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放电大面积分布式点火系统及方法
[0001]本公开属于电极点火
,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放电大面积分布式点火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稀薄燃烧能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减少NO
x
等污染物排放。但是,稀薄燃烧导致点火困难,使得发动机循环变动增加。另外稀混合气燃烧速度慢,使得发动机循环等容度降低,这些因素限制了实际发动机中稀薄燃烧对热效率的提升效果。
[0004]新型清洁燃料,如氨气等,燃烧速度比甲烷等碳基燃料更慢,点火更加困难。此类清洁燃料在发动机中的应用,需要更加先进的点火系统支持。先进点火系统可以产生更大的初始火核,有助于提高点火成功率,降低发动机循环变动;同时加快燃烧速度,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射频电晕点火时目前较为实用的多点点火技术,但是放电通道的覆盖面积仍然较小,局限在电极尖端附近的小区域。另外,射频电晕放电容易形成单一的电弧通道而丧失多点点火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放电大面积分布式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发生器和多通道放电分布式点火电极;其中,所述多通道放电分布式点火电极呈柱状结构,包括内电极、外电极和绝缘介质;所述外电极设置在所述多通道放电分布式点火电极的中心轴处,所述外电极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多通道放电分布式点火电极一侧后与所述脉冲发生器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外电极的另一端以圆台状结构延伸出所述多通道放电分布式点火电极的另一侧,所述圆台状结构的最小直径大于处于所述多通道放电分布式点火电极内部的外电极直径;所述内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多通道放电分布式点火电极轴向外部的第一内电极,以及设置在靠近所述圆台状结构的多通道放电分布式点火电极一侧的底面处的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与所述第二内电极连接;所述绝缘介质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电极的外部,以及所述第一内电极与所述外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内电极与所述脉冲发生器的负极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放电大面积分布式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包括绝缘薄层和绝缘结构。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放电大面积分布式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薄层设置在靠近所述多通道放电分布式点火电极底面的所述第一内电极的外侧、所述第二内电极的外侧,以及靠近所述圆台状结构的所述外电极的外侧。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放电大面积分布式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勇,赵庆武,熊勇,刘澎,刘静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