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湙宁专利>正文

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79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涉及臭氧设备技术领域。该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包括反应箱体,上述反应箱体包括反应腔和用于分解多余臭氧的处理腔,上述反应箱体设置有用于连通上述反应腔和上述处理腔的第一流通管,上述反应箱体设置有臭氧发生器,上述臭氧发生器连接有导气管,上述导气管的自由端穿过上述反应箱体置于上述反应腔内,上述反应箱体开设有与上述反应腔相通的进水口、排水口,上述反应箱体开设有与上述处理腔相通的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其能够防止臭氧泄漏到空气中,杜绝人员因臭氧浓度较高引起不适,同时也有提高臭氧的循环利用。高臭氧的循环利用。高臭氧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臭氧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臭氧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以实现杀菌作用。臭氧对细菌的灭活反应总是进行的很迅速,与其它杀菌剂不同的是:臭氧能与细菌细胞壁脂类的双键反应,穿入菌体内部,作用于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臭氧还作用于细胞内的核物质,如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破坏DNA。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分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出现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凋亡。
[0003]臭氧虽然对杀菌有效,但是其一旦泄漏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当环境中臭氧浓度偏高时,又是一种环境污染气体,它是温室效应气体之一,杀灭细菌的同时也对人体细胞构成损伤,在静电区,打印机旁,都应注意通风,避免臭氧浓度过高引起的毒性效应,故臭氧接触反应器中气体防泄则尤为重要。
[0004]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其能够防止臭氧泄漏到空气中,杜绝人员因臭氧浓度较高引起不适,同时也有提高臭氧的循环利用。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包括反应箱体,上述反应箱体设置有反应腔和用于分解多余臭氧的处理腔,上述反应箱体设置有用于连通上述反应腔和上述处理腔的第一流通管,上述反应箱体设置有臭氧发生器,上述臭氧发生器连接有导气管,上述导气管的自由端与上述反应腔连通,上述反应箱体开设有与上述反应腔相通的进水口、排水口,上述反应箱体开设有与上述处理腔相通的排气口。
[0008]反应箱体由原有的单一的反应腔增加了一个配合分解的处理腔,可以有效的防止反应遗留的多余的臭氧进入到空气中,既避免了臭氧对于空气的污染,同时防止其集中挥发到空气中造成特定区域的臭氧含量较为集中,从而避免了人员因臭氧含量过高产生不适。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反应箱体转动设置有搅拌器,上述搅拌器的搅拌部设置于上述反应腔。
[0010]在上述实施例中,搅拌器的加入使得反应腔内液体和臭氧可以充分混合,有助于缩短消毒杀菌的时间。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搅拌器设置有内腔,上述导气管的自由端与上述搅拌器卡接,上述搅拌器自由端设置有气孔。
[0012]臭氧经由导气管进入到搅拌器中,随后经由气孔进入到液体内,气体在搅拌器的
作用变成搅拌气柱,进一步加速臭氧和液体之间的混合。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棒主体和搅拌分支,上述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上述气孔均设置于上述搅拌分支。
[0014]搅拌分支的加设一方面增加了臭氧气柱的数量,有助于臭氧和液体的充分混合,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叠加的作用使得臭氧气柱在液体中分层搅拌。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设置于上述反应箱体的中央处理器,上述处理腔内设置有负压风机,上述负压风机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
[0016]当要向外排放气体,或者回流管加设需要将残余气体回收利用时,中央处理器向负压风机发送指令,负压风机工作,将气体经由排气口排出,加速处理腔内气体的流动速度。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腔内设置有加热器,上述加热器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
[0018]加热器可以提升处理腔内气体的温度,加速臭氧的分解。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臭氧检测仪,上述臭氧检测仪电连接于中央处理器。
[0020]臭氧检测仪的加设可以实时监控处理腔内臭氧的浓度,便于监督处理腔内的情况,从而避免臭氧还没分解完成就被排放出。
[00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排水口连通有第二流通管,上述第二流通管的开口端连接有沉淀箱体,上述沉淀箱体设置有放水口。
[0022]被消毒杀菌后的液体经由排水口进入到沉淀箱体内,静置的过程中液体含有的残留气体会逐渐分解,减少残留臭氧流入空气的
[00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放水口处设置有水位传感器,上述水位传感器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
[0024]水位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可以实时监测液体的位置,避免将内部的气体排出沉淀池外,避免残留的臭氧进入外界。
[00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反应箱体设有与上述处理腔相通的回气口,上述回气口连通有第三流通管,上述第三流通管的开口端连通于上述沉淀箱体。
[0026]沉淀箱体内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三流通管和回气口进入到处理腔中,便于对臭氧进行集中的处理。
[002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8]1)该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打破原有的单一的反应腔增加了一个配合分解的处理腔,可以有效的防止反应遗留的多余的臭氧进入到空气中,既避免了臭氧对于空气的污染;
[0029]2)该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中处理腔的加设可以将气体与液体进一步进行分离,增加残留臭氧的分解速度,加快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
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的结构图的剖视图;
[0032]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标:1

反应箱体,2

反应腔,3

处理腔,4

第一流通管,5

臭氧发生器,6

导气管,7

进水口,8

排水口,9

排气口,10

搅拌器,11

内腔, 12

气孔,13

搅拌棒主体,14

搅拌分支,15

负压风机,16

中央处理器, 17

加热器,18

臭氧检测仪,19

沉淀箱体,20

第二流通管,21

放水口, 22

水位传感器,23

回气口,24

第三流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箱体,所述反应箱体设置有反应腔和用于分解多余臭氧的处理腔,所述反应箱体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反应腔和所述处理腔的第一流通管,所述反应箱体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自由端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反应箱体开设有与所述反应腔相通的进水口、排水口,所述反应箱体开设有与所述处理腔相通的排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体转动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部设置于所述反应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设置有内腔,所述导气管的自由端与所述搅拌器卡接,所述搅拌器自由端设置有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棒主体和搅拌分支,所述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气孔均设置于所述搅拌分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臭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湙宁
申请(专利权)人:杨湙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