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43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路器;断路器包括壳体、双金属元件和连杆,壳体设置有窗口;双金属元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内,且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过载指示部,连杆的第二端与双金属元件传动配合;其中,当断路器过载跳闸时,双金属元件发生形变,且双金属元件能驱动连杆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至少部分的过载指示部从窗口露出;当断路器短路跳闸时,过载指示部被壳体遮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断路器能够在切断线路时提示用户线路是出现了过载的情况还是短路的情况,以提升用户体验。以提升用户体验。以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主要用于过载和短路保护,是终端配电电路的必须品;其中,当线路过载导致断路器切断电路时,说明线路负载过大,要么关掉部分用电设备,要么更换电流规格更大一些的断路器;当线路短路导致断路器切断电路时,说明某处火零线短接在一起了,必须要排除掉故障后才能再次恢复电路。
[0003]但是,相关技术提供的断路器无法让用户知晓,线路是过载还是短路,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其能够在切断线路时提示用户线路是出现了过载的情况还是短路的情况,以提升用户体验。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
[0007]壳体,壳体设置有窗口;
[0008]双金属元件,双金属元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
[0009]连杆,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内,且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过载指示部,连杆的第二端与双金属元件传动配合;其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设置有窗口(110);双金属元件(200),所述双金属元件(2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内部;连杆(300),所述连杆(3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且所述连杆(300)的第一端设置有过载指示部(301),所述连杆(300)的第二端与所述双金属元件(200)传动配合;其中,当所述断路器过载跳闸时,所述双金属元件(200)发生形变,且所述双金属元件(200)能驱动所述连杆(30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至少部分的所述过载指示部(301)从所述窗口(110)露出;当所述断路器短路跳闸时,所述过载指示部(301)被所述壳体(100)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00)包括连杆本体(310)和驱动部(320),所述连杆本体(310)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部(320)连接,所述连杆本体(310)与所述壳体(100)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320)与所述双金属元件(200)传动配合;当所述断路器过载跳闸时,所述双金属元件(200)发生形变,且所述双金属元件(200)能驱动所述驱动部(320)带动所述连杆本体(310)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20)具有容纳空间(323),所述双金属元件(200)插接于所述容纳空间(32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20)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321)和第二板(322),所述第一板(321)与所述连杆本体(310)连接,且所述第一板(321)和所述第二板(322)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323);所述第二板(322)与所述双金属元件(200)传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00)还包括第三板(330),所述第三板(330)与所述连杆本体(310)的第一端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慎虎陈鸣郭银和刘红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低压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