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形激光器驱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976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蝶形激光器驱动模块,包括输入电源处理电路、温度控制电路、电流驱动电路、核心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核心控制电路分别与温度控制电路、电流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电流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用于为温度控制电路、电流驱动电路、核心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供电,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输出多个电压值的电压,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用于采集、控制蝶形激光器的温度,所述保护电路用于激光器电流检测和激光器PD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蝶形激光器实现全范围控制,并将电源输入简化为单电源输入,还自带硬件保护电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保护蝶形激光器安全。激光器安全。激光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蝶形激光器驱动模块


[0001]本技术属于蝶形激光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蝶形激光器驱动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蝶形封装激光器的普及,其驱动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针对不同的激光器需要有不同的驱动方式。蝶形封装激光器对温度和电流有很高的要求,不同的温度和电流对激光器光束质量有不同的影响,使用该种激光器需要对温度和电流进行精确控制。目前蝶形激光器的使用大多停留在输入驱动的阶段,主要针对点还是在于激光器本身的使用,而对于和外界交互、激光器保护的功能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蝶形激光器驱动模块,与蝶形激光器交互性较高,智能性较强。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蝶形激光器驱动模块,包括输入电源处理电路、温度控制电路、电流驱动电路、核心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核心控制电路分别与温度控制电路、电流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电流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用于为温度控制电路、电流驱动电路、核心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供电,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输出多个电压值的电压,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用于采集、控制蝶形激光器的温度,所述保护电路用于激光器电流检测和激光器PD检测。
[0005]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输出的电压为5V、3.3V、7.5V和VLD,所述VLD用于为蝶形激光器供电。
[0006]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VLD的电路结构为:5V分别接电容C43一端、电容C44一端、电容C45一端、电容C46一端、芯片N10的1脚和2脚,所述电容C43另一端、电容C44另一端、电容C45另一端、电容C46另一端、芯片N10的3脚、8脚、9脚、电容C49一端、电容C50一端、电容C51一端接地,所述所述电容C49另一端、电容C50另一端、电容C51另一端、芯片N10的5脚、电感L4一端接VLD,所述电感L4另一端接芯片N10的10脚,芯片N10的6脚和7脚分别接高电平或低电平,用于控制VLD输出的电压值,芯片N10的型号为SC194BMLTRT。
[0007]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为:芯片N1的型号为REF200,用于温度采集,芯片N2的型号为MAX1968/9,用于温度控制,芯片N1的7脚和8脚接5V,激光器温度信号的输入接口RT

接芯片N1的1脚、2脚、电容C8一端、比较器N3D的12脚,电容C8另一端接地,比较器N3D的13脚接比较器N3D的14脚、电阻R10一端、电阻R14一端,电阻R14另一端接电容C12一端,电容C12另一端接地,电阻R10另一端接电阻R8一端、比较器N3C的9脚,比较器N3C的10脚接电阻R3一端、电阻R6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地,比较器N3C的8脚接电阻R8另一端、电阻R12一端,电阻R12另一端接电阻R11一端、电容C7一端、比较器N3B的6脚,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电容C6的一端,比较器N3B的5脚接芯片N2的4脚,比较器N3B的7脚接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阻R9一端,电阻R9另一端接芯片N2的3脚。
[0008]进一步的,所述核心控制电路的芯片U2的型号为C8051F021。
[0009]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电路的激光器电流检测电路结构为:激光器电流信号的输入接口IF接电阻R32一端,电阻R32另一端接比较器N7B的5脚、电阻R31一端,电阻R31另一端接二极管V5的负极,比较器N7B的6脚接电容C38一端、电阻R36一端、电阻R37一端,电容C38另一端、电阻R36另一端接VCC,电阻R37另一端接地,比较器N7B的7脚接电阻R35一端、二极管V5的正极,电阻R35另一端作为电流检测信号输出接口;激光器PD检测电路结构为:激光器PD信号的输入接口PD

接电阻R15、比较器N3A的3脚,比较器N3A的4脚接5V,比较器N3A的2脚接比较器N3A的1脚、电阻R13一端,电阻R13另一端作为PD检测信号输出接口,电阻R13另一端接电容C13一端,电容C13另一端、电阻R15另一端、比较器N3A的1脚接地。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对蝶形激光器实现全范围控制,采用温度控制电路对蝶形激光器的温度进行采集、控制,电流驱动电路对蝶形激光器的电流进行控制,核心控制电路与温度控制电路、电流驱动电路连接,可控制激光器温度和电流的调节设定值、可读取激光器温度和电流的实际值、可控制激光器温度控制部分和电流驱动部分的工作状态,使本技术实现了对蝶形激光器的使用温度、电流的全范围设定和调节。
[0012]2.本技术将电源输入简化为单电源输入,设计了输入电源处理电路,以5VDC为输入,输出VDD、VCC、VLD多个电压,为模块和蝶形激光器供电,并且VLD提供多个可选电压值。
[0013]3.本技术自带硬件保护电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保护蝶形激光器安全。保护电路实现了对激光器的电流检测和激光器PD检测,温度控制电路实现了对激光器的温度检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输入电源处理电路的电路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温度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流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核心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0020]图中1

输入电源处理电路,2

温度控制电路,3

电流驱动电路,4

核心控制电路,5

保护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2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蝶形激光器驱动模块,如图1所示,其包括输入电源处理电路1、温度控制电路2、电流驱动电路3、核心控制电路4和保护电路5,所述核心控制电路4分别与温度控制电路2、电流驱动电路3和保护电路5连接,所述电流驱动电路3和保护电路5连接,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1用于为温度控制电路2、电流驱动电路3、核心控制电路
4和保护电路5供电,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1输出多个电压值的电压,所述温度控制电路2用于采集、控制蝶形激光器的温度,所述保护电路5用于激光器的电流检测和激光器PD检测。
[0023]如图2所示,输入电源处理电路1外接的5VDC经过滤波后转变为5V;5V通过稳压芯片U1及外围电路输出VDD(3.3V),用于核心控制电路4供电;5V通过芯片N11及外围电路输出VCC(7.5V),用于模块内运放供电,芯片N11的型号为LY1039F;5V通过芯片N10及外围电路输出VLD,用于激光器电流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蝶形激光器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处理电路、温度控制电路、电流驱动电路、核心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核心控制电路分别与温度控制电路、电流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电流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用于为温度控制电路、电流驱动电路、核心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供电,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输出多个电压值的电压,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用于采集、控制蝶形激光器的温度,所述保护电路用于激光器电流检测和激光器PD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形激光器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输出的电压为5V、3.3V、7.5V和VLD,所述VLD用于为蝶形激光器供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蝶形激光器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VLD的电路结构为:5V分别接电容C43一端、电容C44一端、电容C45一端、电容C46一端、芯片N10的1脚和2脚,所述电容C43另一端、电容C44另一端、电容C45另一端、电容C46另一端、芯片N10的3脚、8脚、9脚、电容C49一端、电容C50一端、电容C51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9另一端、电容C50另一端、电容C51另一端、芯片N10的5脚、电感L4一端接VLD,所述电感L4另一端接芯片N10的10脚,芯片N10的型号为SC194BMLTRT;芯片N10的6脚和7脚分别接高电平或低电平,用于控制VLD输出的电压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形激光器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为:芯片N1的型号为REF200,用于温度采集,芯片N2的型号为MAX1968/9,用于温度控制,激光器温度信号的输入接口RT

接芯片N1的1脚、2脚、电容C8一端、比较器N3D的12脚,芯片N1的7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锐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