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45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筷子,包括筷子本体及连接件;筷子本体包括第一筷子本体及第二筷子本体,每一筷子本体包括勺部及棍部,勺部上形成卡紧部,勺部内设置夹槽,夹槽的槽底具有多个防滑凸点;棍部通过卡紧部与勺部连接,棍部内形成用于吸食的吸食通道;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帽、连接绳及第二连接帽,第一连接帽通过连接绳与第二连接帽连接,第一连接帽设置在第一筷子本体的棍部端部,以覆盖第一筷子本体的吸食通道,第二连接帽设置在第二筷子本体的棍部端部,以覆盖第二筷子本体的吸食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夹持大块食物并将大块食物夹紧,并具有喝汤功能,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功能多样。功能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筷子


[0001]本技术涉及筷子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筷子。

技术介绍

[0002]筷子是一种常见广泛使用的餐具,现有的一双筷子通常由两根小棍组成,使用时,手驱使两小棍的端部互相靠近而夹取食物。传统的筷子夹持食物时,如老年人夹持食物时,由于老年人的手发抖而存在夹不紧的情形,同时,需喝汤时,需要另外使用勺子进行喝汤。
[0003]为解决传统筷子夹持食物夹不紧的问题,公开号为CN201192246Y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筷子,其包括两根小棍,每一小棍上设有一薄片,且薄片是凭借一枢轴而相结合以连接小棍,在每一小棍的顶端部分设有一带齿的小勺子;以及在枢轴一侧设有一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小棍连接,使两根小棍因弹簧的作用而保持一打开状态。
[0004]然而,上述的筷子缺陷在于:由于薄片是凭借一枢轴而相结合以连接小棍,使得使用时,两小棍之间的张开度有限,不适用夹持体积较大块的食物;当需喝汤时,需使用其他勺子进行喝汤,功能单一;由于每一小棍的顶端部分设有一带齿的小勺子,带齿的小勺子在使用时,存在刮伤嘴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功能筷子,其能夹持大块食物并将大块食物夹紧,并具有喝汤功能,结构简单,功能多样。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筷子,包括筷子本体及连接件;
[0007]筷子本体包括第一筷子本体及第二筷子本体,每一筷子本体包括勺部及棍部,勺部上形成卡紧部,勺部内设置夹槽,夹槽的槽底具有多个防滑凸点;棍部通过卡紧部与勺部连接,棍部内形成用于吸食的吸食通道;
[0008]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帽、连接绳及第二连接帽,第一连接帽通过连接绳与第二连接帽连接,第一连接帽设置在第一筷子本体的棍部端部,以覆盖第一筷子本体的吸食通道,第二连接帽设置在第二筷子本体的棍部端部,以覆盖第二筷子本体的吸食通道。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筷子,在使用时,第一筷子本体及第二筷子本体互相靠近而夹取食物,由于第一筷子本体及第二筷子本体分开设置,使得第一筷子本体及第二筷子本体的张开度大,可以夹持体积较大块的食物。勺部内设置夹槽,夹槽的槽底具有防滑凸点,使得夹持时,防滑凸点抵靠在食物的表面,防止食物掉落,当需喝汤时,可以打开第一连接帽或者第二连接帽,从吸食通道的端部进行吸,从而将汤吸至嘴里,吸食完毕后,将第一连接帽覆盖第一筷子本体的吸食通道,第二连接帽覆盖第二筷子本体的吸食通道,以防止吸食通道污染。同时,将第一连接帽设置在第一筷子本体的棍部端部及第二连接帽设置在第二筷子本体的棍部端部后,使第一筷子本体及第二筷子本体连接在一起,当第
一筷子本体掉落后,手抓第二筷子本体,从而防止第一筷子本体掉落后,第二筷子本体跟着掉落。
[0010]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筷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1]进一步,卡紧部包括第一弹性弧形卡片及第二弹性弧形卡片,第一弹性弧形卡片及第二弹性弧形卡片相向设置,第一弹性弧形卡片及第二弹性弧形卡片形成供棍部套入的套孔。
[0012]进一步,棍部包括一体连接的主棍部、第一分棍部及第二分棍部,主棍部穿过卡紧部以使第一分棍部及第二分棍部抵靠在卡紧部端部而连接,第一分棍部抵靠在夹槽槽口一侧,第二分棍部抵靠在夹槽槽口另一侧。
[0013]进一步,吸食通道包括主吸食通道、第一吸食通道及第二吸食通道,主吸食通道设置在主棍部内,主吸食通道一端形成吸出口,第一吸食通道设置在第一分棍部内,第一吸食通道一端连接主吸食通道另一端,第一吸食通道另一端形成第一吸入口,第二吸食通道设置在第二分棍部内,第二吸食通道一端连接主吸食通道另一端,第二吸食通道另一端形成第二吸入口。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勺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筷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筷子本体的剖面图;
[0018]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勺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标号说明
[0020]筷子本体1、第一筷子本体11、第二筷子本体12、勺部13、卡紧部131、第一弹性弧形卡片1311、第二弹性弧形卡片1312、套孔1313、夹槽132、防滑凸点1321、棍部14、吸食通道141、主吸食通道1411、吸出口14111、第一吸食通道1412、第一吸入口14121、第二吸食通道1413、第二吸入口14131、主棍部142、第一分棍部143、第二分棍部144;
[0021]连接件2、第一连接帽21、连接绳22、第二连接帽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筷子,包括筷子本体1及连接件2;筷子本体1包括第一筷子本体11及第二筷子本体12,每一筷子本体1包括勺部13及棍部14,勺部13上形成卡紧部131,勺部13内设置夹槽132,夹槽132的槽底具有多个防滑凸点1321;棍部14通过卡紧部131与勺部13连接,棍部14内形成用于吸食的吸食通道141,吸食时,使用者吸住吸食通道141的端部以产生负压,使得汤沿着吸食通道141吸入使用者的嘴
内进行吸收。
[0024]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帽21、连接绳22及第二连接帽23,第一连接帽21通过连接绳22与第二连接帽23连接,第一连接帽21设置在第一筷子本体11的棍部14端部,以覆盖第一筷子本体11的吸食通道141,第二连接帽23设置在第二筷子本体12的棍部14端部,以覆盖第二筷子本体12的吸食通道141。
[0025]在使用时,第一筷子本体11及第二筷子本体12互相靠近而夹取食物,由于第一筷子本体11及第二筷子本体12分开设置,使得第一筷子本体11及第二筷子本体12的张开度大,可以夹持体积较大块的食物。勺部13内设置夹槽132,夹槽132的槽底具有防滑凸点1321,使得夹持时,防滑凸点1321抵靠在食物的表面,防止食物掉落,当需喝汤时,可以打开第一连接帽21或者第二连接帽23,从吸食通道141的端部进行吸,从而将汤吸至嘴里,吸食完毕后,将第一连接帽21覆盖第一筷子本体11的吸食通道141,第二连接帽23覆盖第二筷子本体12的吸食通道141,以防止吸食通道141污染。同时,将第一连接帽21设置在第一筷子本体11的棍部14端部及第二连接帽23设置在第二筷子本体12的棍部14端部后,使第一筷子本体11及第二筷子本体12连接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筷子本体及连接件;筷子本体包括第一筷子本体及第二筷子本体,每一筷子本体包括勺部及棍部,勺部上形成卡紧部,勺部内设置夹槽,夹槽的槽底具有多个防滑凸点;棍部通过卡紧部与勺部连接,棍部内形成用于吸食的吸食通道;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帽、连接绳及第二连接帽,第一连接帽通过连接绳与第二连接帽连接,第一连接帽设置在第一筷子本体的棍部端部,以覆盖第一筷子本体的吸食通道,第二连接帽设置在第二筷子本体的棍部端部,以覆盖第二筷子本体的吸食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筷子,其特征在于:卡紧部包括第一弹性弧形卡片及第二弹性弧形卡片,第一弹性弧形卡片及第二弹性弧形卡片相向设置,第一弹性弧形卡片及第二弹性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