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628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所述防倒供电装置包括可拆卸包覆夹持在电缆导体上的预装夹持部、用于连接接入母线端的预装转接部和可拆卸的绝缘壳体组件;所述绝缘壳体组件包括用于包覆固定预装夹持部的第一绝缘组件和用于包覆固定预装转接部的第二绝缘组件,所述预装夹持部包括相互卡接的静夹持体和动夹持体,所述静夹持体与动夹持体之间相互卡接后中心形成包覆夹持电缆导体的中心腔筒,在动夹持体上设置有水平垂直于中心腔筒的固定孔,在固定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地进行拆装从而完成用电传输或取电转接以及能对电缆线部位裸露的导体进行防水密封,提高了防水性能,避免电缆线部位裸露部位进水。部位裸露部位进水。部位裸露部位进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供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高压大电流配电网输电线接入用户或者是在箱变车、发电车、电动汽车的充电器充电连接等各种作业的频次大大增多,为实现配电网输电线与用户端的电缆相连时,在目前大多方采用接入方式是将用户端接入电母线与配电网输电线路进行缠绕捆绑方式连接,此种方式往往会导致接线不牢固,容易发生断线,密闭性较差,防水性能较差,给维修、抢修人员带来大量的工作。如果进行停电接线作业,不仅会影响到输电线路上的用户用电需求,在没有防倒供电处理的情况下,贸然进行连接电缆线的安装、拆卸或者检修,用电设备会倒供电到输电线路上,从而使输电线路上任然带电,势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是带电进行作业,在接线作业过程中会接触到带电体,容易造成触电危险,而且接线作业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0分钟以上才能完成连接工作。为此,亟需提供一种快速防倒供电装置以解决快速接线供电目的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可以快速地进行拆装从而完成用电传输或取电转接,而且能将接电的电缆线部位裸露的导体进行防水密封,提高了防水性能,避免电缆线部位裸露部位进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效果:
[0004]根据本发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所述防倒供电装置包括可拆卸夹合在电缆导体上的预装夹持部和用于连接接入母线端的预装转接部,所述预装夹持部的外壁和预装转接部的外部包覆固定有绝缘壳体组件,所述预装夹持部和预装转接部相互一体连接并包覆固定于绝缘壳体组件内。
[0005]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绝缘壳体组件包括用于包覆固定预装夹持部的第一绝缘组件和用于包覆固定预装转接部的第二绝缘组件,所述预装夹持部包括相互卡接的静夹持体和动夹持体,所述静夹持体和动夹持体包覆固定在第一绝缘组件内,所述静夹持体与动夹持体之间相互卡接后中心形成包覆夹持电缆导体的中心腔筒,在动夹持体上设置有水平垂直于中心腔筒的固定孔,在固定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在静夹持体的外壁上且位于固定孔与中心腔筒的轴线垂直的下方设置有预装转接部。
[0006]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静夹持体的两侧夹持口内壁且沿中心腔筒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的第一滑动卡槽,在动夹持体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滑动卡槽相对滑动的卡接肋条。
[0007]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1个或2个以上,通过在多个固定孔将紧固螺栓拧入其中,使紧固螺栓与电缆线的导体之间进行紧压接触,从而将静夹持体稳
定固定在电缆线上。
[0008]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装转接部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分别包覆固定在第二绝缘组件内,所述第一转接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静夹持体的外壁上,在第一转接部的下端侧部且沿中心腔筒的轴线方向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
[0009]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组件包括前绝缘槽和后绝缘槽,在所述前绝缘槽的前侧壁设置有用于包覆套设所述第二转接部的绝缘筒体,所述后绝缘槽设置在第一转接部的后侧,在第一转接部的左右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动卡槽,所述前绝缘槽的内壁滑动卡接在第二滑动卡槽内,所述后绝缘槽的槽口边缘与所述前绝缘槽的槽口边缘扣接。
[0010]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接部垂直固定于所述在第一转接部的下端前侧壁上,在第二转接部的自由端部上设置有外螺纹,在第二转接部自由端部的外螺纹上连接有防水盖。
[0011]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组件包括两个对合卡接的第一绝缘分壳和第二绝缘分壳,所述第一绝缘分壳沿静夹持体外壁包覆设置后与沿所述动夹持体外壁包覆的第二绝缘分壳进行对合卡接。
[0012]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第一绝缘分壳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绝缘防水壳,在所述第二绝缘分壳两端设置有第二绝缘防水壳,在第一绝缘防水壳的两侧开口边缘设置有卡接槽,在第二绝缘防水壳的两侧开口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槽对应卡合的卡接头,所述第一绝缘分壳与第二绝缘分壳卡接时,使第一绝缘防水壳与第二绝缘防水壳之间通过卡接头与卡接槽进行卡接。
[0013]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第一绝缘防水壳的内壁和第一绝缘防水壳的内壁设置有环状防水挤压条。
[0014]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预装式快接防倒电装置可以快速地进行拆装,从而完成用电传输或取电转接,而且能将接电的电缆线部位裸露的导体进行防水密封,提高了防水性能,避免电缆线部位裸露部位进水,提高输电线路快速取电和供电安全保障和实用性。需要检修时,拉动动夹持体使其打开后方可进行检修,检修完毕将动夹持体恢复原位即可。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的外形结构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静夹持体和动夹持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预装夹持部1,预装转接部2,绝缘壳体组件3,电缆10,第一绝缘组件30,第二绝缘组件31,静夹持体100,动夹持体101,中心腔筒102,固定孔103,紧固螺栓104,第一滑动卡槽105,卡接肋条106,第一转接部200,第二转接部201,第二滑动卡槽202,外螺纹203,第一绝缘分壳300,第二绝缘分壳301,第一绝缘防水壳302,第二绝缘防水壳303,卡接槽304,卡接头305,环状防水挤压条306,前绝缘槽310,后绝缘槽311,绝缘筒体312,防水盖3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技术的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所述防倒供电装置包括可拆卸夹合在电缆导体上的预装夹持部1和用于连接接入母线端的预装转接部2,所述预装夹持部1与预装转接部2的外部包覆固定有绝缘壳体组件3,所述预装夹持部1和预装转接部2相互一体连接并包覆固定于绝缘壳体组件3内,本技术的预装式快接防倒电装置可预装固定在低压母线电缆10上,并配合大电流电缆端快速拔插连接,实现快速取电和供电的需求;当母线电缆10剥皮后将预装转接部2套接在剥皮部分的电缆10的导体上,预装转接部2内壁的金属与电缆10的导体固定连接,其预装转接部2外壁的绝缘体对其剥皮部分进行密封绝缘,预装转接部2从电缆10的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供电装置包括可拆卸夹合在电缆导体上的预装夹持部和用于连接接入母线端的预装转接部,所述预装夹持部的外壁和预装转接部的外部包覆固定有绝缘壳体组件,所述预装夹持部和预装转接部相互一体连接并包覆固定于绝缘壳体组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组件包括用于包覆固定预装夹持部的第一绝缘组件和用于包覆固定预装转接部的第二绝缘组件,所述预装夹持部包括相互卡接的静夹持体和动夹持体,所述静夹持体和动夹持体包覆固定在第一绝缘组件内,所述静夹持体与动夹持体之间相互卡接后中心形成包覆夹持电缆导体的中心腔筒,在动夹持体上设置有水平垂直于中心腔筒的固定孔,在固定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在静夹持体的外壁上且位于固定孔与中心腔筒的轴线垂直的下方设置有预装转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静夹持体的两侧夹持口内壁且沿中心腔筒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的第一滑动卡槽,在动夹持体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滑动卡槽相对滑动的卡接肋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1个或2个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转接部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分别包覆固定在第二绝缘组件内,所述第一转接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静夹持体的外壁上,在第一转接部的下端侧部且沿中心腔筒的轴线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锋李伟莫剑省莫慧覃杏林陈思敏李艳萍谢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