壁内,所述通道出口设于所述外管(101)的远端端面或远端端部的管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磨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所述手持件连接部(202)近端的管壁外周表面设有外螺纹(208),所述手持件(300)的腔室一(302)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内螺纹(30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磨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0)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环(206a)及与之形状相匹配的环形凹槽二(206b),所述环形凹槽二(206b)环绕设置于所述手持件连接部(202)远端的管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昌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