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前后极扣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扣合结构领域,特别涉及风扇前后极扣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两个风扇的通道一致,一般会对两个风扇进行对接,使得两个风扇的两端连接在以前,而在两个风扇的连接中,一般是对两个风扇的安装框进行连接,而安装框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扣合的方式,来方便对两个安装框的连接,而现有扣合方式一般为前后极一体式扣合,扣入后难以拆卸,不良维修时只能报废整个框体,损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扇前后极扣合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风扇前后极扣合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二安装框连接于第一安装框的底端,所述第一安装框与第二安装框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旋转扣钩组件,相邻两个所述旋转扣钩组件之间设置有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框与第二安装框之间;
[0005]所述旋转扣钩组件包括上配合组件和下配合组件,所述上配合组件与第一安装框的底端连接,所述下配合组件与第二安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风扇前后极扣合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框(1)和第二安装框(2),所述第二安装框(2)连接于第一安装框(1)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1)与第二安装框(2)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旋转扣钩组件(3),相邻两个所述旋转扣钩组件(3)之间设置有卡扣组件(4),所述卡扣组件(4)设置于第一安装框(1)与第二安装框(2)之间;所述旋转扣钩组件(3)包括上配合组件(31)和下配合组件(32),所述上配合组件(31)与第一安装框(1)的底端连接,所述下配合组件(32)与第二安装框(2)的顶部连接,所述上配合组件(31)与下配合组件(32)相互配合;所述上配合组件(31)包括上配合板(311)和第一限位块(312),所述第一限位块(312)连接于上配合板(311)底部的边角处;所述下配合组件(32)包括下配合槽(321)和第二限位块(322),所述第二限位块(322)与下配合槽(321)内部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322)与第一限位块(312)相互扣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前后极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配合板(311)与第一安装框(1)的顶端连接,所述上配合板(311)与第一安装框(1)呈一体化设置,所述上配合板(311)与第一限位块(312)呈一体化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前后极扣合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长桥,
申请(专利权)人:广泰电机吴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