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高精度设备限界检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限界检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高精度设备限界检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长期服役下,轨旁建构筑物和附属设备设施可能存在变形、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当超过一定界限将严重危险列车安全运行。近些年人防门滑动、轨旁设施掉落以及异物入侵导致的车辆擦伤、碰撞事故和中断运营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对车辆运行空间的检测以及异常状态下的车辆自主防护对保障人民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0003]对于轨道交通运行区间的限界检测,目前还缺少高效和智能的限界检测产品。传统固定式测量方式效率较低,手推式检测车的测量速度通常小于等于5km/h,人工劳动强度大。某些车载式限界检测系统速度较高,但定位和测量精度有限,也未能与综合考虑轨道磨耗、轨道超高、曲线半径等实时线路得到的限界基准进行比对,无法对在变载荷、强风压、高振动环境下的设备设施松动导致的侵限情况进行判定和预测。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CN 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高精度设备限界检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检测系统和软件系统载体的车体(1),设于所述车体(1)内部的中控台(3)、设于所述车体(1)底部的定位模块(4)以及与所述中控台(3)通讯连接的远程数据处理中心(6);设于所述车体(1)前端用于设备限界检测的限界检测设备(2),其包括用于对车辆运行空间的构筑物和设备设施进行扇面扫描得到以安装平面为横轴的距离轮廓曲线的激光雷达;设于所述车体(1)底部用于减少和消除车辆运动特性引起所述激光雷达测量误差的振动补偿模块(5),其包括用于扫描选取钢轨内侧距轨平面下一定距离的定点的激光摄像式传感器、用于获取其相对于最近钢轨的水平或垂直距离的补偿相机、用于记录此时车体倾斜姿态的倾角传感器以及用于选取基准平面的陀螺仪;所述限界检测设备(2)检测轨道的断面各点的廓形数据,定位模块(4)获取此时的精确位置数据,将廓形数据、位置数据传输至中控台(3),远程数据处理中心(6)保留各个位置轨道断面的历次检测结果,并基于大数据深度分析自动筛查出发生微小移动并有可能侵限的轨旁设施,并与此处的限界比对判断是否侵限,实现侵限的提前预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高精度设备限界检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4)包括里程计和双目相机,所述里程计通过采集检测车轮对转动数据计算车辆位移距离,所述双目相机为实现特定位置的标定和视觉里程计提供基础图像,采用传感器融合方式实现检测车的高精度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高精度设备限界检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输出数据格式为:每一个角度值对应一个距离值,通过数字滤波处理算法后,判断出隧道的位置对应的角度及高度,得到隧道水平和垂直距离:其中,S为水平距离;PI为圆周率;C为激光雷达偏离中心距离;为角度;H为垂直距离;h为高度;h0为激光雷达距轨面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高精度设备限界检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台(3)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车体(1)运行,并发送检测具体指令的控制中枢;以及与所述控制中枢连接的报警器。5.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高精度设备限界检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包括作为各种设备的安装支撑结构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走行轮以及为所述车体(1)提供动力的蓄电池。6.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高精度设备限界检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0:采集不同时间的隧道、轨旁设备设施的限界数据,组成跨越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多维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钦,李威,廖永亮,舒冬,雷崇,殷勤,姚应峰,王俊,代刚,张敏,张明,葛红,石航,郭钦,谭琼亮,许常宜,梅震琨,种传强,刘曦洋,赵文涛,于龙,占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