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非承重墙板用防水抗震节点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15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56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非承重墙板用防水抗震节点构造,属于建筑物楼面结构构件技术领域。构造包括预制墙板、紧固件一和紧固件二,预制墙板的水平缝处设置有灌浆孔,灌浆孔底部设通长凹槽,且通长凹槽宽度不小于灌浆孔宽度,灌浆孔和通长凹槽内均填充有灌浆;紧固件一的一端位于灌浆孔的灌浆内,另一端穿过通长凹槽后,穿过横板并使之安装于预制墙板上;所述预制墙板的竖向缝处设置凹型粗糙面,紧固件二一端位于预制墙板内,另一端穿过凹型槽,竖板通过凹型槽安装在预制墙板上。本申请构造可以实现预制墙板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防水抗震性能。水抗震性能。水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混凝土非承重墙板用防水抗震节点构造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非承重墙板用防水抗震节点构造,属于建筑物楼面结构构件


技术介绍

[0002]当下的装配式填充外墙构造中,多以预制混凝土为主,墙板自重大,结构负载重,特别是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缺乏稳定性,不利于抗震、防水,国标图集中也只有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的防水构造做法,对于装配式填充外墙构造而言,缺乏成熟可以借鉴经验,上述节点的构造不稳定性直接影响装配式外墙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实现抗震与防水兼具的预制混凝土非承重墙板用防水抗震节点构造,可以改善预制钢构件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的防水效果。
[0004]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面实现的:
[0005]预制混凝土非承重墙板用防水抗震节点构造,构造位于预制墙板(全称:预制混凝土非承重墙板或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墙板,下同)与现浇构件之间,现浇构件包括两竖板和一横板,横板位于预制墙板下方,竖板位于预制墙板两侧,横板与预制墙板之间的水平缝处安装有紧固件一,竖板与预制墙板之间的竖向缝处安装有紧固件二,预制墙板的水平缝处设置有灌浆孔,灌浆孔底部设通长凹槽,且通长凹槽宽度不小于灌浆孔宽度,灌浆孔和通长凹槽内均填充有灌浆;紧固件一的一端位于灌浆孔的灌浆内,另一端穿过通长凹槽后,穿过横板并使之安装于预制墙板上;所述预制墙板的竖向缝处设置凹型粗糙面,紧固件二一端位于预制墙板内,另一端穿过凹型槽,竖板通过凹型槽安装在预制墙板上。
>[0006]本申请所提供的构件,在预制墙板的水平缝与竖向缝处分别安装横板与竖板,在水平缝处设置宽度较灌浆孔宽的通长凹槽并灌浆,使该连接部位形成阶梯变化的过渡,对水流进行引导,避免汇聚于水平缝中,竖向缝处则设置凹型槽,一方面借助于粗糙摩擦作用强化了竖板与预制墙板的连接牢度,赋予竖板的抗震效果;另一方面,凹形结构也实现了竖向缝处水流的引导,避免该部位发生积水现象,将连接牢度与疏水防水汇聚一处完成。该预制墙板与其他部件连接时,借助于自身设置的灌浆孔、通长凹槽和凹型槽,配合紧固件即可实现连接牢度的保证,赋予连接结构以抗震与防水效果,又减少了水平缝、竖向缝处连接部件的使用,安装更便捷。
[000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8]所述通长凹槽为梯形截面的结构,且宽度较小的顶面位于灌浆孔底部。更优选的,所述通长凹槽为台阶结构,且从灌浆孔向横板方向宽度呈递增趋势。宽度递增的梯形或台阶型结构,可以很好的促进水分下移,最后沿横板方向流出,避免滞留在水平缝处,影响水平缝处的防水效果。
[0009]所述紧固件一至少设置有两个,紧固件二在每个竖板处至少设置有两个,紧固件
一、紧固件二间隔设置,确保连接稳定。
[0010]所述通长凹槽靠近室内的一侧称为内端,内端设置有封堵,封堵与通长凹槽高度相同或小于通长凹槽高度,在通长凹槽与横板之间形成过渡或延伸,使积水更好的流出水平缝处,通长凹槽靠近室内,封堵在室内不仅方便操作、操作下强,还可以避免了温热空气浸润。
[0011]所述通长凹槽靠近室外的一侧称为外端,外端设置有PE棒和/或耐候胶,外端靠近室外较易受到雨水侵蚀,PE棒和/或耐候胶的设置使室外相应部位不会出现塌陷,并防止雨水进入构造结构中,确保预制墙板的连接构造部位良好的干燥环境,提高连接部位的稳定性和耐候性。
[0012]所述预制墙板靠近室外的一侧设置有抗裂防水层,所述抗裂防水层通过钢丝网固定在预制墙板上,更优选的所述抗裂防水层与钢丝网之间设置有聚氨酯涂膜层。抗裂防水层覆盖于预制墙板与水平缝连接部位外侧,钢丝网固定在预制墙板上,进一步强化两者的连接牢度。聚氨酯涂膜层居中,强化隔水效果。
[0013]所述凹型槽包括截断面和引流槽,截断面位于引流槽两侧,与引流槽形成向预制墙板凹陷的凹型槽。更优选的,所述截断面为粗糙面,所述引流槽内装有柔性抗震隔断,柔性抗震隔断高度不超过引流槽高度,在对结构进行缓冲防止强对冲的同时,增加结构曲线上的复杂性,既有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提高抗震性能,连接部位交界线的多段性,又延长了渗入水分的路径,相对提高防水性能。
[0014]上述构造的方案,赋予预制墙板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防水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应用于墙体时的立面示意图;
[0016]图2本申请构造的水平缝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构造竖向缝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申请构造中的部分尺寸标注图。
[0019]图中标号:1.预制墙板;11.截断面;12.引流槽;2.横板;3.紧固件一;4.灌浆孔;41.灌浆;42.通长凹槽一;43.通长凹槽二;44.封堵;45.PE棒;46.耐候胶;5.竖板;6.紧固件二;7.柔性抗震隔断;8.抗裂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预制混凝土非承重墙板用防水抗震节点构造,结合图1,构造位于预制墙板1与现浇构件之间,现浇构件包括两竖板5和一横板2,横板2位于预制墙板1下方,竖板5位于预制墙板1两侧,横板2与预制墙板1之间的水平缝处安装有紧固件一3,竖板5与预制墙板1之间的竖向缝处安装有紧固件二6,结合图2,预制墙板1的水平缝处设置有灌浆孔4,灌浆孔4底部设通长凹槽,且通长凹槽宽度不小于灌浆孔4宽度,灌浆孔4和通长凹槽内均填充有灌浆41;紧固件一3的一端位于灌浆孔4的灌浆41内,另一端穿过通长凹槽后,穿过横板2,使横板2安装于预制墙板1上;结合图3,预制墙板1的竖向缝处设置凹型槽,紧固件二6一端位于预制墙板1内,另一端穿过凹型槽,并设置竖板5使之安装在预制墙板1上。
[0022]本申请所提供的构件,在预制墙板1的水平缝与竖向缝处分别安装横板2与竖板5,在水平缝处设置宽度较灌浆孔4宽的通长凹槽并灌浆(灌浆孔4可以采用螺纹盲孔结构),使该连接部位形成阶梯变化的过渡,对水流进行引导,避免汇聚于水平缝中,竖向缝处则设置凹型槽,一方面借助于粗糙摩擦作用强化了竖板5与预制墙板1的连接牢度,赋予材料竖直方向的抗震效果;另一方面,凹形结构也实现了竖向缝处水流的引导,避免该部位发生积水现象,将连接牢度与疏水防水汇聚一处完成。该预制墙板1与其他部件连接时,借助于自身设置的灌浆孔4、通长凹槽和凹型槽,配合紧固件(紧固件一3可以采用钢筋,紧固件二6可以采用接驳螺栓等)即可实现连接牢度的保证,赋予连接结构以抗震与防水效果,又减少了水平缝、竖向缝处连接部件的使用,安装更便捷。
[0023]上述方案中,紧固件一3至少设置有两个,紧固件二6在每个竖板5处至少设置有两个。以图1为例,水平方向上,紧固件一3设置两个,紧固件一相对竖板的距离为250mm,两个紧固件一之间间隔则为1000mm;竖直方向上的紧固件二6中,最下方的紧固件二相对横板2的距离为500mm,两个紧固件二之间的间隔为500mm,以此类推。
[0024]作为一个备选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混凝土非承重墙板用防水抗震节点构造,构造位于预制墙板与现浇构件之间,现浇构件包括两竖板和一横板,横板位于预制墙板下方,竖板位于预制墙板两侧,其特征在于:横板与预制墙板之间的水平缝处安装有紧固件一,竖板与预制墙板之间的竖向缝处安装有紧固件二,所述水平缝处设置有灌浆孔,灌浆孔底部设通长凹槽,且通长凹槽宽度不小于灌浆孔宽度,灌浆孔和通长凹槽内均填充有灌浆;紧固件一的一端位于灌浆孔的灌浆内,另一端穿过通长凹槽后,穿过横板并使之安装于预制墙板上;所述预制墙板的竖向缝处设置凹型粗糙面,紧固件二一端位于预制墙板内,另一端穿过凹型槽,竖板通过凹型槽安装在预制墙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非承重墙板用防水抗震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长凹槽为梯形截面的结构,且宽度较小的顶面位于灌浆孔底部;或者,所述通长凹槽为台阶结构,且从灌浆孔向横板方向宽度呈递增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非承重墙板用防水抗震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一至少设置有两个,紧固件二在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峰陈少军徐忠立张晓楠金彬陆华炎黄雪华
申请(专利权)人: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