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附力增强的润滑涂层、其应用和一种医用介入类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790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粘附力增强的润滑涂层,包括底层涂层和表涂涂层;所述底层涂层的原料包括光引发型阴阳离子复合物和溶剂;所述光引发型阴阳离子复合物包括光引发型阳离子物质和阴离子物质;所述表涂涂层的原料包括亲水性单体、亲水性聚合物和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底涂层中,在固化后,可固化聚合物和粘合促进剂可以物理方式互相结合或以包埋方式形成一个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底涂层也可以与表层形成共价键,以构成起稳定的网络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底涂层在基体材料表面的化学键固定以及内部的自身交联,提高底涂层对基底材料粘附性,提高涂层自身强度,耐磨擦和耐剪切性能。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底层涂层具有长效抗细菌感染效果。述底层涂层具有长效抗细菌感染效果。述底层涂层具有长效抗细菌感染效果。

A lubricating coating with enhanced adhesion, its application and a medical interventional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附力增强的润滑涂层、其应用和一种医用介入类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粘附力增强的润滑涂层、其应用和一种医用介入类导管。

技术介绍

[0002]介入类医用导管多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能较低、疏水性强且摩擦系数大,在介入人体过程中容易与粘膜、腔道(尤其是血管)和组织产生较大的摩擦,引起腔道粘膜损伤甚至血管壁破裂。为解决导管使用过程中摩擦力过大的问题,可通过在其表面制备亲水润滑涂层,减小穿插过程的摩擦阻力,减轻对粘膜、血管壁的损伤,缓解病人疼痛感,提高使用安全性。
[0003]在导管基底材料表面涂覆一层高附着力的亲水涂层,是提高介入类导管润滑性、降低摩擦力的有效手段。然而,介入类医用导管高分子基底材料种类丰富,包括但不限于聚氯乙烯(PVC)、聚氨酯(TPU)、聚乙烯(PE)、聚丙烯(PP)、乳胶(Latex)、有机硅橡胶、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聚四氟乙烯(PTFE)、聚全氟乙丙烯(FEP)。不同基底材料表面性质差异大,造成常规涂液很难在不同材料表面形成高粘附力润滑涂层。
[0004]目前,在基材表面涂覆增粘底层再引入亲水润滑表层已经成为获得稳定涂层的优选方案。国际医用涂层液巨头帝斯曼公司(DSM),在利WO 2007065722、WO 2008/104573、CN101970583和CN102947376中公开了具有底层(又称初级涂层)和亲水性表涂制品的制备方法。该底层包括由聚氨酯类低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小分子光引发剂构成的预涂层,可与表涂层形成了稳定、牢固的亲水润滑涂层。尽管专利中聚氨酯类低聚物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并具有不饱和基团可实现光固化形成交联结构,但该体系中底涂与基底材料的作用力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容易出现涂层牢固性低的问题。另外,该体系采用的引发剂为小分子光引发剂,固化后存在易迁移现象,降低涂层的生物学安全性。
[0005]新加坡杰美特涂层液公司在专利WO 2016200337和CN 107405430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底材料上的增粘涂料配方,此底涂层可直接应用在不同衬底上,实现衬底和润滑功能层之间有强大的粘附力。该配方包括聚合物粘合促进剂、第一单体或聚合物交联剂和光引发剂。该聚合物粘合促进剂是嵌段共聚物,包含了疏水/亲水性聚合物嵌段和/或疏水/亲水官能团,在固化后可固化聚合物和粘合促进剂可以物理方式互相结合或以包埋方式形成一个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底涂层(增粘涂层)也可以与顶涂层(润滑涂层)形成共价键,以构成起稳定的网络涂层。该体系涂层粘附力得到提升,但是底涂与基底材料的作用力仍是以物理作用为主,且小分子引发剂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0006]专利CN 109954169公开了一种包含新型可光固化聚氨酯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其主链上含有叔胺基团,侧链具有不饱和双键基团和光敏基团单元,该可光固化聚氨酯分子上含有多个交联位点,可以形成牢固的聚合物膜,有效提高亲水润滑涂层在基材,尤其是低表面能基材上的粘附。尽管该专利解决了光引发剂析出的问题,但是具有如此特殊结构聚氨酯的制备,涉及到复杂的有机合成过程,技术路线长、反应条件要求苛刻,造成实际生产时
技术难度大、综合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粘附力增强的润滑涂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粘附力增强的润滑涂层自带光敏结构单元,构建简单,解决了小分子光引发剂残留和迁移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粘附力增强的润滑涂层,包括底层涂层和表涂涂层;
[0009]所述底层涂层的原料包括光引发型阴阳离子复合物和溶剂;所述光引发型阴阳离子复合物包括光引发型阳离子物质和阴离子物质;
[0010]所述表涂涂层的原料包括亲水性单体、亲水性聚合物和溶剂。
[0011]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型阳离子物质具有式A结构:
[0012][0013]R选自
[0014]R1和R2独立地选自H或C1~C4烷基;R3选自C8~C12烷基;
[0015]X

选自Cl

或I


[0016]优选的,底层涂层中:
[0017]所述光引发型阳离子物质选自N

(4

苯甲酰苄基)

N,N

二甲基十二烷基
‑1‑
溴化铵、4

(4

(二乙基氨基)苯甲酰基)

N,N

二乙基

N

辛基苯基碘化铵、N,N

二甲基

N

辛基
‑9‑


9H

硫杂蒽
‑3‑
溴化铵和N

癸基

N,N

二甲基

9,10

双氧

9,10

二氢蒽
‑2‑
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所述阴离子物质为低分子量肝素、磺达肝素、透明质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角质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所述低分子量肝素包括达肝素、那屈肝素、依诺肝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平均分子量3000~5000KD;
[0020]所述磺达肝素分子量为1700KD;
[0021]所述的透明质酸分子量为400000~1000000KD;
[0022]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三氯甲烷、丙酮和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型阳离子物质和阴离子物质的质量为(20~85):100;
[0024]所述光引发型阴阳离子复合物占底层涂层的质量比为0.02%~25%。
[0025]所述亲水性单体、亲水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0.01~15):(0.01~25)。
[0026]优选的,表涂涂层中:
[0027]所述亲水性单体包括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和乙氧基化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
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乙氧基化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乙氧基链接数目大于9;
[0028]所述的亲水性聚合物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酰胺、聚醚砜、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和聚酞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所述溶剂为水、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丙酮、乙醇、甲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粘附力增强的润滑涂层在制备医用介入类导管表面涂层中的应用。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介入类导管,涂覆有上述技术方案任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附力增强的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涂层和表涂涂层;所述底层涂层的原料包括光引发型阴阳离子复合物和溶剂;所述光引发型阴阳离子复合物包括光引发型阳离子物质和阴离子物质;所述表涂涂层的原料包括亲水性单体、亲水性聚合物和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型阳离子物质具有式A结构:R选自R1和R2独立地选自H或C1~C4烷基;R3选自C8~C12烷基;X

选自Cl

或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底层涂层中:所述光引发型阳离子物质选自N

(4

苯甲酰苄基)

N,N

二甲基十二烷基
‑1‑
溴化铵、4

(4

(二乙基氨基)苯甲酰基)

N,N

二乙基

N

辛基苯基碘化铵、N,N

二甲基

N

辛基
‑9‑


9H

硫杂蒽
‑3‑
溴化铵和N

癸基

N,N

二甲基

9,10

双氧

9,10

二氢蒽
‑2‑
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阴离子物质为低分子量肝素、磺达肝素、透明质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角质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低分子量肝素包括达肝素、那屈肝素、依诺肝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平均分子量3000~5000KD;所述磺达肝素分子量为1700KD;所述的透明质酸分子量为400000~1000000KD;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三氯甲烷、丙酮和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型阳离子物质和阴离子物质的质量为(20~85):100;所述光引发型阴阳离子复合物占底层涂层的质量比为0.02%~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容涛孙振龙石恒冲孙传盛王楠张帅闫顺杰栾世方殷敬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威高植介入医疗器械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