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20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具,用于安装电机,治具包括:治具本体;第一安装位,第一安装位设于治具本体;第二安装位,第二安装位设于治具本体;其中,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一电机,第二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电机安装时没有辅助安装的工具导致电机安装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通过提供一种治具实现辅助安装电机,从而提高电机安装效率的技术效果。技术效果。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安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空调作为一种调节室内温湿度变化的常用电器,其普及率也飞速增长。对于一般空调而言,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上均会安装有电机,例如室内机的贯流风轮和室外机的轴流风叶。但空调上安装的电动机种类不同,尤其是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在实际安装时,不同的电机种类需要分别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会由于没有合适的辅助安装工具导致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进而导致整个空调器的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电机安装时没有辅助安装的工具导致电机安装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通过提供一种治具实现辅助安装电机,从而提高电机安装效率的技术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治具,用于安装电机,治具包括:治具本体;第一安装位,第一安装位设于治具本体;第二安装位,第二安装位设于治具本体;其中,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一电机,第二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电机。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治具能够用于向其他结构上安装电机,治具本体为方形,大小便于手拿,方便工作人员手拿治具进行电机安装。治具本体上设有两个安装位,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便于安装电机,并且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一电机、第二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电机,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便于安装不同的电机。治具上设有两个安装位便于不同种的电机使用一个治具进行安装,工作人员只需要带有这一个治具就能够对不同种的电机进行安装,更加便捷。并且治具上设有安装位,安装位的大小均和电机大小相适配,便于安装电机。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一安装位为直流电机安装位,第二安装位为交流电机安装位。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便于治具可以同时对两种常用的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进行辅助安装,满足了现有的大多数电机安装的需求。工作人员在安装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时,不会再切换使用其他辅助安装的工具,使用本案中的治具就能够满足安装需求,并且,减少了工作人员携带工具的数量,更加高效便捷。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分别设于治具本体的相对两个侧面。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安装位所在侧面上有“直流”字样的标识,第二安装位所在的侧面上有“交流”字样的标识。工作人员根据标识能够快速分辨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安装位。当安装电机时,电机上的电机轴可以安置在两个凹槽的连接处,这样电机的电机轴也有了放置空间,在安装时,电机轴就不会因为安装不当导致跳动或者中心偏移。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治具还包括:电机轴避让位,电机轴避让位与第一安装位相连通,电机轴避让位与第二安装位相连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电机轴避让位与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为电机轴提供避让空间,防止电机轴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碰撞和摩擦,造成电机轴损坏。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电机轴避让位为通孔,通孔将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贯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孔将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相贯穿,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能够共用一个电机轴避让位,更加节省空间。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一安装位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从治具本体的表面向内凹陷;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连通,第二凹槽从与第一凹槽连接处向远离第一凹槽一侧凹陷;其中,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在连接处之间形成平台。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安装位上设有第一凹槽来放置直流电机的防水罩,便于适应安装带有防水罩的直流电机。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之间设有平台,便于将防水罩支撑固定住,直流电机在治具内不会轻易的晃动,便于安装。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槽孔。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设置至少一个槽孔与长螺栓相适配,便于防水罩固定在第一凹槽内,使整个直流电机更加稳固的放置在治具内,安装时更加稳定便捷。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一安装位还包括:限位槽,限位槽设于治具本体相邻两个侧面之间,并沿治具本体表面向内凹陷;其中,相邻两个侧面中任意一个侧面为第一凹槽所在的侧面,限位槽与第一凹槽相连通。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设有限位槽能够提高治具对多种电机的适应程度。限位槽能够更好的将电机稳定的放置在治具内。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二安装位包括: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从治具本体的表面向内凹陷。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三凹槽和交流电机相适配,便于固定安装交流电机,使治具既能够安装直流电机的同时也能够通过第三凹槽安装交流电机。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二安装位还包括:至少两个扣手位,至少两个扣手位设于治具本体相邻两个侧面之间,并沿治具本体表面向内凹陷;其中,相邻两个侧面中任意一个侧面为第三凹槽所在的侧面,至少两个扣手位与第三凹槽相连通。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设置有至少两个扣手位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在安装作业时拿取治具,更加便捷,便于提高电机的安装效率。
[0024]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0025](1)本案提出的治具能够即能安装直流电机又能安装交流电机;
[0026](2)设置有电机轴避让位,保证了安装过程中电机轴不会受到碰撞和摩擦;
[0027](3)本案中的治具提高了电机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治具上第一安装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治具上第二安装位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直流电机安装示意图。
[0031]图4为交流电机安装示意图。
[0032]图5为直流电机安装后的剖面图。
[0033]图6为交流电机安装后的剖面图。
[0034]图7为防水罩与直流电机安装示意图。
[0035]图8为第一顶出风外机与直流电机安装示意图。
[0036]图9为第二顶出风外机与交流电机安装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00

治具;110

治具本体;120

第一安装位;121

第一凹槽;122

第二凹槽;123

平台;123a

至少一个槽孔;124

限位槽;130

第二安装位;13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具,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电机,所述治具(100)包括:治具本体(110);第一安装位(120),所述第一安装位(120)设于所述治具本体(110);第二安装位(130),所述第二安装位(130)设于所述治具本体(110);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位(120)用于安装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安装位(130)用于安装第二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120)为直流电机(210)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130)为交流电机(220)安装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120)与所述第二安装位(130)分别设于所述治具本体(110)的相对两个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100)还包括:电机轴避让位(140),所述电机轴避让位(140)与所述第一安装位(120)相连通,所述电机轴避让位(140)与所述第二安装位(130)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避让位(140)为通孔(141),所述通孔(141)将所述第一安装位(120)和所述第二安装位(130)贯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120)包括: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一凹槽(121)从所述治具本体(110)的表面向内凹陷;第二凹槽(12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李晨晨王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