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嵌塞监测复位装置及嵌塞复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533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隙嵌塞监测复位装置及嵌塞复位方法,缝隙嵌塞监测复位装置包括缓冲组件、侧板组件和监测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两行两列气柱,每个气柱的侧壁上设有复位气孔,复位气孔连接有复位气管,复位气管的端部设有复位气嘴;侧板组件,设有两组,分别为第一侧板组件和第二侧板组件,且分别连接在缓冲组件的两侧,第一侧板组件和第二侧板组件均包括多孔板、配油结构和顶柱,多孔板在远离缓冲组件的一侧上开设有多排多列顶柱孔,多孔板内设置有多个配油排孔,每一个配油排孔与一排顶柱孔连通,配油结构包括与多个配油排孔一一对应的配油排以及与多个配油排的第一端连通的进油腔。个配油排的第一端连通的进油腔。个配油排的第一端连通的进油腔。

Gap impaction monitoring reset device and impaction rese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隙嵌塞监测复位装置及嵌塞复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缝隙嵌塞监测复位装置及嵌塞复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结构缝隙常见于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缝隙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应力超限结构破坏导致的裂缝,如结构性裂缝、脆性断裂裂缝、沉降裂缝等;另一类为施工缝隙,由施工需要特别预设的缝隙,如现代结构的防震缝、温度伸缩缝,及传统木结构建筑中榫卯节点间为便于安装预留的缝隙。尽管部分缝隙对于建筑结构是必须的,但缝隙的存在对结构安全造成潜在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地震作用下的安全隐患问题,如梁

柱节点,当节点存在缝隙时,节点刚度及承载力将大幅降低。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多个导向座;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设置;绞线,绕设在导向座上,所述绞线的第一端连接有绞线端座,所述绞线端座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绞线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之间的空间且连接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能够收紧及释放所述绞线;弹性组件,设置有四组,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且分别靠近所述第二面板的边角,且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气柱,设有两组,一组气柱的连线与另一组气柱的连线相交成十字,每组所述气柱包括两个气柱,所述第一面板上对应每个所述气柱设有一个气道及与所述气道的第一端连通的气槽,所述气柱为第一端设有开口、第二端封闭的弹性中空柱体,所述第一面板上环绕所述气槽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气柱的第一端嵌在所述第一限位槽中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气槽相对,所述气柱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面板抵接,所述气道的第二端设有气嘴,所述气嘴连接有气压表。
[0004]上述现有技术能够在兼顾缝隙嵌塞的同时,具有缝隙变形监测、缝隙震后复位的功能。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忽略了缝隙的两侧壁并非绝对平整的问题,无法适用于缝隙侧壁不平整时的嵌塞,因此适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无法适用于缝隙侧壁不平整时的嵌塞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于缝隙侧壁不平整时的嵌塞的缝隙嵌塞监测复位装置及嵌塞复位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缝隙嵌塞监测复位装置,包括:缓冲组件,包括两行两列气柱,每个所述气柱的侧壁上设有复位气孔,所述复位气孔连接有复位气管,所述复位气管的端部设有复位气嘴;侧板组件,设有两组,分别为第一侧板组件和第二侧板组件,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缓冲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和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均包括多孔板、配油结构和顶柱,所述多孔板在远离所述缓冲组件的一侧上开设有多排多列
顶柱孔,所述多孔板内设置有多个配油排孔,每一个所述配油排孔与一排所述顶柱孔连通,所述配油结构包括与多个所述配油排孔一一对应的配油排以及与多个所述配油排的第一端连通的进油腔,所述进油腔连接有进油嘴,每个所述配油排上设有与对应排的顶柱孔一一对应的出油孔,所述配油排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配油排孔中,具有使所述出油孔与所述顶柱孔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出油孔被所述配油排孔的孔壁遮挡的第二位置,所述顶柱设有多排多列,并与多排多列所述顶柱孔一一对应,所述顶柱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顶柱孔中;监测组件,包括:第一监测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的底端,且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延伸;第一延长指针,包括第一延长指针固定端和第一延长指针指示端,所述第一延长指针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的底端且远离所述第一监测尺的一侧,所述第一延长指针指示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监测尺上;第一指针,包括第一指针固定端和第一指针指示端,所述第一指针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的底端且靠近所述第一监测尺的一侧,所述第一指针指示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监测尺上;第二监测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的顶端,且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延伸,所述第二监测尺与所述第一监测尺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和所述第二侧板组件的同一侧;第二延长指针,包括第二延长指针固定端和第二延长指针指示端,所述第二延长指针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的顶端且远离所述第二监测尺的一侧,所述第二延长指针指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监测尺上;第二指针,包括第二指针固定端和第二指针指示端,所述第二指针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的顶端且靠近所述第二监测尺的一侧,所述第二指针指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监测尺上。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监测尺包括:第一监测尺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的底端;第一远端刻盘,与所述第一监测尺端座垂直相连,并朝向第二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延伸,所述第一延长指针指示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远端刻盘上;第一近端刻盘,与所述第一监测尺端座的端部垂直相连呈L型,并朝向第二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延伸,所述第一指针指示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近端刻盘上,所述第一近端刻盘的刻度密于所述第一远端刻盘的刻度;和/或,所述第二监测尺包括:第二监测尺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的顶端;第二远端刻盘,与所述第二监测尺端座垂直相连,并朝向第一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延伸,所述第二延长指针指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远端刻盘上;第二近端刻盘,与所述第二监测尺端座的端部垂直相连呈L型,并朝向第一侧板组件中的所述多孔板延伸,所述第二指针指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近端刻盘上,所述第二近端刻盘的刻度密于所述第二远端刻盘的刻度。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延长指针固定端和所述第一延长指针指示端之间通过第一杆臂相连,所述第一延长指针指示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杆臂的横截面积;和/或,所述第二延长指针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延长指针指示端之间通过第二杆臂相连,所述第二延长指针指示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杆臂的横截面积。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指针指示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指针固定端的横截面积;
和/或,所述第二指针指示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指针固定端的横截面积。
[0010]可选地,所述配油排孔贯穿所述多孔板,所述配油排的长度大于所述配油排孔的长度,所述配油结构还包括封堵多个所述配油排的第二端的封板。
[0011]可选地,所述多孔板内还设有:回油支道,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排顶柱孔之间,所述顶柱孔通过卸油道与所述回油支道连通;回油主道,设置在多条所述回油支道的同一侧,且与所述回油支道连通,所述回油主道的一端连接回油嘴,所述回油嘴伸出所述多孔板。
[0012]可选地,所述顶柱包括实心柱体及实心柱帽,所述柱体的直径与所述出油孔直径相等,所述柱帽为半球形。
[0013]可选地,所述多孔板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所述气柱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
[0014]可选地,所述气柱的侧壁为波纹形。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嵌塞复位方法,应用于所述的缝隙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隙嵌塞监测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组件,包括两行两列气柱(1),每个所述气柱(1)的侧壁上设有复位气孔(101),所述复位气孔(101)连接有复位气管(2),所述复位气管(2)的端部设有复位气嘴(3);侧板组件,设有两组,分别为第一侧板组件(4)和第二侧板组件(5),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缓冲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组件(4)和所述第二侧板组件(5)均包括多孔板(401)、配油结构(402)和顶柱(403),所述多孔板(401)在远离所述缓冲组件的一侧上开设有多排多列顶柱孔(4011),所述多孔板(401)内设置有多个配油排孔(4012),每一个所述配油排孔(4012)与一排所述顶柱孔(4011)连通,所述配油结构(402)包括与多个所述配油排孔(4012)一一对应的配油排(4021)以及与多个所述配油排(4021)的第一端连通的进油腔(4022),所述进油腔(4022)连接有进油嘴(4023),每个所述配油排(4021)上设有与对应排的顶柱孔(4011)一一对应的出油孔(40211),所述配油排(402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配油排孔(4012)中,具有使所述出油孔(40211)与所述顶柱孔(4011)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出油孔(40211)被所述配油排孔(4012)的孔壁遮挡的第二位置,所述顶柱(403)设有多排多列,并与多排多列所述顶柱孔(4011)一一对应,所述顶柱(40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顶柱孔(4011)中;监测组件,包括:第一监测尺(6),固定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组件(4)中的所述多孔板(401)的底端,且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组件(5)中的所述多孔板(401)延伸;第一延长指针(7),包括第一延长指针固定端(701)和第一延长指针指示端(702),所述第一延长指针固定端(70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组件(5)中的所述多孔板(401)的底端且远离所述第一监测尺(6)的一侧,所述第一延长指针指示端(702)延伸至所述第一监测尺(6)上;第一指针(8),包括第一指针固定端(801)和第一指针指示端(802),所述第一指针固定端(80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组件(5)中的所述多孔板(401)的底端且靠近所述第一监测尺(6)的一侧,所述第一指针指示端(802)延伸至所述第一监测尺(6)上;第二监测尺(9),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组件(5)中的所述多孔板(401)的顶端,且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组件(4)中的所述多孔板(401)延伸,所述第二监测尺(9)与所述第一监测尺(6)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组件(4)和所述第二侧板组件(5)的同一侧;第二延长指针(10),包括第二延长指针固定端(1001)和第二延长指针指示端(1002),所述第二延长指针固定端(100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组件(4)中的所述多孔板(401)的顶端且远离所述第二监测尺(9)的一侧,所述第二延长指针指示端(1002)延伸至所述第二监测尺(9)上;第二指针(11),包括第二指针固定端(1101)和第二指针指示端(1102),所述第二指针固定端(110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组件(4)中的所述多孔板(401)的顶端且靠近所述第二监测尺(9)的一侧,所述第二指针指示端(1102)延伸至所述第二监测尺(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嵌塞监测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尺(6)包括:第一监测尺端座(60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组件(4)中的所述多孔板(401)的底端;
第一远端刻盘(602),与所述第一监测尺端座(601)垂直相连,并朝向第二侧板组件(5)中的所述多孔板(401)延伸,所述第一延长指针指示端(702)延伸至所述第一远端刻盘(602)上;第一近端刻盘(603),与所述第一监测尺端座(601)的端部垂直相连呈L型,并朝向第二侧板组件(5)中的所述多孔板(401)延伸,所述第一指针指示端(802)延伸至所述第一近端刻盘(603)上,所述第一近端刻盘(603)的刻度密于所述第一远端刻盘(602)的刻度;和/或,所述第二监测尺(9)包括:第二监测尺端座(90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组件(5)中的所述多孔板(401)的顶端;第二远端刻盘(902),与所述第二监测尺端座(901)垂直相连,并朝向第一侧板组件(4)中的所述多孔板(401)延伸,所述第二延长指针指示端(1002)延伸至所述第二远端刻盘(902)上;第二近端刻盘(903),与所述第二监测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潮王志伟李雨欣于洁于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