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升安全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37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举升安全栅,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立柱,以及两根立柱之间设置的安全栅本体,两根立柱相对一侧均开设有一竖直的轨道槽,轨道槽背面的立柱内部设置有上空腔和下空腔,上空腔的内部安装有气缸;安全栅本体两端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一滑轮组件;安全栅本体底部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件与气缸的伸缩杆端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滑轮组件滑动卡合在轨道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气缸作为安全栅的动力源,其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检修方便,环保;并且,配合安全栅两侧的立柱结构设计和安全栅两侧滑轮组件的双轮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安全栅两端连接件与轨道槽产生刮擦和碰撞,对整个安全栅都具备良好的保护效果。对整个安全栅都具备良好的保护效果。对整个安全栅都具备良好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举升安全栅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栅
,具体为一种举升安全栅。

技术介绍

[0002]安全栅主要用于工厂、车间、仓库间、设备与设施的防护与保护场合,通常安装于物流通道两侧或者生产设备周边,避免搬运设备往来穿梭对人员造成危险,同时也对物流搬运设备自身也起到防护作用。
[0003]目前自动升降安全栅主要分为液压升降系统和链式升降系统,其中液压升降安全栅中以液压油配合液压泵作为升降组件的动力源,虽然升降动力十足,但是一旦液压升降系统出现漏油,或者液压泵故障等,需要更换整套液压系统,维护成本极高,且耗时费力,并且漏油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地污染;而链式升降系统,主要以电机配合链条或吊绳、齿轮或者绞盘作为安全栅的升降动力,该动力系统中由于链条、齿轮或者吊绳和绞盘、往往需要配合其他小型导向轮配合,在使用中很容易出现卡死或者脱齿,造成整个升降系统故障,且故障率较高,而裸露在外的链条在维护时,一般会在其表面图上机油或者黄油,使得整过升降系统从外形来看极为简陋,也为后期维护维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便,并且目前大部分安全栅在升降时,边侧导向部分一般都是采用单向导论设计,导致安全栅长时间使用后,在上升过程中两侧的连接件容易与导向机构产生刮擦和碰撞,造成滑轨或者导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举升安全栅。
[0005]本技术的举升安全栅,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立柱,以及两根立柱之间设置的安全栅本体,两根所述立柱相对一侧均开设有一竖直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背面的立柱内部通过防尘板分隔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上空腔的内部安装有气缸;所述上空腔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一检修盖,所述安全栅本体两端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一滑轮组件;所述安全栅本体底部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件与气缸的伸缩杆端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滑轮组件滑动卡合在轨道槽内,所述滑轮组件包括与安全栅本体相连接的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的一侧分别通过横轴和轮架转动安装有防偏轮和导向轮。
[0006]通过采用气缸作为安全栅的动力源,相比目前液压升降系统和链式升降系统来讲,其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检修方便,环保。
[0007]导向轮为“工”字轮,限位轨条卡合在导向轮的轮面凹槽内,所述导向轮的轮面与轨道槽的槽底贴合,所述导向轮沿轨道槽的延伸方向顺向设置,所述防偏轮呈横向设置,且防偏轮两侧的轮沿与轨道槽两侧的槽壁之间留有3

5毫米的间隙,防偏轮于横轴之前设有轴承,且防偏轮的轮体为橡胶轮。
[0008]并且,配合安全栅两侧的立柱结构设计,以及安全栅两侧滑轮组件的双轮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安全栅两端连接件与轨道槽产生刮擦和碰撞,对整个安全栅都具备良好的保护效果。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槽的中部竖直一体成型有一限位轨条,所述限位轨条下半段的中部开设有一与下空腔相通的长条形穿孔,该穿孔的长度与下空腔的长度相一致,所述穿孔两侧的内壁上从上到下固定胶合有封口刷,所述连接件滑动穿过该穿孔后与气缸端头连接。
[0010]通过将气缸安装在立柱内部,配合防尘板和穿孔内设置封口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气缸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同时还能使得整个安全栅的结构看起来整洁美观。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缸采用三节伸缩气缸或四节伸缩气缸中的一种,且气缸的气源控制阀门连接端口与空气压缩动力源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且气缸的动作控制电路与输送线路路劲上外置的雷达探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0012]通过将气缸启闭控制电路与输送线路上外置的雷达探测器连接,能够使得该升降安全栅具备自动升降功能。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尘板包括固定板和滑动板,所述固定板水平固定安装在立柱内部且靠近轨道槽的一侧,所述滑动板对应固定板的位置处呈水平滑动插接在立柱内部,所述立柱内部的两侧对应滑动板边侧的位置处开设有长条状的卡槽,所述滑动板滑动插接在卡槽内,所述滑动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滑动贯穿立柱背面且与立柱背面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滑动板相对接一端的中部位置设有适配孔。
[0014]通过在上空腔和下空腔之间以防尘板隔开,仅留适配孔用以方便气缸伸缩柱的伸缩之用,这样能够防止灰尘和鼠虫进入上空腔,能够对气缸本体以及管路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适配孔的孔径大小与气缸最外层伸缩柱的尺寸相适配。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采用气缸作为安全栅的动力源,相比目前液压升降系统和链式升降系统来讲,其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检修方便,环保;并且,配合安全栅两侧的立柱结构设计,配合安全栅两侧滑轮组件的双轮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安全栅两端连接件与轨道槽产生刮擦和碰撞,对整个安全栅都具备良好的保护效果。
[0018]2、本技术将气缸安装在立柱内部,配合防尘板和穿孔内设置封口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气缸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同时还能使得整个安全栅的结构看起来整洁美观。
[0019]3、本技术通过将气缸启闭控制电路与输送线路上外置的雷达探测器连接,能够使得该升降安全栅具备自动升降功能。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立柱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滑轮组件与立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立柱;101、上空腔;102、下空腔;2、安全栅本体;3、防尘板;301、固定板;302、滑动板;303、适配孔;4、检修盖;5、气缸;6、卡槽;7、轨道槽;8、限位轨条;9、穿孔;10、连接件;11、滑轮组件;111、安装基座;112、横轴;113、轮架;114、防偏轮;115、导向轮;116、轴承;12、封口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7]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请参阅图1

4,举升安全栅,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立柱1,以及两根立柱1之间设置的安全栅本体2,两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举升安全栅,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立柱(1),以及两根立柱(1)之间设置的安全栅本体(2),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立柱(1)相对一侧均开设有一竖直的轨道槽(7),所述轨道槽(7)背面的立柱(1)内部通过防尘板(3)分隔出上空腔(101)和下空腔(102),所述上空腔(101)的内部安装有气缸(5);所述安全栅本体(2)两端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一滑轮组件(11);所述安全栅本体(2)底部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件(10)与气缸(5)的伸缩杆端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滑轮组件(11)滑动卡合在轨道槽(7)内,所述滑轮组件(11)包括与安全栅本体(2)相连接的安装基座(111),所述安装基座(111)的一侧分别通过横轴(112)和轮架(113)转动安装有防偏轮(114)和导向轮(1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安全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7)的中部竖直一体成型有一限位轨条(8),所述限位轨条(8)下半段的中部开设有一与下空腔(102)相通的长条形穿孔(9),该穿孔(9)的长度与下空腔(102)的长度相一致,所述穿孔(9)两侧的内壁上从上到下固定胶合有封口刷(12),所述连接件(10)滑动穿过该穿孔(9)后与气缸(5)端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安全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115)为“工”字轮,限位轨条(8)卡合在导向轮(115)的轮面凹槽内,所述导向轮(115)的轮面与轨道槽(7)的槽底贴合,所述导向轮(115)沿轨道槽(7)的延伸方向顺向设置,所述防偏轮(114)呈横向设置,且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峰黄小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晋龙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