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捷式水下装配止水结构,适于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的钢构件,包括:预留孔,贯穿设置在钢构件的连接处,用于穿设所述紧固螺栓;第一止水件,设置在钢构件装配面的相对一侧,用于覆盖所述预留孔;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水件的外侧,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与预留孔同轴设置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预留孔内径;螺钉,用于固定第一止水件和压板,所述螺钉的螺接端设置在钢构件上;第二止水件,设置在紧固螺栓和压板通孔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双重止水结构安装便捷,操作方便,且能够确保螺栓在穿入螺栓孔前、穿入螺栓孔的过程中、穿入螺栓孔并用螺母拧紧后的全过程中均不出现螺栓孔渗漏的情况,有利于施工安全。有利于施工安全。有利于施工安全。
Quick underwater assembly water sto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捷式水下装配止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构件螺栓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快捷式水下装配止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大型水利工程施工时,常采用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相结合的方式,用以缩短工期。现场装配时,多为水下施工,对于内部能够形成空腔的钢构件,在采用螺栓连接时,需要采用止水结构,使空腔内保持相对干燥的作业环境,方便施工人员在空腔内部进行施工或作业。现有止水结构施工流程复杂,安装麻烦,成本高,效果差,装配完成的钢构件容易出现螺栓孔处发生渗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捷式水下装配止水结构,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快捷式水下装配止水结构,适于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的钢构件,包括预留孔,贯穿设置在钢构件的连接处,用于穿设所述紧固螺栓;第一止水件,设置在钢构件装配面的相对一侧,用于覆盖所述预留孔;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水件的外侧,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与预留孔同轴设置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预留孔内径;螺钉,用于固定第一止水件和压板,所述螺钉的螺接端设置在钢构件上;第二止水件,设置在紧固螺栓和压板通孔之间。所述紧固螺栓由栓头和螺杆构成,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端螺母,且螺杆具有用于刺破第一止水件的穿刺端。
[0004]所述穿刺端为直径小于预留孔内径的环形刃口。
[0005]所述第二止水件为由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绕设而成环形结构。
[0006]所述第二止水件的内径小于紧固螺栓的外径,第二止水件的外径大于压板的通孔内径。
[0007]所述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的截面为圆形。
[0008]所述第一止水件为橡胶板。
[0009]所述压板周缘均匀开设有多个螺钉适配孔,所述钢构件上设置有与螺钉螺接端相适配的螺纹孔。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捷式水下装配止水结构,包括在钢构件的装配连接处设置第一道止水结构,以及在进行螺栓连接时设置的第二道止水结构,该组合式的双重止水结构安装便捷,操作方便,且能够确保螺栓在穿入螺栓孔前、穿入螺栓孔的过程中、穿入螺栓孔并用螺母拧紧后的全过程中均不出现螺栓孔(即预留孔)渗漏的情况,有利于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快捷式水下装配止水结构,适于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的钢构件,包括预留孔,贯穿设置在钢构件的连接处,用于穿设所述紧固螺栓;第一止水件,设置在钢构件装配面的相对一侧,用于覆盖所述预留孔;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水件的外侧,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与预留孔同轴设置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预留孔内径;螺钉,用于固定第一止水件和压板,所述螺钉的螺接端设置在钢构件上;第二止水件,设置在紧固螺栓和压板通孔之间。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施工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6]如图1
‑
3所示,第一钢构件M1和第二钢构件M2均为带有上开口工作空腔的预制工件,在施工时,需要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将其装配连接在一起,上述装配作业为水下作业,为了保持工作空腔内的干燥环境,需要在螺栓连接处设置止水结构防止水流顺着螺栓孔(即预留孔)渗漏。
[0017]具体地,在进行第一钢构件M1和第二钢构件M2的预制时,应在其预设连接位置处开设同轴等径的两预留孔1,上述预留孔1的内径与紧固螺栓2的螺杆外径相适配。然后,选用两块圆形橡胶板3作为第一止水件,圆形橡胶板3的外径应大于预留孔1内径,使其能够覆盖预留孔1构成第一道止水结构。为了对橡胶板3进行固定,选用中心开设有通孔的圆形钢板作为压板4覆盖在圆形橡胶板3外侧,并用螺钉5固定。上述圆形橡胶板3和压板4均设置在钢构件装配面的相对一侧。为了方便安装,每个压板4周缘均匀开设有多个螺钉适配孔,钢构件上则设置有与螺钉5螺接端相适配的螺纹孔。
[0018]上述紧固螺栓2由栓头和螺杆构成,螺杆的自由端安装有端螺母6,且该端设置有直径小于预留孔1内径的环形刃口7(即穿刺端),用于刺破圆形橡胶板3(即第一止水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止水效果,在紧固螺栓2和压板4的中心通孔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止水件8。具体地,第二止水件8为由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其截面为圆形)绕设而成环形结构,且该环形结构的内径小于紧固螺栓2的外径,外径大于压板4的中心通孔内径。第二止水件8受压变形后,会挤压填塞在压板4中心通孔和紧固螺栓2螺杆之间的缝隙中,形成第二道止水结构。第二道止水结构有两处,一处设置在紧固螺栓2的栓头处,另一处设置在紧固螺栓2的端螺母8处。为了方便第二道止水结构的形成,上述压板4中心通孔的内径应略大于预留孔1的内径。
[0019]安装时,首先在靠近紧固螺栓2的栓头处,将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在螺杆上绕设一周,然后由刃口7刺破第一钢构件M1的圆形橡胶板3,使螺杆进入预留孔1,接着刺破第二钢构件M2的圆形橡胶板3后从预留孔1中穿出,之后,在刃口7一端的螺杆上绕设一圈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最后,旋拧端螺母6,使第一钢构件M1和第二钢构件M2紧固连接在一起,在此过
程中,螺杆两端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均受挤压填塞到压板4中心通孔和紧固螺栓2螺杆之间的缝隙中,形成第二道止水结构,完成安装。
[0020]本专利技术中,螺杆的刃口7在穿过第一钢构件M1和第二钢构件M2内的两道圆形橡胶板3后形成第一道止水,之后,又通过旋拧端螺母6使螺杆两端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受压变形形成第二道止水,其操作方便,且密封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防止钢构件的工作腔内进水,保持干燥的工作环境,保证施工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诸如“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捷式水下装配止水结构,适于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的钢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留孔,贯穿设置在钢构件的连接处,用于穿设所述紧固螺栓;第一止水件,设置在钢构件装配面的相对一侧,用于覆盖所述预留孔;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水件的外侧,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与预留孔同轴设置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预留孔内径;螺钉,用于固定第一止水件和压板,所述螺钉的螺接端设置在钢构件上;第二止水件,设置在紧固螺栓和压板通孔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捷式水下装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由栓头和螺杆构成,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端螺母,且螺杆具有用于刺破第一止水件的穿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捷式水下装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英,李钊,李明新,马山玉,赵宝印,张瑜,胡靖宇,贾娟娟,王玉龙,屈志刚,李政鹏,葛均建,曲晓宁,武运动,樊梦洒,辛贺艳,洪兴,刘晓燕,薛向华,陈占一,
申请(专利权)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