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体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570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活塞体修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面开设有修复槽,修复槽内壁上固接有保温层,保温层内设置有坩埚,坩埚与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加热层,坩埚内设置有修复液,坩埚底面连通有排料机构,修复槽顶部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溅机构,两个支撑杆的顶面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底部固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底部固接有转轴,转轴底面固接有导向条,导向条的两端分别贯穿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条底面固接有复位机构,导向板底部固接有卡紧爪,转轴外套设有抵接筒,抵接筒与转轴通过螺纹连接,抵接筒底部外壁设置为锥形结构,抵接筒底部外壁与第二弧形面滑动接触。抵接筒底部外壁与第二弧形面滑动接触。抵接筒底部外壁与第二弧形面滑动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体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活塞
,特别是涉及一种活塞体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铸铝活塞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中的杂质问题,活塞顶面和外壁在加工时暴露出气孔或者麻点,通常采用铝材进行点焊修复,但是焊材与活塞表面的结合性差,继续加工时焊材容易脱落,特别是气孔或者麻点较多的情况下,修复工作量大,部分气孔太小而难以发现或者修复。
[0003]因此,亟需一种活塞体修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塞体修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活塞体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修复槽,所述修复槽内壁上固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坩埚,所述坩埚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坩埚内设置有修复液,所述坩埚底面连通有排料机构,所述修复槽顶部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溅机构,所述底座顶面两端分别固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固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修复槽(2),所述修复槽(2)内壁上固接有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内设置有坩埚(4),所述坩埚(4)与所述保温层(3)之间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坩埚(4)内设置有修复液,所述坩埚(4)底面连通有排料机构,所述修复槽(2)顶部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溅机构,所述底座(1)顶面两端分别固接有支撑杆(5),两个所述支撑杆(5)的顶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固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底部固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底面固接有导向条(7),所述导向条(7)设置为矩形结构,所述导向条(7)的两端分别贯穿设置有导向板(8),所述导向条(7)底面固接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导向板(8)底部固接,所述导向板(8)侧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壁与所述导向条(7)外壁滑动接触,所述导向板(8)底部固接有卡紧爪(9),所述导向板(8)靠近所述转轴(6)的侧面设置为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转轴(6)外壁相适配,所述第一弧形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弧形面,所述转轴(6)外壁开设有螺纹,所述转轴(6)外套设有抵接筒(10),所述抵接筒(10)与所述转轴(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抵接筒(10)底部外壁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抵接筒(10)底部外壁与所述第二弧形面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11),所述升降板(11)的底面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杆(5)顶面固接,所述升降板(11)顶面两端分别固接有一个气缸(12),所述气缸(12)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升降板(11)固接有升降杆(13),所述升降杆(13)的底部与所述驱动机构顶面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塞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板(14),所述驱动板(14)的顶面与所述升降杆(13)底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冀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