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高寒缺氧环境人员和车辆双用增氧加速技术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48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原高寒缺氧环境人员和车辆双用增氧加速技术及其设备,增氧加速设备包括分子筛床制氧系统,分子筛床制氧系统包括两个分子筛床制氧罐和氧气储气缓冲罐;两个分子筛床制氧罐分别通过新型程控阀E与供应压缩气体的供气管道连通;两个分子筛床制氧罐分别通过各自的储氧管道与氧气储存缓冲罐单向连接;氧气储存缓冲罐的输出口通过新型程控阀F分别对应与两个分子筛床制氧罐的储氧管道连接,实现将氧气储存缓冲罐中一个分子筛床制氧罐中产出的富氧气体释放一定流量,经新型程控阀F对另一只分子筛床制氧罐进行反向冲洗排氮,如此循环交替工作,氧气储气缓存罐持续收集氧气,并通过新型程控阀F第三接口将氧气送至发动机和/或的人员场所。至发动机和/或的人员场所。至发动机和/或的人员场所。

Dual purpose oxygenation acceler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personnel and vehicles in high altitude, cold and anoxic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原高寒缺氧环境人员和车辆双用增氧加速技术及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增氧
,具体涉及一种高原高寒缺氧环境人员和车辆双用增氧加速技术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高原高寒地域人员因缺氧呼吸困难,导致人员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下降,判断错误率增加等认知能力的损伤。以及会导致人体各系统机能、新陈代谢、观察、知觉、思维、想象及注意力,甚至形态的改变,严重时会危及生命等一系列高原病;尤其在驾驶车辆翻越高海拔达坂,会因缺氧导致反应迟钝,甚至给驾驶带来安全隐患。
[0003]高原高寒地域各类型车辆存在启动慢、效率低、机动性能较差、难隐蔽和污染大等一系列“高原病”,不能很好的适应高原高寒地区机动需要。(1)难启动:高原高寒地区车辆启动点火时,需多次点火,不利于快速机动和保障,影响保障的效率。(2)效率低:由于高寒缺氧,空气含氧量低,燃料燃烧速度慢、不充分,且高寒山地坡陡弯急,发动机在低档位使用比例高,致使柴汽油车油耗大,效率低,影响机动能力。(3)机动慢:由于高原高寒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混合气中油量占比过大,导致混合气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高寒缺氧环境人员和车辆双用增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 利用车辆原本的供气系统提供压缩气体,压缩气体轮流通入两个并列设置的分子筛制氧装置中,进行循环加压吸附产氧、减压解吸排氮过程;S2 向分子筛制氧装置A通入压缩气体后进行压吸附产氧,产生的氧气放出部分流量对分子筛制氧装置B进行减压解吸排氮,产氧排氮完成后,分子筛制氧装置B通入压缩气体后进行压吸附产氧,分子筛制氧装置A进行减压解吸排氮,如此循环,持续产出富氧成品气体;S3 产出的富氧成品气体根据需求传送至发动机和/或包含驾驶室、车厢在内的人员场所;S4车辆原本的供气系统与发动机之间通过富氧膜技术将含90%以上的富氧空气输入发动机内部以实现增氧;S5通过在发动机出气口和进气口设置超氧化钾药板,使得尾气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药板上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进入发动机内部以实现增氧。2.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的高原高寒缺氧环境人员和车辆双用增氧加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子筛床制氧系统,分子筛床制氧系统包括分子筛床制氧罐A、分子筛制氧罐B和氧气储气缓冲罐;分子筛床制氧罐A、B分别通过新型程控阀E的左、右接口与供应压缩气体的供气管道连通;分子筛床制氧罐A、B内部皆装有5A分子筛,能够吸附大量氮气而产出的富氧气体;分子筛床制氧罐A、B分别通过各自的储氧管道、单向阀Ⅱ与氧气储存缓冲罐连接;氧气储存缓冲罐能够独立收集来自分子筛床制氧罐A、B各自产出的富氧气体进行稳压,氧气储存缓冲罐的输出口通过新型程控阀F的左、右接口分别对应与分子筛床制氧罐A的储氧管道、分子筛床制氧罐B的储氧管道,通过交替打开新型程控阀F的左、右接口,将氧气储存缓冲罐中一个分子筛床制氧罐中产出的富氧气体释放一定流量,对另一只分子筛床制氧罐进行反向冲洗排氮,两个分子筛床制氧罐如此连续循环依令交替工作,使氧气储气缓存罐得到大量的浓度为95%以上的产品气;上述新型程控阀F的下接口供氧系统连接,将氧气储气缓存罐内的产品气通过供氧系统送至发动机和/或包括驾驶室、车厢的人员场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原高寒缺氧环境人员和车辆双用增氧加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氧系统,供氧系统包括供氧三通管道和三个电磁阀,供氧三通管道分别与氧气储存缓冲罐、发动机和人员场所连接,电磁阀V1设置在供氧三通管道的主管道上,电磁阀V2设置在供氧三通管道上与发动机连接的支管道上,电磁阀V3设置在供氧三通管道上与人员场所的支管道上,根据需求由中央控制器来控制三个电磁阀分别向将发动机或人员场所输送氧气,或者同时向发动机和人员场所输送氧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原高寒缺氧环境人员和车辆双用增氧加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气分析系统,氧气分析系统包括O2传感器A、O2传感器B、压力传感器P1、CO传感器和中央控制器,O2传感器A、O2传感器B、压力传感器P1、CO传感器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O2传感器A和压力传感器P1设置供氧系统的供氧三通管道的主管道上,且位于电磁阀V1的下流管道,若是达到设定的O2传感器A的浓度、压力传感器P1的压力值,中央控制器适时打开新型程控阀F的下接口,从而氧气送给供氧系统;CO传感器设置汽车发动机的尾气管道上;O2传感器B设置车载空气储气缓存罐和新型程控阀G之间的管道上,若是高出设定的CO传感器的浓度、或低于设定的O2传感器B的浓度,中央控制器瞬时打开新型程控阀G的上接口,从而,将车载压缩空气引入分子筛床制氧系统进行制氧,直到CO传感器监测到CO浓度恢复正
常或消失后,或O2传感器B监测到O2浓度高于设定值,关闭程控阀G的上接口,停止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龙张敏韩万飞曹美文毕鹏禹王振东胡运立王刚边博文唐显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九零零七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