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散热系统、方法及工程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490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散热系统、方法及工程机械,解决了大功率发动机水散散热器和中冷散热器共用一套冷却风扇时,散热器冷却功率匹配困难和动力舱温度高影响发动机ECM性能及寿命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散热系统,发动机放置于动力舱内,发动机水散热器和进气中冷散热器采用上下结构布置,中冷散热器放置在动力舱内部,水散热器放置在动力舱外部,水散热器导风罩采用带倾角结构设计,热风上排,避免热风回流,有效降低动力舱温度。两散热器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散热风扇进行独立散热,通过调整散热马达的流量实现风扇的无极调速,达到对发动机系统水温、进气温度和机舱温度的合理控制。合理控制。合理控制。

An engine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method and engineering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散热系统、方法及工程机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机械尤其大型工程机械用发动机,功率大,负荷率高,发热量大,因此对发动机工作温度的控制尤其重要。大功率发动机冷却系统有两个回路,缸套等高温冷却回路(HTC)和发动机进气系统低温冷却回路(LTC),因两个回路对温度要求不同,高温回路平衡水温可以达到95℃以上,低温冷却回路平衡水温要求小于60℃,需要发动机水散热器和中冷器采用两套独立散热器进行热交换来同时满足两个冷却回路的水温要求。
[0003]现有的发动机散热系统发动机水散和中冷器一般都是采用前后串联结构布置,作为一个整体放置在动力舱内部,共用一个冷却风扇。以上系统优点是散热器节省空间,动力舱布置紧凑,共用一套冷却风扇可以节约成本,但是也存在以下明显不足:1、发动机水散和中冷器水温工作温度范围要求不同且共用一套散热风扇,不能对两个散热器进行独立冷却控制,因此散热器冷却功率匹配和设计选型难度大,对工作环境温度范围适应差。
[0004]2、因动力舱是相对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舱(1);发动机(2),安装在所述动力舱(1)内部底座上;发动机中冷散热器(3),安装在动力舱(1)内端部底座上,所述发动机中冷器(3)的出水管(2a)与发动机水泵吸水口相连,进水管(2b)和发动机中冷节温器出水口相连;发动机水散热器(4),安装在动力舱(1)顶部上横梁上,与所述发动机中冷器(3)呈上下布置,发动机水散热器(4)的出水管(1a)与发动机水泵吸水口相连,进水管(1b、1c)和发动机水冷节温器出水口相连;膨胀水箱(5),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水散热器(4)上部,发动机膨胀水箱(5)的膨胀水管(3a、3b)与进水管(1c、1b)相连,膨胀水管(3c)与进水管(2b)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中冷器(3)、发动机水散热器(4)均采用吸风冷却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中冷器(3)包括:散热芯体总成(301);导风罩(304),连接在所述散热芯体总成(301)上;散热风扇(303),安装在所述导风罩(304)上;上减震器(305)、下减震器(306),所述发动机中冷器(3)通过纵向布置的下减震器(306)和横向布置的上减震器(305)分别安装在动力舱(1)内部的底座和立柱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中冷器(3)还包括:散热马达(302),与散热风扇(303)通过花键轴连接后安装在导风罩(304)上,通过改变马达流量动态调整风扇转速的方法实现散热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芯体总成(301)朝向动力舱(1)的外侧,散热风扇(303)、导风罩(304)朝向动力舱(1)内的发动机(2),导风罩(304)风道中心与散热芯体面垂直,与排风方向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礼渠立红王勇杨裕丰张志洋焦青窦生平王春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