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PC膜片、背光源、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246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7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FPC膜片、背光源、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FPC膜片用于背光源,包括:FPC本体;金手指,设置于FPC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一侧;第一凸耳,垂直设置于FPC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处;第二凸耳,垂直设置于FPC本体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处;其中,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均位于FPC本体沿宽度方向背离金手指的一侧,且均用于覆盖下增光片,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黑色油墨层。通过在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的下端面上设置黑色油墨层,进而可以吸收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下端区域的下增光片中散乱传导漏出的光线,避免此处出现漏光聚光效应,保障背光源的显示效果。保障背光源的显示效果。保障背光源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PC膜片、背光源、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源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FPC膜片、背光源、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机、笔记本、平板、车载显示器等移动终端行业里,对背光源要求不在是只要点亮既为合格品,而是对产品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尤其是对背光源的显示效果要求更为苛刻,背光源要避免灯眼、漏光或其它明暗不均匀的问题;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结构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膜片,通常是设置于所述下增光片上端;并且,在装配时,所述FPC膜片与所述下增光片之间沿高度方向上,往往是存在装配间隙,这就导致该区域容易出现漏光,进而导致该区域出现聚光效应,到时背光源结构的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因此,如何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C膜片、背光源、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结构的FPC膜片与下增光片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PC膜片,用于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FPC本体;金手指,所述金手指设置于所述FPC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一侧;第一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垂直设置于所述FPC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处;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垂直设置于所述FPC本体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处;其中,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均位于所述FPC本体沿宽度方向背离所述金手指的一侧,且均用于覆盖下增光片,且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黑色油墨层。2.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FPC膜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多个LED芯片,以及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反射片、胶铁、导光板、扩散片、下增光片和上增光片;多个所述LED芯片均粘贴于所述FPC膜片上,且多个所述LED芯片与所述金手指均电连接;所述胶铁上设置有灯槽,所述FPC膜片和多个LED芯片均设置于所述灯槽中,且多个LED芯片的发光面正对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位于下增光片上,且所述黑色油墨层朝向所述下增光片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入光台阶和匀光部,所述匀光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入光台阶;入光面,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入光台阶背离所述匀光部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铁包括:胶铁本体;光源端,所述光源端位于所述胶铁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强何东潘连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